中科院科普讲解大赛在汉举行武汉教育

年中科院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武汉植物园举行。科普讲解是科学普及的重要手段,年科普讲解大赛以“科技强国科普惠民”为主题。通过科普人员的讲解在全社会广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弘扬科学精神。在比赛中,中科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中科院院属单位的12位科学达人,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为大家讲述深奥的科学道理。

比赛设置自主命题讲解、随机命题讲解、科技常识测试、评委问答多个环节。选手讲解内容丰富广泛,涉及生物学、物理学、地理学、化学、医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张子立一人分饰多个漫画角色,给大家幽默诠释核电站不怕飞机撞的原因;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的陈萍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科学家利用声波的相消性,通过扬声器发出的声波消除高铁振动声,为高铁降噪的科学原理;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的弓剑红告诉大家,读写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学习困难,源于对文字解码能力的不足,会影响阅读、听写等能力。“读写障碍具有易读错字、跳字跳行、看一笔写一笔、聪明但无法用于学习等等12条标准,研究显示,这12条标准中,符合6项,且维持时间超过6个月就有70%的可能存在读写障碍问题。”

弓剑红解释,有读写障碍的人虽然在读写方面不如同龄人,但在诸如记忆力、数学、音乐、美术等方面往往具有独特的天赋,历史上很多名人巨匠都有读写障碍,如爱因斯坦、达芬奇、爱迪生等。“研究显示,6-12岁是读写障碍的最佳矫正期,我们不支持药物治疗,而是要正确的理解和面对读写障碍儿童,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肯定他们的发展潜力,协助他们寻找适合最佳的学习方式,通过生动的游戏、图像、多媒体多感官的方式,帮助他们加强对文字的记忆。”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所的肖超用通俗幽默的语言现场给大家阐述了如何给手机降温这个困扰所有人的问题。“发烧其实是现代电子设备的一个普遍现状,因为随着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电子设备呈现出高功率化、小屏化,高密度化,目前我们主要依赖于各种形式的散热器来解决设备的发热问题,但是他们的效果不太明显,我们还是时常能够闻到显卡的香味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和芯片对接的电子封装材料,大多数是高分子材料,他们是热的不良导体,热量被隔热材料包裹起来,那么,散热器散热的方式就如火炉里面扇风扇,怎么会凉爽呢?”

那么,究竟该如何给手机散热呢?肖超用形象的比喻给大家做了明确的阐释。“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往里面填充大量的导热材料,整个高温的机器就像一条河流,这些填充机器的材料,就像河流中的石头,想穿过这个复合材料,就像这个小男孩儿,摸着石头过河,显然,这并不是最快的解决方案,那么,怎样才能让我的小伙伴更快的走过这条河呢?没错,就是给他建立一座桥梁,通过在高分子内部建立一种连续的填料网络,让填料和机器处于一种互攀的状态,这样的方式往往可以在交替的填充量下实现更高的导热系数。”

除了学术上的解决方案,肖超认为,还有一个效果更好的简单操作。“对于手机而言,最好的退烧药应该是放下手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们坐在一起却各自玩手机,所以放下它吧,让我们的手机退退烧,让我们的爱回到生活轨迹。”(来源:武汉教育电视台记者:吴攀、胡泊通讯员陈长丽)

科普讲解是科学普及的重要手段,年科普讲解大赛以“科技强国科普惠民”为主题。通过科普人员的讲解在全社会广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弘扬科学精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ye/12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