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天以后,由于气温变化大、经常刮风,天干物燥、空气湿度也比较小,来医院儿科门诊看病的孩子也多了起来,且大部分孩子都有发烧的症状。
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发烧了会特别焦虑,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能把孩子的体温尽快地降下去。其实,家长应该认识到,发烧是宝宝的身体给我们发出了一个“信号”,它就像我们在家里安装了一个“报警器”,家里一旦有了情况,报警器就会报警,我们就会在家里寻找报警器报警的原因。我们宝宝也是这样,身体内有了“情况”,宝宝身体内的“报警器”就向我们报警了,表现形式就是——发热!
这时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01孩子发烧要认真观察
这时候希望家长能够认认真真地观察孩子体温的变化,包括:
?
什么时候开始发烧的?
?
体温多少度?
?
如果宝宝体温只有38度左右(宝宝过去没有高热惊厥史),我们可以给宝宝多喝点水、让宝宝卧床休息,继续观察ta的精神状态好不好、食欲如何、大便性状如何、尿的颜色怎样、尿量多少,并每隔1-2个小时给ta测一下体温。
?
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以考虑给ta吃些退热药,现在退热药的种类比较多、可以交替给宝宝服用不同类的退热剂,因为不同类的退热剂,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不同,相对对人体内的副作用会小一些,同时记得退热药与物理降温要交替使用哦!
?
有时候宝宝服用退热剂之后,体温暂时降了下去,但由于病情比较急、比较重,一会儿体温又升上去了,而且体温可能会越来越高,精神也大不如前,这时我们医院看医生啦!
对于宝宝发烧我们不能采取一直往下压的办法,不要觉得把宝宝的体温压到正常值宝宝的疾病就会好了,这种做法是一种误解!给宝宝服用退热剂或物理降温的做法只是为了缓解宝宝因发热引起的身体不适,帮助宝宝渡过单纯的、一般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的、非感染性的腹泻等等。
02
不建议家长自己为宝宝选用药物
今天就有一位家长问我,她的孩子发烧了,她就给她的孩子吃了头孢了,为什么病情也不见好转啊?我的解释是:孩子发烧就一定是细菌感染吗?这种细菌对头孢就敏感吗?何况就目前的总体情况看,儿科门诊发热的病儿中,还是病毒性感染的孩子多一些,而病毒感染本身是一个自限性疾病,不需要特殊治疗,病毒进入我们的身体后,身体内就产生了针对这种病毒的抗体,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病毒就被“消灭”了。这也就是一些孩子生病、发烧后(体温并不太高),精神还好、食欲也行、一般5-7天后身体就能恢复正常的原因。
如果宝宝是患了细菌或支原体感染,医生会根据他们的判断,给宝宝查查血象等辅助检查,如果这些检查有异常,医生会根据当时致病菌流行的情况,选用敏感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