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了怎么办?新人民小儿推拿王老师为您解忧愁!小儿推拿宗旨:少吃药、不打针、无毒、无痛苦,安全有效的解决小儿常见病。
小儿发烧是指当小儿发热,温度在39.1~41℃左右。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
发烧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和就医原因,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肺炎和某些急性传染病等造成的。
无论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发热均可引起患儿食欲减退、头痛、烦躁不安、咽痛、失眠等,需对症治疗。一定限度的发热(体温≤38.5℃)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除病原体和致病因素而不需给予退热。但高热或长期高热不退可致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尤其是超高热有可能诱发高热惊厥(俗称高热抽风)、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医学研究表明,体温升高1℃,心率增快10~20次,当心率≥次/分,心脏功能就会发生衰竭。发高烧的孩子都有气急现象,体温越高,呼吸频率越快,那些已有心肺疾病如先心病的孩子特别容易发生猝死,因此需要积极降温,防止大脑和全身多器官的损害。
在家中年轻妈妈可以沉着应对孩子发烧:
1、保持室内温度在21~24℃让宝宝卧床休息,每隔1~2小时监测一次体温。体温的测量分为口腔、肛门、腋下三种方式,腋下测量清洁卫生、方便安全,最适宜家庭应用。
发热程度分级:
(1)低热:37.5℃-38℃;
(2)中等热:38.1℃-39℃;
(3)高热:39.1℃-40℃;
(4)超高热:40℃以上。
2、合理饮食并勤喂水发烧病人要多饮水,以增加小便的排泄和汗腺的分泌并补充高热消耗的水分。在发烧时,胃肠消化力会有所减退,应为孩子做一些合口的、富有营养而又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米汤、绿豆汤、少油的荤汤等。食欲好转时,可改半流质饮食,比如牛奶、鸡蛋羹、新鲜水果、蔬菜、烂粥、面条、馄饨等。少量多餐。
病程中孩子不太想喝水,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脱水症,以致高烧持续难退,医学上称为脱水热。正确的做法是,给发烧的孩子频频喂冷开水,每天至少毫升。发烧伴有出汗、腹泻、呕吐,症状较轻的,可以稍微补充点淡盐水。增加饮水量,尿量就多,促进毒素排泄;也可增加汗腺的分泌,出汗利于退烧。
3、不用急于退热一些小儿体温处在37.8℃以下的低度发热时仍然照吃照玩,没有明显不舒服的症状,暂时观察即可。家长应详细记录小孩的热型、热度、分期和同时伴有的其他症状,需要时向专科医生提供可靠的病情资料,有利于医生早期明确诊断,给予正确处理。
4、别滥用退热药滥用退热药的现象比较普遍,降温过快并不一定表示病情在好转,还可能引起孩子大汗淋漓或发生虚脱反应。正确的做法是,孩子体温若低于38.5℃,多喂冷开水,若体温超过39℃,可服用退热药。中药治疗小儿发热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常用退热中药如小儿牛黄散、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只要辨证正确,完全可以迅速退热。退热药每隔4到6小时重复一次,记得遵医嘱服用;既往高热抽风史,这次发病又伴有高热、烦躁不安者,可及时服用退热药。
5、用药物降温世界卫生组织(WHO)新近研究证明,传统的物理降温对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者弊多利少。
由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高热可通过药物降温来实现,不要随意使用物理降温。
临床上,物理降温只用于以下三种情况:
*半岁以内婴儿发高烧(体温≥39℃)
*5岁以下有高热惊厥史的发热患儿,在此之前需先服过退热药;
*超高热(体温≥41℃)退热药有可能无效,但物理降温如温水浴却有效。
目前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
*头部冷敷:将毛巾用凉水浸湿或用冰袋敷在宝宝前额部,每5~10分钟更换一次,此法适合于年龄稍大的孩子。
*温水洗浴:水温在37℃左右,通过刺激血管被动扩张,促进热发散。擦浴时用力要均匀,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擦浴后用大毛巾将宝宝包好。
*温酒精擦浴:3岁以上的孩子,可使用酒精擦浴降温。酒精的浓度一般以30%~50%为宜,温度以32℃~35℃为宜。用纱布或毛巾浸蘸酒精后,有规律地擦拭上述大血管分布处。
6、合理选用抗生素导致孩子发烧的原因有很多,搞不清是什么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就随便使用消炎药会加重孩子肝肾负担,使病原体耐药增加,不利于身体康复。孩子一旦发高烧,最好是去找儿科医生看,寻找发烧原因,亦可做些必要的检查,如化验外周血液中白细胞,帮助鉴别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对症下药。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临床发现,对于发高烧的孩子来说,60小时是个分水岭。许多病情的转折都发生在60小时左右,好转了或者恶化了。如果60小时之内没有出现新的症状,只是反反复复发烧,就继续给孩子服药。一旦持续烧3天,且状况越来越差,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腹泻、咳嗽、抽风等,可能转变成肺炎、细菌性痢疾等,医院看急诊,进行复查,避免耽误病情。
8、警惕发热后低体温现象孩子感冒合并高烧,经正规治疗后发生发热后低体温较为常见,家长不必惊慌。国内最近一项对比研究显示,发热后低体温与发热高度、热程、退热药、激素的应用无关,与患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完善有关,而病程长短与低体温的持续时间显著相关。
因此,应鼓励患儿多进食流质食物和温开水,适度保暖,留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隔一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同时积极控制原发感染病,对症支持治疗,患儿体温会在12~24小时内恢复到正常值范围内。
9、是否输液由医生决定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认为输液降温效果好,现有无数证据显示,输液并不比口服药退烧来得快。
配合吃药治疗,一般不必静脉输液,理由有:
*输液并不能迅速退烧,也不会缩短病程。
*在病种复杂的观察室输液易发生交叉感染,以致又添新病。
*有时会出现输液反应,从而加重病情。
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输液有严格规定,很多孩子发烧都是吃药治疗。至于发烧后是否进行输液治疗,应由儿科医生决定。
10、其它注意事项1、注意居室环境: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注意通风,防止烟尘。室温以20℃左右为宜。通风时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着孩子。如果屋里干燥,应洒些水或使用加湿器。
2、保持清洁:发烧病人出汗多,要勤换内衣。内衣要干净、柔软,以纯绵、丝为佳。要常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早晚洗脸、洗脚时要注意保温。
3、不要用酒精给孩子擦身子:过去,母亲们会用酒精给发烧的孩子擦身子,但是现在医务工作者不主张这种做法,他们说,除了会引起寒战外,酒精还能使皮肤过敏,酒精还能使皮肤吸收引起孩子的中毒反应。另外,呼吸到酒精的蒸气可能使你的孩子烦躁。
小儿高热食疗方
1、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服用的双花饮:
取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将金银花、菊花加水煮15分钟,取汁当茶饮。有清热解毒作用。
2、适合8个月以上宝宝服用的生姜红糖粥:
生姜3片,红糖12克,粳米50克。将米加水煮粥,将生姜、红糖加入到滚粥中,热服。有发汗祛风寒作用。
3、适合1岁以上宝宝服用的冬瓜荷叶汤:
取冬瓜克,荷叶1张。将冬瓜洗净,连皮切块。荷叶切碎,加水煮汤,汤成后去荷叶加盐喝汤。有清热化痰、除烦解渴、利尿的作用。
小儿高热饮食忌
不要吃鸡蛋。当发热时食用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鸡蛋,不但不能降低体温,反而使体内热量增加,促使婴儿的体温升高更多,因此不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儿童平时多做推拿,也是能很好的提升免疫力,预防及减少生病,可以少吃药、不打针、无毒、无痛苦,安全有效的解决小儿常见病。
其实“艾”很简单如果你想
要给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调理身体
如果您想
感受课程现场的精彩
如果您想
提升自己的艾灸技术,想增加店里的营业额!
那请加入我们的《中医理疗、灸疗师培训》吧!
结业后可在新人民工作,或介绍全国各地大型艾灸馆,养生堂,中医馆工作,月薪-。可以面谈。
咨询
新人民中医诊所下设中医内科、中医疼痛科、中医理疗科、小儿推拿科,主要调理项目有灸疗、刺络放血、经络全息刮痧、群罐排毒、秘药火疗火灸、DDS经络推拿、周天药浴等。做到防治并举,防病于未然,为广大民众提供医疗、保健、养生、康复服务。
咨询
更多养生健康资讯请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北京治白癜风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