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发烧的危险性,相信很多家长都了解。老人们常说,小孩发烧会烧坏脑子,因此,很多家长谈发烧色变。那么,小孩子发烧,真的会烧坏脑子吗?
其实,发烧的危害主要与发烧的程度有关系。发烧低于41℃时,如果没有如伴随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那么发烧后一般是不会留下神经后遗症的。而发烧烧坏脑子的情况,大多于脑部疾病的发生有关,并不是真的因为发烧导致的恶果。
现在,人们就医的状况正在得到极大改善,小孩子发病只需及时就医,家长们就不用对此太过担心。然而,如果孩子发烧时,家长没有及时就医,反而想着用一些“土方法”来给孩子退烧,这才是风险极大的行为。
M错误做法一“捂”
A经常有老人觉得孩子发烧多盖被子,要捂汗。其实这样是非常危险的。宝宝发烧最可怕的不是高热,而是快速大量出汗导致的脱水,这才是最危险的情况。
宝宝小,身体内水分本来就不多,捂汗会让孩子在短时间出大量的汗,同时补充水分不及时,就导致脱水。脱水严重的会导致脑细胞脱水,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才是永久性损伤。所以越小的宝宝越不能捂被子,3岁以内都不建议捂被子,后果很严重。
M错误做法二“贴”
A退热贴散热面积非常有限,很多父母还喜欢贴在宝宝的额头、腋下等高热部位,这就让局部皮肤急剧收缩,刺激比较大。事实上,以退热贴,温水浴为代表的物理降温法,更像是给爸爸妈妈的安慰剂,爸妈觉得宝宝用了就不那么难受。
不过,如果宝宝爱用,不反抗,就说明方法对宝宝发烧有缓解。如果宝宝贴上就往下拿,不让你贴,那就不要勉强宝宝。另外,请不要再使用酒精降温,酒精刺激性较大,容易引起宝宝呕吐等症状,而且因为酒精快速挥发散热会引起表层血管急速收缩,皮肤发紧,也会让宝宝非常不舒服,刺激性大于降温功能。
M错误做法三“吃”
A家长们切忌不要自行给孩子用药。药物的毒性、应该使用的剂量、使用的时间等,都需要医生来把关。
许多家长不想看宝宝发烧难受,把各种退烧药都塞给宝宝服用,结果烧不但没退,反而烧得更厉害,这是因为退烧药过量或不当使用后的毒性反应之一就是让体温升高。
正确做法一“喝”多喝水让宝宝出汗,也把丢失的水分补回来。对于还在母乳的宝宝,发烧时要增加母乳喂哺的次数。
如果宝宝因嗓子疼等问题不爱喝水,父母可以适当给点他爱喝的果汁,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鲜果汁,帮助恢复。
正确做法二“换”家长们要根据宝宝身体情况调整衣服,也许把衣服打开散散热,体温也会下来。
除了换衣服,给宝宝的食物也要换。有的父母怕宝宝生病消化不好,顿顿吃粥,其实这样营养不够,不利于宝宝恢复。发烧时体内新陈代谢特别快,需要大量能量支撑。
如果宝宝状态好,营养丰富的蔬菜肉类都可以给点。但切忌吃的特别饱,毕竟消化系统还是相对弱。
正确做法三“测”父母最好每间隔4个小时就测量一次体温,高温宝宝则需要每1—2小时测一次。同时,要观察宝宝的状态,如果孩子还满地跑着玩就不用太担心,如果宝宝精神状态不好、表现的很不舒服,或者体温已经超过了39℃时,就要及时就医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