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妈妈必读!学医学一半比不学更危险!
发烧相关的文章,我写过很多了。最近又「惊闻」一些对于发烧的说法,甚至有人不明究理的就到处转贴。深深觉得:「退烧有关的观念,真的需要不断地加强!」
首先,西药没有发汗剂(但是不代表用了西药之后不会因为脱阳而逼出一身大汗),所以退烧药与中药方的桂枝汤或是麻黄汤等的作用,「一点也不类似」。
中药方的发汗剂是把身体的阳气透过「阳明过少阳出太阳」的秩序推送出来,而西药根本全是苦寒燥泄,不可能增加人体的「阳气」,更会大伤「胃气」,怎么可能类似?
再者,无论是成人或幼儿,「只要合症,桂枝汤或是麻黄汤等方剂全部都可以随症处方」。如果你的经验里面发现儿童吃了桂枝汤或是麻黄汤类的方剂没好,那一定是「你的辨症有问题」。
我常看到有家长觉得吃葛根汤能促进发汗又看起来「好像很安全」,所以看到儿童有「发烧」就瞎给,给了一、两次当然是没有效果。
我看过太多儿童在正确辨症下,吃一、两次小青龙汤就完全收效,接下来超过一周都不再发烧,远远超过百分之十以上的比例,非常好用。(但是我并不是保证发烧就可以瞎给小青龙汤,因为小青龙汤在给方子的时候,还有一些眉角需要先知道。来上课的人才能学,看文章乱学只懂一半,会吃死人的。)
反倒是乱开柴胡汤系列、葛根汤等的例子很多。那其实都是在与病邪玩消耗战而已,拿病人的身体当战场在拉锯,延长痛苦的过程。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病邪只要不传阳明,它的邪气耗尽了,也会自己好。这就是世面上众多中医与西医「自以为」自己有能力治好感冒的实际理由。
来上过我的课的学员就知道,我常开玩笑说,如果我今天开的是教你「开业术」的班,我不先教什么是「胃气」或「阳气」,也不先讲桂枝汤了,我就先教你小柴胡汤加减,一路打通关,立马变神医。要知道一点:「如果你的基本观念是错的,再多的临床经验,也只是不断的加深你的错误观念,愈陷愈深而已,对于你的医术长进一点帮助也没有。」
为什么儿童容易发烧?为什么很多儿童在发烧感冒的时候,明明自己觉得已经是正确辨症了,用了处方,烧还是反复退不下来?
很简单:「因为这个病人的阳气已经早就受损了。」
很多人知道发烧是摸身体、摸额头,这不错。但是你再摸一下手脚心,怎么呢?是凉的。这个人的「阳气」虚损的时候,你是不可以贸然发他的汗,这是发不动的。
小孩子为什么吃药会吐?我常说「人虚加胃冷等于呕吐」嘛。你把病人搞得很虚了,胃中无「津液」,发冷,当然吃什么都吐。那是你的医理与生理学的基础观念根本错误,辨证有问题,不是什么开方八十分、一百分的差别。
开方的「精准」不是在这种地方自己吓自己用的。少一味药不必说,那是方子根本错了,但是如果你是剂量给少了,少量多次的用方,只要方子是对的,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给法。
你要是觉得剂量得要给足了才会有效,那是因为你用强刺激的手法硬干、蛮干,把病人身体的机能整个压掉了,结果是耗掉肾里面的「津液」来配合你的强刺激的药力去行气。只是这个错误,在三、两天之内不会看到弊害而已。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若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
儿科通常把不了脉,脉位太小了,不准确。那你要怎么知道他脉微弱?不必啊!仲景是要你知道病人「无阳」,阳气不足的人手脚是凉的,你改摸他的手脚心就知道了嘛!很多小孩子平常不发烧的时候手脚心也是凉的啊,这种人一旦发烧了,你是要怎么发他的汗?
你如果把这种孩子送去给西医或是不懂经方的中医去治,反正都是寒凉泄下「辛凉解表」的误治,问题反而好像不大,至多就是效果不彰,但如果你送去给经方只学一半的中医来治(幸好这样的中医在市面上还不多,很多人只是「自以为」有在学而已),可汗不可汗辨得不够清楚,病情急转直下,把病治坏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你如果要用方剂,当然要讲究,但用的还是一般江湖上常说的「麻桂剂」,也不可能用的是所谓柴胡汤的系列方剂。就像庖丁解牛,他在砍牛排与拆牛骨的时候,用的还是同一把屠牛刀啊!会不会使这把刀,就是看个人的功力如何,技巧如何啦!当然,这是属于比较细腻的开方技巧,九成以上就算开业的中医师也不会。
但是我把基本原则告诉你:「你把这个人的手脚先弄暖了,不要急着强发汗不可,再来让他的胃里面的「津液」足够,脾胃「够湿」、「够热」,他可以自己「温通腠理」,问题就不大了,绝对不会坏事。」
所以我会一再强调,你真的要学开方,请照着「古经方中医」的原理来扎扎实实地学。如果你真的没兴趣要好好照着学,我常说的,你只要知道养「胃气」、护「阳气」的手法,感冒的时候一定不会有任何问题。
我的言论,绝对可以接受任何人的检验。事实上,来上过我的课的学员真的可以做到「不针不灸不用药」来处理家人的感冒发烧等小毛病,重庆班的学员多的是来上课后医院看感冒了,每年省下来的医药费用、看诊时间、病程痛苦,不知有多少!
你不想来上课也没关系,讨厌给我赚到钱也没问题,你把「太极米浆粥」用起来,天天做保养。「桂圆姜枣茶」、「炙草姜茶」煮起来,配合着用,日常的调理,够了!
旧文网址(九年多前的旧文啦!):
儿童发烧概论与基本看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