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把孩子的ldquo生理特征

时常遇到父母问以下问题:

孩子六个月大,没有长牙,但时常流口水,怎么办?

孩子一岁半,有脾虚的症状,该怎么食疗呢?

三岁的孩子,肾气不足,该怎么办?

……

我们仔细观察孩子时,会发现孩子的健康确实有点偏差,比如头发稀黄、唇色淡、山根有青筋、眼袋有点明显、手脚微凉、睡觉容易醒、有时候胃口差、易受惊、爱哭闹……

我的小侄女,从小也是体质比较弱的孩子,如果你仔细去辨证,三岁前,她一定是存在脾肾肺三不足的问题,但是7岁以后,就是一个健康开朗的小姑娘,体育成绩也很棒。

之前,我的嫂子也很焦虑,就感觉这孩子都是问题呀,不知道怎么办?后来我仔细跟她说,这些都不算“真正的病,”只是不同体质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不同状态,随着年龄的长大,只要你不去破坏孩子的健康,他自然会茁壮成长的。

她问我,那脾虚、肺虚、肾虚、肝火旺,这些都不是病吗?明明都是中医里面的病名呀。

确实如此,这些看来都是病名,但是只要我们了解了孩子的“生理特征”,就会发现孩子六个月大有些脾虚是正常的;七八岁前,有些肾气不足是正常的;三四岁的孩子容易咳嗽发烧,也不要随意贴上“体弱多病”的标签;孩子偶尔出现“消化不良”,也不一定是脾虚导致的。

我们再来复习下孩子的生理特征,

虽然有点枯燥,

但是真的非常重要。

努力阅读下吧:

脾常不足

孩子的脾是不足的,要随着年龄增长才逐渐强健起来,同时孩子生机旺盛,发育迅速,承担着比成年人更重消化吸收的负担,所以即便是健康的孩子,稍微吃多、吃杂、吃腻、吃冷,也容易出现脾胃问题。

孩子有些脾虚的症状,不需要太担心,但是一定守护孩子的脾胃不要被饮食所伤,有些十来岁孩子面黄肌瘦,不是营养不足,多数是从小被饮食受伤,导致“真正的脾虚”。

肝常有余

中医的肝,主人体的“生发之气”,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像春天的树木一样生机勃勃,这是新生命对生发的需要。

孩子肝常有余,日常表现在生病之后,转变很快,即便不是大病,只是感冒发烧,如果治疗失当,体温太高,就容易出现抽搐、惊厥的问题。

肾常虚

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靠肾气推动,这对肾气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所以孩子常常是肾虚的,这是自然状态,不是病。一般情况下,女孩7岁、男孩8岁肾气开始旺盛,有能力更换牙齿。

所以如果孩子三四岁孩有尿床的问题,不要随便贴上“肾虚”的标签,七八岁之前,偶尔一两次出现尿床,千万别惊慌失措。

恐则伤肾,此时孩子肾还虚,千万不要吓孩子,不要给孩子看恐怖的画面,这会大大伤肾。

肺常不足

孩子平常最容易感冒咳嗽,甚至是肺炎,这与肺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孩子的肺脏非常娇弱,容易受邪气侵犯。

肺常不足,所以孩子容易受凉感冒,冬季的时候,记得要给孩子穿有领子的衣服,不要把“大椎穴”露在外面;外出风大时,要用帽子遮住后脑勺的风池、风府穴位,挡住风寒之邪侵入。

“形寒饮冷则伤肺”,除了寒气会伤肺外,“生冷”食物也易伤肺,比如一根冰淇淋下去,就是“饮冷伤肺”,容易引发咳嗽。

心常有余

中医说的“心”,还包括精神系统、情感性情,孩子的心气旺盛,也是他们发育的需求,可助推孩子的智力发育,但是这个特点,在平时不生病时,表现为孩子的性情容易喜怒无常,一旦生病,容易出现心火旺的问题。

孩子一直处于迅速生长阶段,多数时候是处于“不完美”的状态,如果没有发展到疾病阶段,三岁之前的孩子,建议不要去干涉孩子的身体。

体质偏颇比较厉害的孩子,可以做简单的家庭护理,但不要过度,关键是要把日常养育的功课做足,静观其变,孩子会逐渐强壮起来。

如果发展到疾病阶段,也不用太担心,好好遵医嘱治病就好,不要被各种病名吓到,要相信孩子还处于发育阶段,一切都会往好的发展。

孩子们除了有“共同的生理特征”外,每个孩子的体质也略微不同。日常饮食、运动需要根据体质进行微调,具体可以看这篇《看看娃是什么体质,如何吃出健康?》。

如果是正处于加辅食阶段的宝宝,建议看这两篇《反馈式喂养: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加辅食,特别注意几个“冷门关键点”!》

本文参考资料:

主任医师陈红《孩子少生病,找对42个穴位就够了!》

相关阅读:

恐伤肾,“有些时尚”很伤孩子!

孩子夜间咳嗽加剧,怎么办?

孩子体态不佳,被忽略的气血问题!

中医育儿经

用智慧守护孩子健康用绿色、有效、专业、简单的中医育儿法帮你解决日常遇到的各种育儿难题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ye/79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