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羚羊角,安全又快速,高烧儿童首选用药!
一、产品简介
主要成分去角塞的羚羊角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产品规格2.5g*6袋用法用量本品为白色颗粒;味甘。口服,成人一次5g,一日2次,3岁以下儿童半袋/次,一日二次;3岁-7岁儿童1袋/次,一日二次;7岁-14儿童1袋/次;一日三次。
二、中药羚羊角介绍
羚羊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为传统名贵中药。现产于我国青海、西藏的藏羚羊受到严格的保护,严禁偷猎。药用的是新疆地区的赛加羚羊的角,不是藏羚羊的角。
羚羊角已有多年的药用历史。全部为野生资源。我国原产新疆准葛尔盆地,中国的野生种群于上世纪40-50年代灭绝。目前已引种,在甘肃武威围栏多亩天然草场,让赛加羚羊生存于类似野外环境。属于供不应求的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的品种、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无资质者严禁经销。货源短缺,市场需求增多,缺口加大,市价呈逐年上涨之势。
雄兽有角一对;角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光润如玉;有10~16个隆起环脊。角基部横截面圆形,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质坚硬。通天眼:羚羊角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接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下图是羚羊角混淆品—蔵羚羊角
三、药理作用
羚羊角颗粒是用天然羚羊角为原料,采用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新剂型,具有口味甘甜,服用方便,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婴幼儿。
(一)解热:羚羊角有强的抑制体温中枢的降温作用。以三联菌苗致发热的家兔,灌服羚羊角水煎剂4g/kg,2小时后体温开始下降,6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二)抗惊厥:羚羊角有抗惊厥作用。小鼠灌服羚羊角水煎剂l0g/kg,能降低咖啡因致惊厥率和提高恢复率。小鼠腹腔注射羚羊角醇提液l0g/kg,有抗电休克作用。(三)镇静镇痛:羚羊角有明显的镇静作用。羚羊角注射液腹腔注射,能明显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并与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羚羊角醇提液、水煎液能延长硫喷妥钠所致的小鼠睡眠时间。有显著的镇痛作用。羚羊角水提液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四)降压:羚羊角醇提液静注或使麻醉狗、猫的血压分别降低20%和40%,羚羊角水提液1g/kg静注,或使麻醉大鼠血压明显下降,30分钟时血压仍低于给药前水平。
(五)其他作用: 羚羊角酶、酸水解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及流感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通过羚羊角颗粒治疗小儿发热临床试验得出结论:羚羊角性味咸寒,人肝、心、肺经,质重而降,气轻而透,有清热解毒,平肝息风、解痉止痛、明目退翳之功,主要用于高热及高热引起的惊厥抽搐、神昏、子痫、癫痫发狂、心痛目眩、目赤障翳、温毒发斑、痈肿疮毒。明代李时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气味咸寒,人肝经,无毒,主治明目,益气起阴,??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湿)风注毒伏在骨间,??治一切热毒风攻注,??治小儿惊痫”。张锡纯《医学表中参西录》中赞羚羊:“性近于平不过微凉,而最能清大热,兼能解热中之大毒;且既善清里,又善透表,能引脏腑间之热毒达于肌肤而外出?,非可以寻常药饵之凉热相权衡也”,在该书中记载了用羚羊角单味药治疗小儿出疹之重证、小儿眼疾、扁桃体炎喉证、疹后旬余热不退等证,每治病愈;亦记载了用复方治疗小儿疹出伴大热、温病发痉、伤寒、霍乱及上焦发热、下焦畏寒证等。在治疗上焦发热下焦畏寒证时,感于“羚羊角性善退热而又非寒凉之品可知也”。小儿,热证多由外感热邪引起,或因风寒化热,积滞生热或阴虚生内热等而致。《小儿药证直诀·原序》中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说明在疾病过程中由于“稚阴未长”,易阴伤阳亢,表现为热的证候;温病较多见,而温邪多从火化,因此也是“易热”的特点。儿科常用的西药解热药如布洛芬、泰诺林口服液(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是解热药中不良反应较少的一种,但仍偶有过敏反应,如皮疹,严重者伴药热及黏膜损害等,过量及长期应用可致肝肾损害和药物依赖性。应用羚羊角退热表现了中药的更大的优越性,控制或缓解了体温的上升并有效的缓解伴随症状,诸如头痛、头晕、咽痛等症状,并无伤及脾胃等副作用。但由于中药剂型、口味等的原因,小儿服药较困难。而羚羊角颗粒剂型缓解了这一矛盾,利于小儿的服用。由此可见,羚羊角单味药在临床上用于退热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通过羚羊角颗粒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FS复发率、复发次数及癫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证实羚羊角颗粒通过延缓患儿体温上升的速度,使正常体温维持更持久,从而减少惊厥的复发;羚羊角性咸寒无毒,在减少了美林不良反应的同时,未增加任何毒副反应。寻求一种既能有效控制发热,又能治疗热性惊厥复发,同时又无不良反应的药物,一直是儿科医生和患儿家长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