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这么多年,我逐渐观察到,家长带孩子接种疫苗最大的顾虑之一就是:自己宝宝接种疫苗后,会不会有副反应?
这里我想问您,您了解这些副反应的原理吗?您知道应该怎处理吗?
我认为,做一个合格的宝爸宝妈,最重要的是要武装自己的头脑。千万不要只喜欢听三两字的结论,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要让自己傻瓜式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方方面面。这些都是对宝宝不负责任的表现,您说对吗?
现在,我就带您了解下,孩子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热是什么原理,以及您们最关心的问题——如何处置。相信我,只要您有一般的理解能力,基本的问题您都能处理得当。
一、引起发热的机理:
此处要粗略的分为三大块原因,逐一了解:
1、疫苗原因。疫苗大多是对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等)进行减毒、灭活、裂解等方法制成,因此多含有其固有的生物学特性(如毒力、毒性、菌体蛋白等)。这么给您说吧,接种疫苗,就类似于一次轻度人工感染,可出现轻度自然感染的临床反应。比如,当您的孩子接种乙脑、甲肝、麻疹类这些减毒类的疫苗时,就相当于在孩子体内植入了一些减弱活性了的病毒,健康的身体会自然地产生反应。所以,出现短暂低热、疲倦、食欲不振的反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啦。
2、个体原因。承接第一条所说,正常机体的儿童接种了疫苗后,身体会快速产生良性的应激反应。那么,在儿童健康状况较差的情况下(如重度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的恢复期),接种疫苗容易引起反应加重。这也是我们的预防接种工作人员每次接种疫苗前,都为孩子进行预检、询问孩子的身体状况的原因。
3、偶合发热。这是家长非常需要注意的一种。众所周知,很多疾病的发病都有自己的潜伏期,少则数日,有的长达十几日。在潜伏期内接种疫苗,就不是之后出现发热症状的主要原因。这种发热一般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较长,并伴有其他症状(如流鼻涕、咽痛等),这时候必须前往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二、疫苗引起发热的临床表现:
1、疫苗引发的发热多为一过性的反应,即持续时间短、发热温度峰值经过快,降温效果明显。
2、接种灭活类疫苗,如A群流脑疫苗:少数受种者24小时内可能出现发热,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
3、接种含内毒素的疫苗,如百日咳疫苗:个别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即有发热,6~12小时达高峰。
4、接种减毒类疫苗:出现发热症状时间比接种灭活疫苗晚,如接种麻疹类疫苗后,6~10天可能会出现发热。
5、少数受种者接种疫苗后,除出现发热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全身不适等情况,一般持续1~2天。个别受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以接种当天多见,很少超过2天。
疫苗发热的分级
弱反应:腋温37.1~37.5℃
中反应:腋温37.6~38.5℃
强反应:腋温>38.6℃
三、发热后的处置原则:
这里引用预防接种官方工作指南和作者自己的延伸。
1、受种者发热38.6℃,未出现其他全身症状。这时,很多宝宝除了发热之外没有其他症状,精神状态良好。这时家长应保证孩子合理休息,多饮水,必要时进行物理降温。切忌一发热就给予孩子退烧药进行降温,因为发热是机体发挥自身抵抗力的一个外在表现,低热时给予退烧药不仅对自身免疫功能无益,更会破坏自身的免疫调节功能。
2、受种者发热≥38.5℃,或有其他全身症状,并伴有异常哭闹、精神萎靡等情况,医院诊治,查明原因。
3、低热长期不退,也应及时就医。
4、有热惊厥史的儿童,低热也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防患于未然。Ps: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
总之,对于每一位宝宝来说,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自身拥有强大的免疫系统。我们接种疫苗的目的就是要刺激自身免疫系统,让它在对抗疾病之前进行演习,促使他不断的强大,强大到保卫宝宝自身的身体健康。
联系邮箱:cpcdcjj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