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去幼儿园!”呜呜呜~
“妈妈不要走!”呜呜呜~
开学已经一个月了,时常还是会听到孩子呜呜的哭声。
抱着爸爸妈妈的腿不让走的;
哭的声嘶力竭的要跑出教室找妈妈的;
妈妈一步三回头,走到校门外默默流泪的。
孩子在幼儿园时又是哭又是闹,回到家又很开心了。
第二天一听到要去幼儿园又开始哭的撕心裂肺的。
相信很多家庭都在为孩子即将到来的入园准备书包水杯之类的物品,但是今天我们要谈谈入园前的心理准备。
为孩子做好入园前的心理建设,理解孩子入园的心情,为双方的情绪反应做好功课,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园分离焦虑期。
很多小朋友入园时都会哭闹,不肯妈妈离开。
这就是入园分离焦虑的表现。
什么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指的是孩子和自己熟悉的主要抚养人、环境分离所产生的焦虑、不安,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比如,有的孩子一听到去幼儿园就开始哭闹、烦躁发脾气,有的孩子甚至出现感冒、发烧,半夜惊醒等现象。
孩子变得特别粘父母,生怕又离开爸爸妈妈。
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分离焦虑?
忽然从父母身边离开,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不见了,是不是爸爸妈妈不要我了,他们会产生被遗弃感,不安全感。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语言表达情绪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就会用大哭大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安全的感受,想要爸爸妈妈回到身边。
先附上上学名场面之:难过的离别!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开学一个月了,收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孩子哭个没完怎么办?”
“老师,孩子上幼儿园,我每天哭的比孩子还厉害,怎么办?”
“孩子上幼儿园会不会受欺负呀?”
入园是孩子迈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爸爸妈妈在育儿道路上面对的第一道难题。这一步走得如何,对孩子未来的生活、学习、身体健康和生理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邻居孩子刚刚上幼儿园,每天早上送他去幼儿园都要上演一遍“撕心裂肺”“连拉带扯”的剧情。孩子情绪不好,吃饭的时候哭闹,把饭吐的满身都是。经常会接到老师的电话,赶去幼儿园给孩子送衣服。她身心疲惫,害怕电话响、晚上也总是做噩梦,焦虑的情绪也越来越严重了。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爸妈控制自己的情绪很重要?
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大哭大闹都是分离焦虑的正常表现。爸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引导他顺利度过这个时期。除了语言安慰之外,最重要是用自己轻松的心态来影响孩子,让他觉得“上幼儿园”是件普通的事。
平时干多重的活都不喊苦不喊累的爸爸,在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后哭成了泪人。所以说,其实孩子焦虑有一部分是来源于爸妈焦虑情绪的传递。比如孩子幼儿园回家后,很多家人会追着孩子问“今天有没有人打你啊?”“老师是不是很凶?”其实当我们向孩子问出这些话时,会给他传递一个信号:“幼儿园是不好的”。这样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入园焦虑。爸妈放平心态,孩子的焦虑也会减少。入园初期准备很重要?
孩子入园初期情绪不好、对新环境不熟悉。可能会出现许多突发情况:找不到厕所尿裤子、拉裤子,吃饭弄到衣服上……所以,在入园之前我们要将孩子常用的贴身物品和必备用品准备好,以备不时之需。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和小朋友玩耍,看看相关绘本、一起去幼儿园周围走一走。孩子对幼儿园和集体游戏有过亲身的经历和感受之后,可以帮助他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除此之外,爸妈们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孩子缓解入园焦虑。一般孩子入园分离焦虑的时候,会有以下10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分离焦虑的表现形式?
01.大哭大闹型
送到幼儿园的时候,在楼道里大哭大喊,走到幼儿园的大门口,都能听见撕心裂肺的声音。
02.特殊嗜好型
经常拿着从家里带着的小被子、小毯子,还有妈妈的衣服;刚刚改掉吃手的习惯又回来了。
03.执拗倔强型
在家长走了之后,趁着机会往班级外面跑,抓住妈妈的大腿就是不松手,如果妈妈离开幼儿园了,会使劲踢打教室门或者幼儿园的大门。
04.哭闹攻击型
不仅是大哭大闹,而且谁也不能靠近,如果靠近的话,甚至会攻击小朋友和老师。
05.自我安慰型
总是追着老师问,妈妈是不是一会儿就来接我?不断地问老师,妈妈怎么还不来接我?
06.观望期待型
趴在窗台边,或者是坐在离门最近的地方,总是朝外看,门口有谁经过,都要看一看是不是妈妈来接他的。
07.郁郁寡欢型
这种孩子看起来特别让人心疼,什么也不说,也不爱吃东西,也不喝水,不离开座位,只是默默的流眼泪,老师和他交流也不搭理。
08.胆小依恋型
在幼儿园认准了一位老师之后,总是跟着,老师走到哪里,他就一直跟到哪里,直到妈妈来接他。
09.无理取闹型
大喊大叫,故意的把玩具扔满地,把饭倒到桌子上。
10.综合型
当然,有的孩子是综合型的,既有这样的表现,也有那样的表现。
回家之后宝宝们也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
有的宝宝会经常发脾气,动不动就大哭,睡觉的时候会惊醒;会出现行为倒退,比如说已经不尿床了,在这个时候有可能开始尿床。
原来会自己吃饭、穿衣服、整理玩具等,现在完全不做了;严重时有的宝宝在这个时期会生病,或有其他的不适。
如何应对分离焦虑?
01.小小的告别仪式
即使你很着急出门,出发前,亲亲宝宝或者向他挥手。
告别的时间不要太长,不然也可能引起宝宝焦虑,尽量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以相同的方式和宝宝告别。坚持每次离开前和宝宝告别。
02.告别时要态度坚定
妈妈不忍心拒绝孩子含着泪花带着哭腔的请求,一再的告别,反复回来安慰孩子,会让情况更难处理。和宝宝告别时,要快乐并坚定地说再见,给宝宝一个爱的抱抱和亲亲。
宝宝对于大人的情绪很敏感,他会敏锐的感觉到我们的伤心难过,如果家长的情绪都很不平静,我们也不能指望宝宝保持淡定了。
03.不偷偷溜走
有的妈妈不忍面对宝宝的哭闹,会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或者欺骗孩子“一会儿就回来了!”这样看似“有效”,但是非常不推荐!
众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也反对家长采取类似的做法:虽然我们暂时逃过了宝宝哭闹的折磨,但是当孩子反应过来妈妈不在身边了,会感到很恐慌,他会更加害怕你的离开,导致越来越粘你,分离焦虑也会愈加严重。
04.遵守承诺
在你承诺的时间内回到宝宝身边,将建立宝宝的信任和地理性。宝宝还不能理解3点钟或者5点钟,你可以说放学时,或晚饭前等。
05.培养独立的性格
宝宝在一个人认真玩玩具或者就是发呆的时候,我们不妨在一旁默默的陪伴,让宝宝自己玩一会儿,和自己待一会儿。
这样做不仅让宝宝发现“原来自己玩也可以这么有意思!”,更重要的是能够锻炼孩子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宝宝独立的性格。
幼儿园的话
分离焦虑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情况,家长们不要过于担心,相信孩子对于分离焦虑的适应力是很快的,或许初期不太顺利,但是适应后,他们会在新环境中如同在家一般自在快乐!
为了让孩子顺利融入幼儿园生活,请家长和我们一起努力吧!
我们欢迎您的到来
Welookforwardtomeetyou
玛丽菲克爱婴国际幼儿园欢迎您???在线咨询
郑老师:
汤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