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曾说过,“《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中医治病的方法系统,是以天人合一的万物合一性、五行运动的均势、平衡及升降出入内外调节的和谐性为核心的本能系统方法论。”但医圣张仲景,生于后汉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朝政腐败,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单仲景家族,“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遂著《伤寒杂病论》。虽然在序文里还说,“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但对处于当时这样社会背景的医圣张仲景来说,不允许化较多的时间来阐述理论,需要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来切实解决当时社会问题。
1比如,对于发烧之类的疾病,《伤寒杂病论》在方法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只要辨证论治,或“桂枝汤证”,或“麻黄汤证”,或“泻心汤证”,或“承气汤证”……通过汗吐清下和等诸法均可解决问题。对于其他很多种疾病,依照《伤寒杂病论》的方法系统都能引刃而解。我想这是先圣们的慈悲,后人只要直接依葫芦画瓢就能治病了,不用再去研究这么深奥的理论。但是现今,我们连画像样的瓢都已经比较难了。
郭老在临终前几天,专门就孩子发烧母亲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详细地讲述了人为什么发烧?发烧有哪些类型和症状?发烧后该如何处理?还谈了现状和未来。把这些机理和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让天下的母亲都知道孩子发烧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解决了,好多慢性疾病都可避免了。其大悲愿心溢于言表!
2
我们当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太平盛世。但半个多世纪以来饱受医药源性疾病的灾难,并“自觉”地忍受着终身服药的苦果。这是什么原因?除了饮食、起居、环境,是否另有原因?
刘善人说,小孩子发烧一定与父母有关,《让阳光自然播洒——刘有生演讲录》里有这样一段话:“孩子的身心健不健康,直接取决于父母,父母就是孩子的根。”现在的人大都没察觉出这一点,孩子一有毛病,医院抱。
我们家不是这样。我有一个孙子和三个孙女,以前两个儿媳妇都在长春做买卖,我们在家哄孩子。哪个孩子要是有了什么毛病,我就先给孩子的妈妈打电话,告诉她:“孩子感冒了,发烧了,你看咋办?”往下就不再说了。当公公婆婆的,说儿媳妇别说多,要点到为止。说多了会嫌你唠叨,点她—下就行。这招儿还真管用,儿媳妇那边就接上话了:“您放心,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她说知道了,然后这孩子很快就会好。这叫母子连心,她们是连带的关系。虽然不吃奶了,但那棵苗是妈妈和爸爸一起培育的。”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为美国军方做研究的科学家们,针对独立与人体之外的细胞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尤其是对DNA是否依然受人类情绪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调查。换句话说,情绪是否会给细胞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实验的结果是,当受试者体验到情绪的高涨或低落时,他的细胞和DNA几乎在同一时间也产生了一个强烈的电流反应,这个时候,尽管测试者和细胞相隔数百米,但DNA却表现得好像它依然在受试者体内一样。后来,实验小组把受试者和他的细胞相隔了公里的距离,再重复做同样的实验,结果是,这每次实验中,情绪和细胞的反应时间间隔都是零,也就是说,受试者这个人的情绪和细胞的反应,是完全同步的。这个听起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这样。
从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我们的情绪、意念、思维模式对我们自身的细胞具有直接的影响。孩子是我们生出来的,也是由我们的细胞成长起来的,当然也受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思维模式所影响。寂静法师曾说过,孩子的问题百分之百是父母的问题,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韦老说,“环”为中医真正的纲。要达到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正确认识,又必须首先对包容它的更大的系统——生态环境乃至整个宇宙——有所了解,对于人体这一半开放的系统来说,外环境不仅是曾经产生它的母体,而且是它无法脱离的生存条件。生命的含义,在人,除了身心通应的内容之外,主要是指人体与外环境构成的相互作用的整体。凡是与人相关的那些因素,都应成为医学所探求的对象。可以说,如果我们对宇宙万物不了解,也就根本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由此可见,人在身体上的疾病,不仅与心有关,还与其他人、事、外环境,甚至与尽虚空遍法界整个宇宙包括所有众生都有关联。
而现代医学治病只是在“果”上下功夫,下了功夫,还解决不了问题。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当两个物体互相作用时,彼此施加于对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人得病了,这个病“因”到底是什么?是我们对外面施加了什么力导致得病(即反作用力)这个“果”?
徐大夫给人看病,要求病人吃素,带领大家一起放生,向累生累世以来曾经所伤害的一切众生真心忏悔。在《传统中医》里说到,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善恶若无罪福报,圣贤岂肯信服他;善恶到头终有报,近在己身远儿孙。对于求医患者与先调伏心病,与人讲明寿、福、禄的因果关系。杀生害命,吃动物肉减寿患病,吃喝嫖赌减福,浪费减禄。大病从死,小病从医,良医难医冤业病,果报循环定不差,药只是一个助缘、调理身体平衡。
3
为什么心念的心量有这么大呢?再来看现代物理学是怎么解释的。
量子力学是物理学家用来描述宇宙中最微小物质的理论,也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支柱之一。量子力学中最广为人知的谜题有这样一个现象:量子实验的结果会因为我们选择测量哪种粒子的性质而发生改变,即“观察者效应”。这些研究者不得不作出“客观性”其实是一种幻觉的论断,并认为意识必须被允许在量子理论中扮演一个主动的角色。也就是说,意识(即我们的心灵或者是思维方式)决定“客观物质”。
也就是说,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我们的心可以创化出这一切的现象。当然,也可以创化自己的身体,包括疾病。既然人类的心灵可以创化出病来给自己,那么就一样可以疗愈自己的肉体的疾病,所以真正要治疗的是心灵,是灵魂,而不是肉体。打个比方,一个没有心灵(灵魂)存在的死人,无论怎么切割他、解剖他的身体,死人是绝对不会叫也不会痛的,因此,病痛是来源于心灵的感知,而非肉体。所以潘老提出,是生命生病不是身体生病。
不同器官如五脏六腑的病痛,也代表了某种情绪的表达,和心灵的某个区块有着相对应的联系,这就是中医学上的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会导致身体病变就是这个道理。外求的方法,只是短暂的控制,减缓肉体的疼痛而已,真正能够痊愈的,主要还是来自于内在的心灵的力量。
《华严经》上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要想治病,必须从我们的心下手才能治本。老师多次说,大家不要执着于治病,不要掉到治病的沟里去。大概也有这个意思。
人类创造疾病是有其目的的,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对疾病的认识不一样,所起的作用也就不一样了。当有疾病的时候,不能静下来好好的反思,被自己的疾病障碍住,无法跨越自己的关卡,那么,疾病就是一个障碍。当疾病来临时,我们停下脚步,好好的反思自己,我到底怎么啦?为什么是我生病了?从这个程度来讲,疾病是让一个人内在转化、提升、蜕变的一份礼物。徐大夫说,当今社会,人们的心灵异常浮躁不安,为了实为幻化之物的名利苦苦追寻,徒增烦恼,无端招致各类顽疾不能排解,医道所用的办法就是帮助那些身陷痛苦的人从无名之中看到希望,从黑暗之中看到曙光,从冰雪之中感受到火焰的温暖,从酷暑骄阳之中感受到细雨的清凉,这就需要让人们首先认清自身的本来面目。
通过疾病,让我们看到很多的因果法则,道德良知,业力福德。所以徐大夫说,医道讲因果道理。治疗身体疾病,不是最终目的,医药只是个障眼法,是接引众生的方便法门。通过有相的方法,让我们相信因果的存在,断恶修善。
在此,由衷的感恩前辈们慈悲加护、智慧引领和无私奉献!让我们生活在人间天堂!
文:金福祥
往期精彩
妈妈,你知道吗?你曾经错得很离谱!
给所有宝妈的一封信
S中医,入门易,深入难,你可曾走进S中医的门?又是如何做到还医于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