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知识孩子发热了,不能盲目降温

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

导语

发热是0~6岁的孩子最常见的症状,几乎所有的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遭遇这个问题。与此同时,关于发热的各种不实言论也一直在误导着不少家长。

发热的“正反”两面1

很多研究显示,适度发热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而退热药会压抑免疫反应。因此,不能认为发热一定是坏事。发热的时候机体需要产生多余的热量,所以会增加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产生量与心脏输出量,这些对于健康儿童的影响很有限,但患有严重心脏病、严重贫血、慢性肺病、糖尿病与先天代谢异常的儿童,则可能无法承受这些多余的负担。

此外,有些儿童因为体质因素,在6个月~6岁可能因为发热而导致热性惊厥,但总体预后良好。一般来说,41℃以下的发热不会对脑部或其他器官造成直接伤害。老百姓传说的发热把小孩脑子烧坏的事,基本是因为那些小孩罹患了脑炎、脑膜炎等疾病,发热只是这些疾病的症状表现之一。

用什么方法退热2

单纯物理降温的疗效有限,温水擦浴和酒精擦浴已不再推荐用于发热的治疗,而且发热的孩子不应穿得过少或包裹过多。目前,国际上推荐的用于儿童的退烧药主要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关于给药方法,口服与塞肛的作用时间、退热效果、不良反应等并无明显差别,建议优先使用口服制剂,有严重呕吐或拒绝吃药的患儿可以考虑使用肛门塞剂。

使用退热药应注意什么3

对乙酰氨基酚,每次用量应少于毫克,两次用药间隔时间至少4小时,每天最多用4次,一天总量一般不超过2.4克(必要时遵医嘱)。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主要与超剂量使用有关,尤其是在伴有病毒感染或脱水、营养不良等情况下更容易引起肝功能损害。目前很多复方制剂的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家长应尽量避免给孩子应用此类药物,尤其是盲目叠加应用。

对于布洛芬,儿童建议用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5~10毫克口服,每6~8小时使用一次。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胃部不适、上消化道出血等。

用了退热药后为何体温再次升高4

发热是人罹患疾病后产生的症状之一,如果疾病的过程还没结束,热退后再次升高也就不难理解了。比如,常见的呼吸道或肠胃道病毒感染大多没有特效药,其中有些病毒性感染可能导致持续发热1周甚至更久。发热是疾病过程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一味的盲目退热反会造成假象,且可能引起误判。

退热的目的,主要是减轻孩子因发热引起的烦躁和不适感,亦可缓解家长对孩子发热的紧张感或恐惧情绪。退热药除了可以临时缓解症状外,并不能有效缩短发热的病程,亦不能以退热药的效果来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热的持续时间不能预测疾病病严重程度,但持续超过5天时应注意排除川崎病。

药师在您身边祝您早日康复

药师服务

-

-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到哪里治疗最好
青岛白癜风研所医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ye/9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