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冷,作为刚出生不久的宝宝们可能是第一次面对寒冷的天气,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身为新手妈妈的你为宝宝做好防寒准备了吗?如果宝宝感冒发热了,妈妈应该怎么处理?
宝宝感冒不能时常吃药和打针。在家庭日常护理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万福儿科专家:即使是大一点儿的宝宝,感冒时也不主张时常吃药和打针,护理的好可以不用药自愈。感冒90%以上是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随着病程的进展,有的宝宝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咽炎、咽后壁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气管炎、肺炎等。当有细菌感染的并发症出现时,感冒已经不再是单纯感冒了。
如果医生诊断宝宝的感冒继发或者合并了细菌或者支原体等感染,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一旦使用抗生素,需要足剂量足疗程地规范使用,不能随意增减药量,更不能随意停药。
气温骤降,宝宝时不时就流鼻涕,有时衣服穿多了出汗也会感冒。这是为什么呢?平时又应该注意哪些呢?
万福儿科专家:宝宝出汗时,毛细血管扩张,汗毛孔处于开放状态,为了将体内的热量释放出来,若换衣服时受到冷风刺激(如穿堂风),汗毛孔没有及时关闭,仍然持续开放,向外散热,而毛细血管却遇冷收缩,血流减少,使得宝宝的体温调节与血液循环失衡,抵御病毒的能力就会下降,致使宝宝感冒。平时应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避免穿太多出太多汗,也要避免出汗后吹风。
宝宝感冒一定有炎症,吃感冒药的同时要给宝宝吃消炎药,这种说法对吗?
万福儿科专家:不对!
●通常人们误以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事实上抗生素是抗菌类药物,只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有作用,对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
●由于宝宝脏腑娇嫩,病情变化快,宝宝感冒家长不能掉以轻心,要细心观察病情变化,一旦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须及时去看医生明确诊断。
●只有感冒合并或者继发细菌感染时,才需要吃抗生素,也就是俗称的消炎药。
当宝宝出现哪些症状时,家长需要带宝宝及时就医?
●宝宝3月龄以下,有任何生病的迹象,医院,尤其是当宝宝发烧超过38℃(腋下温度)或咳嗽的时候。
●宝宝感冒后出现脸色不好、发蔫,或是呕吐、腹泻次数比较多的情况。
●宝宝在家护理后病情不见好转,反而出现剧烈的咳嗽、呼吸加快、呼吸困难不均匀。
●三个月到三岁之间的宝宝,肛温在38℃或以上,持续发烧三天以上或者宝宝表现黏人,不喝水等状态。
●任何年龄的宝宝,口温,肛温或耳温在40℃或以上,或者腋下温度达到39.4℃或以上时。
●任何年龄的宝宝有热性惊厥发作时。
●任何年龄的宝宝发烧超过5天时,哪怕每天发烧只持续几个小时,医院看医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