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ldquo多动rdquo与

注:本文节选自原著作者李娟《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书籍章节。李娟:中国儿童早期发展著名教育专家。

“多动症”是一种非常容易被误解的疾病。儿童调皮好动、不守纪律,经常会被老师和家长认定为患了多动症。然而,儿童的心理特征本来就是好奇、好胜、好动、好模仿和富于想象,其中又以好动更为突出。如果家长对儿童的这种天性加以限制,反而与儿童的心理特征相违背。

儿童好动,是精力旺盛、身体健康的表现。只有患有营养不良、重症、贫血或有其它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才不好动。好动也是孩子探索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表现,他们看到什么都要摸一摸、动一动,还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周围的事物都感到新鲜、好奇和不理解。这些表现与“多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什么才算“多动”?

真正的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脑功能障碍,与儿童大脑中的前额叶、尾状核、胼胝体以及多巴胺的分泌都有关系。在多动症的鉴别上,无论是欧洲通用的精神病诊断标准ICD-10,还是美国精神病诊断标准DSM-V,还是我国的诊断标准,其中一些行为表现的描述大体都是一致的。

下面是最新修订的美国精神病诊断标准DSM-V中对多动症的诊断标准,必须A到E都满足才属于多动症。

A、在下列注意缺陷和多动状态的特征中,必须具有6条或以上,且持续时间大于6个月。

①经常不能注意细节,或经常在学校及其他活动中,犯粗心的错误。

②在完成任务或活动中,注意力的维持很困难,如谈话或长篇阅读。

③当和别人直接交谈时,经常出现没有倾听的状况,即使环境中并没有明显干扰也经常走神。

④经常不能遵守纪律,并且不能完成功课、家务,如刚开始学习就很快分心并且容易转移目标。

⑤组织任务或活动经常有困难,如维持任务顺序困难、乱放物品、时间管理无序、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⑥经常回避或避免从事需要维持脑力的活动,如学校活动或家务。

⑦经常丢失完成任务或活动必需的物品,如学习材料、铅笔、书本、工具、钥匙、书面作业、眼镜。

⑧无关刺激经常容易引起分心,如无关想法。

⑨经常忘记日常活动。

⑩经常扭动不安、坐卧不宁。

?在需要安坐的场合经常难以控制自己,如在教室。

?在不适宜的场所经常奔跑和攀爬。

?经常不能安静地玩耍或从事休闲活动。

?经常不停地“活动”,如在餐馆吃饭时,时间稍微延长就坐立不安,不能与大家同步。

?经常说话过多。

?经常在他人还未说完问题时,就急着回答,如接话茬儿、插话。

?经常不能等候,如排队。

?经常打断或干扰别人,如粗暴插手于游戏或其他活动、未经许可随便使用他人物品,干扰或插手别人正在做的事。

B、症状出现在12岁之前。

C、症状出现在2个以上的环境,如在学校、家庭、餐馆、课外班、图书馆等。

D、症状明显的影响了社会、学业和职业功能。

E、症状不是由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引起,也不能由其它精神障碍来解释。

在这些诊断标准中,很多儿童都会在一定的年龄或情境下表现出其中的几条,如忘带作业、不听指挥、说话过多等,这是因为儿童的好奇心强、易冲动、自控力差、社会经验少。但是,儿童偶尔表现出来的多动行为或经常表现出的某一种多动行为,并不意味着就是多动症。所以,家长千万别随便带孩子诊断、治疗。

“多动”与“好动”的区别

在实际生活当中,调皮好动的儿童和患有多动症的儿童的表现非常相似,让许多家长难以判断。不过只要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他们有以下4点明显的区别。

⑴行动目的性

调皮好动的儿童行动一般原因性和目的性都很强,并且通常都会做好计划和安排;而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则表现为冲动、做事缺乏明确目的。以推积木为例:顽皮好动的儿童将其他小朋友的积木推到,目的可能是想引起他人的注意;而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则是无意义的,仅仅是为了推倒而推倒。

⑵自我控制能力

好动的儿童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在严肃、陌生的场合会停止恶作剧或调皮好动的行为,表现得规规矩矩,甚至可以静坐等待。而多动症儿童控制力较差,且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做出某些出格的行为,就算遭到家长的责骂也没有悔改之意。

⑶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

好动的儿童虽然更顽皮、好奇,但通常只会在事情枯燥时才会出现故意捣乱、动来动去的行为,只要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听故事、看动画片、看木偶剧等,就会非常专注,并且讨厌他人的打扰。而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多具有冲动性,且没有明显的兴趣爱好,玩什么都会心不在焉、无法全身心的投入。

⑷通过药物观察

给顽皮好动的孩子服用镇静药物可以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多动症儿童服用这类药物之后不仅不会安静,反而会更加多动和兴奋。

扫一扫







































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
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zb/5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