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怕冷身体疼痛不出汗而烦躁者怎么

"

丁丑月

冬至已过

一阳复生

寒冬末月

小寒大寒

物极必反

雁北乡

鹊始巢

雉始鸲

天寒地冻

呵护阳气

静待新春

"发烧、怕冷、身体疼痛、不出汗而烦躁者怎么治疗?

中医一定要辩证,脉诊、望诊、问诊结合才可以判断用药。就算症状全对的上,假如我们摸到脉时发现尺中迟(说明肾气都弱了的)是不可以用麻黄等汤剂发汗了。用药是要全面考虑的,绝不是一个药就可以治疗什么病这么简单,否则会出问题的。比如寒症导致的虚火,此时舌苔已经紫寒,如果还用双黄连,病症只会加重,后果不堪设想。

脉浮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不出汗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脉浮紧,就是你摸脉时轻轻的一触碰皮肤就可以摸到类似绷紧的牛皮筋一样的脉,脉就在皮肤的表面,可以和正常人脉比较后,更容易辨识。用力摸时此脉还有力气。全身酸痛、人烦躁、爱发脾气或坐立不安,是体内有热了。身上没有汗,高烧还怕冷。

这种属于外伤寒,内有热,导致的疾病。

春夏季容易得这种病,暖冬的季节也会,冬天体内的阳没有很好的藏于肾水之中,春夏季时阳会外感,很多人会得同样的病。

麻黄36克,桂枝12克,甘草12克,大枣36克,苦杏仁36克,生石膏50克,甘草12克。

需要判断病人是否痰多湿多,可以通过舌苔是否大而腻来判断。

湿多加茯苓30克;

痰多加麦冬12克,浙贝母12克。

上述药材加毫升(大约)冷水,大火烧开小火煮50分钟,煮好后大约毫升,喝毫升,喝完出汗者,后面的汤剂就不吃了。汗出多者可用生牡蛎粉扑之。

无汗者两个小时后服用之前熬煮的第二份毫升。

大青龙症还有一种,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症者,也是大青龙汤主之。

里热盛时,出现这种脉和症状,要注意辩证,病时没有昏昏欲睡的症状,脉还是有力时可以用上面的药方。

人体具有自我反省、调整和修复功能,按天道规律饮食、作息、为人、处事,身体就会恢复出厂设置。

一、认知:改变认知,少抱怨多感恩他人,少折腾劳民伤财,少欲望休养生息。

二、饮食:饮食有节,五谷主食为主,菜为辅。每餐七分饱,晚餐少吃。

三、喝水:根据身体需要合理补充水分,口不渴不多喝水,喝水小口喝温水。

四、水果:水果有偏性,适量吃当地当季的水果,老人小孩不要过多吃水果。

五、牛奶:牛奶偏性大,有些人体质不适合饮用,且奶源和生产品质难保证。

六、食品:尽量选择没有农药化肥的食材,少吃人为延长保质期的加工食品。

七、补品:不依赖保健品,合理的保健可以保养健康,错误的保健适得其反。

八、运动:最好的运动是在真实的土地上散步,运动量以微微出汗较为适宜。

九、作息:九点开始睡,十一点前必须睡,日出时间必须起床,阴雨天一样。

十、指标:体检指标作为健康参考,指标不正常未必死,指标正常未必不死。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zb/5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