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特别节目丨防疫强心针如

史继利,主任医师,教授,儿科主任。医院儿科主任,儿科学教研室主任。山东省小儿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山东省小儿神经重症急救专业委员,滨州市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甲流专家组成员,手足口病专家组成员,滨州医学院、滨州职业学院兼职教授、滨州市妇幼保健机构分级管理评审专家。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儿童心肌炎、癫痫、肾病、脑炎及慢性咳嗽、慢性腹痛等方面较有心得。发表论文10余篇,专著4部,参与和主持完成科研5项,发明专利2项。荣获“山东省重点传染病防控先进个人”,"滨州市十佳妇幼医师”“滨州市五好志愿者”“滨州市传染病防治先进个人”滨州医学院首届临床教师技能竞赛三等奖、多次获得“优秀老师”、“优秀带教老师”荣誉称号。

儿童发热

为何经常发烧?说起发热,这是每个人一生当中必须经过的一个历练,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小坎,为人父母更是常常面对、不得不面对的烦恼的问题,而且有的家长遇到宝宝发热特别烦恼,甚至恐惧,尤其有过热性惊厥和脑炎的孩子,担心孩子脑袋烧坏了,烧傻了,烧成脑炎,烧成肺炎等等。

其实,发烧是儿童非常常见的现象,医学上叫症状。每个儿童都有,或多或少。这是因为:

1.年龄越小越不能诉说或描述自己发病或不适,所以有了疾病,就会通过发热或哭闹发给给家长一个信息或警报!宝宝脸红、身上热、哭闹、不吃奶、呕吐等,测体温,哦,发烧!生病了,抓紧去看医生。母乳喂养的妈妈,如果觉得宝宝口腔里面比较热,即使没有其它问题或表现,也要测体温----口腔的温度比腋窝的温度要高!

2.孩子年龄越小抵抗力越差,护理、看护不到位,伺候不及时马上出问题,造成感染: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感冒、气管炎、肺炎)、肠炎、尿道炎等,所以经常发烧,如果不养成良好的习惯,会更频繁。

发烧本身并不可怕。当然有热性惊厥史和癫痫的孩子要注意及时处理。但是要重视它,引起你的警惕,及时观察宝宝有没有其他异常,医院去看病。这就是毛主席说的“战略上藐视敌人”。

讲到这里,有几点给大家解释一下:

1.发烧有利于增强抵抗力。

机体的免疫系统在低烧的时候会被调动起来,免疫细胞等更加活跃,杀伤细菌和病毒的能力增强,同时发热的体内环境不利于病菌生长(病菌最适合的环境就是我们正常的体温!),所以不要一有发烧,就紧张,马上退热,让机体免疫系统和病菌的战斗再在持续一会,让子弹再飞一会!锻炼一下宝宝的免疫系统,这样会提高他的免疫力。

2.体温高低与病情轻重没有直接关系或不成正比。

相反会和宝宝的其他表现有关,比如精神状态、吃奶或进食情况,呕吐、肢体运动等。有的孩子,除了发烧,其他什么异常表现都没有,一切如常,发现脸红红的,家长一量体温39度,医院紧张的说成93度,根本没必要那么紧张!反而,如果孩子躺在那里不吃不喝、呻吟,或者睡得特别多,即使体温只有37.8°,医院!所以,与发烧相比,其他表现更重要!

3.退热,不会憋住疹子。

孩子发烧,都快40°了,家长也不给他喂药或用退热栓!家长讲:会不会是生疹子啊,吃了退热药会把疹子憋住或憋回去,出不了疹子,发烧更厉害!-----看看,可笑吧!啥年代了,我们都是互联网上的国家,移动终端上的国家了,人类都“九天揽月五洋捉鳖”了。现在年轻人手机上打游戏,看抖音,上快手,就不去看点养育子女的科普知识:一边喂着奶,一边看直播,看网红!

出疹子!---大家说的出疹子,就是病毒感染以后的皮疹,比如风疹、麻疹、幼儿急疹等。退烧,根本不会憋住疹子,也不会烧得更厉害。如果不及时合理地喂药才会出问题。

4.不会烧坏脑子

除了热性惊厥及合并癫痫的孩子,不会有危险。单纯发热,体温低于41°不会对脑子有影响。

5.先退热再就诊

有的家长,一医院跑,在路上孩子就抽风了,吓得不得了,一进儿科诊室就大吵大喊,有的直接去急诊室。----孩子发烧,超过38.2度,先吃上退热药或塞上退热栓,医院也不迟。有的家长着急:直接给输液吧,输水打吊瓶快!---即使输液也要有个过程,看病、查血、取药、打针即使一切顺利,退烧也有个过程!所以,该退烧,先用药再去门诊就诊。

发热的处理

那么,既然发烧了,就要处理、解决,如何处理呢?

2个月~5岁≥38.2℃(原来是38.5℃),要处理。

1.物理降温

多喝温水,冷湿毛巾敷前额,温毛巾擦拭颈部、大腿根(腹股沟处)。不要全身擦拭,会导致不适寒战,更不利于散热。不能用酒精进行物理降温,尤其口服头孢类药物,会有生命危险,就像成人吃头孢后再喝酒一样。也不要穿更多的衣服捂汗。

2.药物处理:

西药:小于6个月,用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糖浆、栓剂,6个月以上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糖浆/栓,都可以。如果发烧不好吃药或睡眠中烧起来,可以用退热栓。(发病的时候休息更重要);如果38.2以下精神好,没有其他异常,可以不处理,如果哭闹、呕吐、多睡、抱着(赖)可以口服。减轻宝宝的不适。

退热药剂量要足,不少家长按说明吃,说明书跟不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剂量几乎低了一半,(比如,复方锌布颗粒,里面退烧成分就是布洛芬,15公斤左右的孩子应该吃一包,说明书是半包)所以往往退热效果差,而且很快反复。家长着急,就打针、输液!所以,一定咨询大夫,足量口服,而且24小时不超过四次(包括退热栓)。超过4次还烧或吃了退热药不退烧,医院医生。

有的家长不愿意给孩子吃药,担心副作用(目前全世界推荐儿童用的最安全的药物),可以通过多喝水,夏天泡个温水澡。何时吃药家长一定要把握好。

中药:比如羚羊角口服液,小柴胡退热颗粒或口服等,有退热效果,还有中药敷贴,这些可以作为辅助退热药物。

还要提醒大家:感冒时,不建议吃含有退热成分的感冒药(复方制剂),比如小儿氨酚黄那敏,复方氨酚烷胺颗粒,复方锌布颗粒,甚至氨酚美莎糖浆,会掩盖病情!更不要同时吃很多药物,会起反应,造成身体损伤。(曾有感冒的孩子,同时吃六种药!)也不要一发烧、咳嗽就吃抗生素---因为宝宝发烧大部分还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疫情期间的处理

1.疫情严峻,必须做好科学防控。

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我们就几乎没有感染的机会,而且虽然儿童是易感人群,但由于各种可能的原因,儿童病例很少,重症更少,更没有死亡病例。武汉有4万确诊病例,儿童40人。所以没必要恐惧,但防控必须认真!

2.去医院造成交叉感染的机会非常少!

第一,去医院前一定要做好家长和宝宝的防护。

第二,我们所处的滨州确诊病例并不多,低危险区域。

第三;医院都天天在做环境的消毒,工作人员也严格登记量体温,确保健康、无任何蛛丝马迹的人员值班,同时做好个了人工作防护。

同时为了针对疫情严峻形势和大家的担心,为了把传染机会降到最低,也为了方便大家安心地在家抗击疫情,我们妇幼保健院,单独或联合市妇联、省妇幼,组建三个线上问诊咨询台,市妇联同时有“空中课堂”,通过三个平台解答各位家长的疑惑,科普医学知识,指导儿童用药,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时也提醒大家,儿童突然发热,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可以在家口服抗病毒药物比如:小儿解感颗粒、祖卡木,金振口服液、淑清颗粒、奥司他韦等,口服退热药物或使用退热栓,退热后精神状态好,24小时退热药物不超过4次,就在家里吃药观察,同时在网上咨询,如果高热不退,退烧后精神不好或吃奶不好,或者24小时超过四次还烧,医院。腹泻的孩子,如果不发烧、精神好、吃奶好、吃饭好,可以先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或妈咪爱+蒙脱石散,48—72小时效果不好,取两个小时之内的大便化验一下,治疗更有针对性。

良好的习惯

此次疫情的确“培训”了大家(电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zb/60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