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当有话说
五一小长假之旅就要启程啦。可是……万一孩子在旅途中,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怎么办?
别着急!不久前,睿宝儿科的王哲峰医生在叮当派社群分享过“小儿推拿”微课,不打针、不吃药,就能保孩子平安。
叮当把这些纯干货整理出来,各位爸妈能轻松应对感冒、咳嗽、腹泻……这些春季以及旅途中常见的小问题。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健康康得玩开心啊!
小儿推拿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对日常的小儿疾病都能起到治疗作用,如:感冒、咳嗽、发热、积食、便秘、腹泻、呕吐等。同时,还有不错的预防作用。
关于手法的知识
小儿推拿中,手法都有特定的名称。手法的顺序和方向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大有不同。
“补”、“清”、“平”各自有什么区别?
在小儿推拿的手法中,向心方向的手法称之为“补”,往外的手法称之为“清”,来回推动称之为“平”。
什么叫“倒捏”和“顺捏”有什么不同?
“倒捏”是指:从脚心往头部的方向推拿,常用于“泄”,如治疗发热、便秘。
“顺捏”则相反,是指从头部往脚心的方向推拿,常用作“补”,可作日常保健。
常见儿童疾病
春季传染疾病较多。儿童的体质与成年人相比更弱,所以这个季节也成为了小朋友呼吸道疾病、肠道疾病的高发期。
症状一:感冒咳嗽
如何应对:清肺经
肺经起始于胃部,与肺、胃和大肠息息相关。
位置:无名指
主治:呼吸有关的疾病,如哮喘、咳嗽、感冒等
操作:
①初期,由无名指根往指尖,向外推动;
②日常保健,由无名指尖向指根内推,起到预防的作用
症状二:腹泻、便秘
如何应对:摩腹
位置:腹部,肚脐周围
主治:可以促进小朋友的运化,能止泻,亦可治疗便秘
操作:
①止泻,逆时针摩腹;
②便秘,顺时针摩腹
症状三:发烧、热症
如何应对(一):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
主治:泻火、解热症
操作:用食指、中指指腹自手腕处推至手肘处,称之为清“天河水”
如何应对(二):推“六腑”
位置:前臂伸侧面尺侧缘
主治:高热
操作:自手肘部推至手腕处
如何应对(三):倒捏脊部
位置:脊椎
主治:发热、便秘
操作: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捏边向上推进
其他常用的小儿保健妙招
症状一:消化不良、腹泻、呕吐
如何应对:补脾经
脾经在所有保健穴里非常重要。儿童生长快,对于脾的要求较高,所以儿童更应该补脾经。
位置:大拇指外侧
操作:拇指微屈,父母以拇指指腹沿患儿拇指侧缘向掌根直推60—次
症状二:流鼻血、痰多
如何应对:“清”肝法,或者“平”肝法
“清”肝适用于肝火旺;“平”肝适用于日常保健。
位置:食指的螺纹
操作:在食指螺纹处,清肝经是由指根往指尖的单向推动;平肝是来回推动。
症状三、免疫力低下
如何应对:捏脊
这是在宝宝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
位置:脊椎
操作:小朋友俯卧,背部放松,用双手食指、大拇指轻柔地捏住脊椎两旁,边捏边推进。
叮当插句嘴
小儿推拿不是包治百病的神技,宝爸宝妈们还是要合理、科学地使用这一良方。
比如,小孩如果发热到39.5度以上,应及时就医或者吃药退烧,防止孩子高热惊厥。
如果,还想要了解更多儿童保健知识,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叮当派APP“健康快乐多”社群,更多干货等你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