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孩子的免疫功能今天我想跟大家讲一下,怎么认识孩子的免疫功能,怎样提高孩子的免疫功能。其实说到免疫功能的时候,有两大方面,一方面叫先天性免疫,一方面叫获得性免疫。 什么叫先天性免疫?生来就具有的,包括三个方面:机械防御机制,化学和生物化学成分,喂养途径和营养物质。 获得性免疫包括:感染性疾病、预防接种、体内正常菌群。我先从前三方面给大家讲起。
维护免疫系统,不要“多此一举” 说到机械防御机制,人体最主要的机械防御机制是什么?是皮肤。我们大家都知道孩子刚一出生的时候,他的皮肤上是不是有很多胎脂?好多非常粘稠的白色的分泌物。可是孩子一生下来我们就给洗掉。这个就是最大的错误。为什么要洗掉?大家都觉得这个脏。其实宝宝并不是脏,如果我们稍后不把他全身的胎脂洗掉,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两三个小时以后全没了,哪儿去了?吸收到皮肤里头了。 那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当我们把这些东西都洗掉的时候,会不会有商家就告诉你,要给孩子们抹护肤油?那大家自己说,皮肤分泌的东西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所以家长们给孩子买的好多润肤油、润肤乳,但如果你要不给它(皮肤分泌物)去掉的话,什么都不需要。这就是商家的做法——把你孩子身上的釉质刮掉,觉得不大对头了,又卖你东西,让你抹回去。家长们还特别高兴,每天给孩子洗得身上涩涩地再去抹油。
所以我们建议给孩子温水洗澡的时候,只要洗干净脱去的皮肤、脏东西罢了。可是现在许多家长天天洗啊洗啊,从头洗到脚,然后再用护肤品从头抹到脚,还在问“哪种是纯天然的”——孩子自己分泌的是最纯天然的。又听说哪个东西有污染就吓得不得了,你要不洗的话,你不用这个产品,也不用害怕被污染。 所以我们现在的家长在养孩子上还是太紧张了。现在我每天看到的家长,不紧张的是少数,紧张的家长是多数。而我觉得正常的孩子是多数,不正常的孩子是少数。言外之意就是很多正常孩子的家长都在紧张。
人体的自然反应是最好免疫 我们说到了皮肤是非常重要的,再一个是粘膜和分泌物。我们在座有些家长的孩子是女婴,是不是你把她的小外阴扒开的时候有些白色的分泌物?我们家长是怎么做的?想尽办法把它去掉,这个是极大的一个失误,那个分泌物是很好的一个保护层,当你每天极力地把那些东西去掉的时候,过不了几回你会惊奇的发现她的小阴唇开始粘连了,出现了排尿困难了,反复的泌尿器感染了,这个就是人为造成的,百分之百不该发生的问题。就是天天地洗(造成的)。
好不容易是个男婴吧,还没事儿天天翻那包皮,直到翻肿了为止(全场大笑~~),不翻怕以后出大问题,可是咱不翻也没出问题啊。养孩子养到如此精细,甚至到了分子的水平,纳米的水平,才觉得自己是亲妈亲爸。天天就抠哧这点儿东西,耳朵有一点儿分泌物都不行,鼻子每天就给他抠,觉得有点儿分泌物看着就别扭,结果就发现鼻子每天清洗得越勤,分泌物就分泌得越多,因为鼻粘膜是刺激性的,刺激越多,分泌越多。 所以我们现在太多太多护理上的问题,不是保护了机械防御机制,而是破坏了机械防御机制。
大家说为什么鼻腔里有分泌物?不就是保护鼻粘膜吗?有脏东西沾上以后,不让它吸附到粘膜上,通过打喷嚏排出来嘛。那有家长说孩子鼻屎很多怎么办?我不给他抠,怕堵坏了怎么办?到今天为止我没听到有孩子鼻子堵会憋死孩子。(现在的家长)总会想出很多很多可怕的结果,是真的吗?有人说网上说的。会不会是他要卖你产品?
再说说咳嗽吧。咳嗽是好事是坏事?是因为呼吸道里有一些异物,孩子不想要,干嘛呀?排出来的过程叫咳嗽。为什么一见到孩子咳嗽就要止咳?如果呼吸道里有异物,他不能咳,对孩子是好事是坏事?有的家长说“我听到孩子咳嗽,我心都碎了”。你给孩子止住咳之后对孩子是好事是坏事? 同样,腹泻也是一样,孩子本身肠道是正常的,是我们看到的排便过程,孩子肠道突然蠕动增快叫腹泻。为什么蠕动增快?一定是肠道里有他不想要的东西,你马上给他止泻,止住了,是好事是坏事?
尊重孩子,而不是照顾你的脸面 所以大家这么一想,我们平常,所谓引起我们紧张的事,是不是不该紧张?你努力做的事情,是不是做错了?你看似给孩子弄了一个又不咳,又没有分泌物,什么都很好,孩子的免疫力就没了,自己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没了。 所以在座家里面有什么吸鼻器呀,小滴眼器啊,还有什么油啊……各种各样的东西是不是该扔就扔掉?棉签给孩子有什么用?有人说了孩子游泳怕耳朵会进水。水如果不是正压往里冲,是根本进不去的,只能外面留下点水。你拿棉签沾的时候,水反倒会被棉签引进去。那进水怎么办?拿俩棉球搁耳朵眼这儿,5-10分钟拿走就干了,水就吸到棉球上了。
所以大家现在特别愿意买护理包,那个护理包越全越好,越精致越好,中国的不相信买外国的、日本的最好,这样大家完全陷入了一个自己想调控孩子的过程中。那我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谁想调控孩子,谁想管理孩子,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因为孩子以后要想成人,他必须自己有自己的管理,有各方面的能力。
昨天一个家长问我:“我的孩子两岁多了能不能上幼儿园?”我说:“你们孩子上不了幼儿园。”她问我为什么?我就从这5分钟我看到的结果就知道他上不了幼儿园。 那有什么结果?这个孩子来到我这儿的时候,家长一会儿“喝点儿水”,孩子喝两口东西,家长一会儿“洗个手去”,一会儿“脱件衣服”,一会儿“冷了穿上衣服”……我说你这样护理孩子的过程,孩子上不了幼儿园,幼儿园老师会给你这么做吗?家长说“我多给老师点儿钱”(全场哄笑)。这是钱能代替的吗?我说,你要是想让孩子上幼儿园,水搁在那儿,你问他“渴吗?自己拿水喝去!”让他知道渴了自己拿水喝。热吗?自己脱了。对不对?
所以要知道,我们想养育孩子,首先要保护好孩子,让他有机械防御机制,还有化学和生物化学成分,包括胃内的胃酸,包括唾液等,都会有免疫和杀菌的作用。所以孩子流口水是好事还是坏事?你看着不舒服。可唾液会把嘴里很多脏东西给冲出来,孩子还不具备全面的体系来消灭这个产物。孩子流眼泪、流鼻涕不都是在排泄东西的过程嘛。 其实现在很多人养孩子不是在为了孩子着想,而是为了大人的脸面着想。“我孩子8个月不流口水”,家长说话很硬气,“人家孩子都流,我们家孩子没有;我们家孩子吃奶就ml,别人家孩子就ml”……你们在养孩子的过程中,真正地尊重孩子了吗?
我见到很多家长,家长跟我说完了之后,我问“你是不是觉得很累?你是不是觉得你们家孩子很好,才能来满足你那点儿虚荣心?”有家长说我们孩子一天吃一大碗饭,我就问他,多长时间吃的呀?不说了。为什么?40分钟!为了完成你吹牛的资本,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一定要把这碗饭吃下去! 尊重孩子!今天说到这里我给大家一个题,回家自己想想,自己是不是真正尊重孩子。你不尊重孩子,孩子的问题会更多,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对抗。
要免疫好还是母乳重要 回到我们的话题,先天性免疫的第三个就是喂养途径。孩子生之前,我们的喂养途径是什么?胎盘。生之后,就应该是母乳。那营养部分当然就是母乳和配方粉这样的关系。 胎盘是很好的一个传输的器官,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管子。什么叫管子?就是传过去。例如,从自来水公司流出的自来水到我家,是通过管子流过来。胎盘则是有一个加工过程。经胎盘转送的免疫球蛋白,我们惊奇地发现,足月婴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浓度是母体的90-,什么意思?这是一个浓缩传输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一个管子,它能把妈妈体内的能连搜集以后多量地给孩子,比妈妈体内的还多。所以这就是我们说妈妈伟大之处,她怀孕的时候把营养都优先给孩子了。
出生后就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不是无菌的,即使妈妈自己没有生病,是不是也有接触外界细菌的过程?这些病菌通过妈妈的呼吸道,甚至消化道,进入妈妈体内,有些进入呼吸系统,有些进入消化系统,经过自身免疫系统的加工,最终都会通过乳汁传给孩子。 所以我们建议妈妈在生病的时候,若不是很严重的疾病,若不是感染性疾病,不需要中断母乳喂养。因为妈妈给孩子的不是病菌,是妈妈免疫系统加工过后的抗体。过去妈妈一生病,我们怕把病菌给孩子(中断母乳);但其实乳汁中不可能有病菌,除非乳房本身感染。其实妈妈生病时候的母乳对孩子免疫力的提高是一个很好的促进过程。
揭露配方粉的谎言 再有就是母乳中的东西。 我们先说蛋白质,大家可能都知道乳清蛋白和酪蛋白,为什么知道,因为现在很多奶粉公司在做这个工作,就是虚假概念。 我们先看母乳中乳清蛋白占60,酪蛋白占40;牛奶呢,乳清蛋白是20,酪蛋白是80。差距很大。但奶粉公司会把奶粉的成分比变得和母乳一样,否则就不能叫“母乳化奶粉”,他们怎么去做呢?会不会把牛奶中的酪蛋白提出?这个技术很难。稀释是不是容易些?我把这个80变成40,我得稀释多少乳清蛋白?那是不是得把别的乳清蛋白提出来加入这份奶里面去?那加的肯定不是牛奶的乳清蛋白,加的是大豆的乳清蛋白。
明白稀释办法了吧?我要多加乳清蛋白就可以将比例由20:80变成40:60,那加入的东西一定不是牛奶中的,因为没有那么多牛奶,而是大豆和小麦中的。所以一罐配方粉中,只有40来自于牛奶,60来自于非牛奶成分。所以为什么我叫“配方粉”,都不愿意称“配方奶”,就因为这已经不叫奶了。所以大家还努力给孩子吃那些所谓营养物质高的配方粉,实际都不是在喝牛奶了。
孩子为什么有过敏性湿疹? 第二就是奶的颜色,母乳中的物质乳铁蛋白,我们在牛奶中找不到α-乳清蛋白,但牛奶中有大量的β-乳蛋白,母乳中是没有的。稀释后也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为什么喝配方奶的孩子会过敏,因为它的蛋白质和母乳根本就不一样。我们再看酪蛋白,成分也不一样。 在座的各位孩子有湿疹的举手让我看看(不少人举手),好谢谢大家,自己本身有湿疹的再举手让我看看(零星举手),好,谢谢。绝大部分家长都不再举手了。为什么?说明湿疹不是遗传病。但很多公司会告诉大家,过敏史有遗传性的。其实完全是孩子早期接触了母乳以外的成分造成的,就是配方粉。那在座的诸位再举手让我看看,孩子生下来头三天吃过配方粉的举手好吗?(几乎全员举手)谢谢。
你们被什么中毒啦?“不加配方粉孩子血糖低可能会傻”、“孩子不吃配方粉,喂养不够,出现黄疸,孩子可能会傻”——孩子生下来就可能随时傻,不吃配方粉的话。(全场哄笑) 刚才举手那些家长再想想,你们给孩子吃了多久配方粉,后来就可以喂到母乳了?有人说就10ml,有人说就两次——你的孩子真的过不了那坎儿吗?我们过去没有配方粉的年代,我们有多少傻子是因为没吃配方粉导致的?你们的孩子却过不了这坎儿?所以孩子们走向了一个特别严重的流行病就是过敏,而且这个过敏尤其是牛奶过敏。
孩子的饮食不能离开家庭习惯 过敏孩子的家长还会发现,他除了牛奶不能吃,他有些食物也不能吃,因为奶粉中不仅仅是牛奶。你一上来就给孩子吃大豆,吃小麦,配方粉中的油从哪儿来?棕榈油、蓖麻油,谁家食用棕榈油,谁家食用蓖麻油?奶粉中加的东西都不是我们认为最好的东西,但是他们把这理论说出来特高兴——这奶粉里加的东西我都没吃过,我们家孩子吃的都是我们没吃过的东西。你家孩子吃你都没吃过的东西,是不是麻烦事儿?(大家笑)因为他是你们家孩子。
你吃过牛油果吗?你孩子吃过。你吃过燕麦吗?你孩子吃过。你吃过糙米吗?你孩子吃过。你吃过奶酪吗?你孩子吃过。孩子不是离开了母乳本身,是离开了你们家的生活方式,那孩子以后的问题就来了,而且都是你解释不清的问题。解释不清楚怎么办呀?就是缺钙呗。(全场大笑) 补钙呗,补钙不行就补锌呗,补锌不行就补铁呗,再不行就是多种维生素+铁呗,再不行就是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呗,就陷入到这个环节。这没解开问题的所在,问题是你的孩子离开了你们家的文化基础。所以在这里我们讲母乳,代表的不是那个白色的乳汁,代表的是你们家整个儿的饮食、生活的习惯。
孩子不是机器,没有操作说明 有人问,我给孩子加辅食的时候加哪种东西合适?很简单,你吃什么没反应,你孩子就吃什么没反应。有的家长问我,先加大米好,还是先加燕麦好,还是先加小米好,还是先加糙米好——你吃什么?“我家孩子能吃牛油果吗?”——你吃牛油果吗? 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告诉大家,你家孩子每天必须吃什么,而是你家常规的、传统的吃什么,给孩子吃什么。所以千万不要祈求,我们出一本书告诉大家,这孩子多大啦,首先吃什么,每天多少,几点吃,吃多少量……因为你家孩子不是我家孩子,我写的肯定不是你家孩子的。如果真有这样一本书,那养的就不是孩子了,那是机器。机器的操作是有流程的,有规章制度,养孩子可没有。 所以我今天抛给大家的问题,大家一定要想,尊重孩子,这很重要。
母乳的误解和偏见 母乳中有很多营养素,也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有很多蛋白质是可以作为营养素吸收的,还有很多蛋白质是可以促进各种吸收还使它能有生理功能的。例如α-乳清蛋白可以与铁锌钙结合,还能促进各种矿物质的吸收……(一段科学知识,什么与什么结合可以抑制细菌生长,有杀菌作用等)……所以妈妈伟大之处,分泌的乳汁不光是有营养作用的,还有功能作用,而配方粉没有功能作用。简单说,配方粉是死的营养素,母乳是活的营养素。
有的妈妈说,我的母乳和稀水一样,没有营养……我问大家,如果一个溶液,它的溶解度越高,是不是越清啊?我们喜欢配方奶是纯白色的,其实溶解度不高,到孩子体内吸收度也不高,妈妈的乳汁之所以透明,说明她的乳汁营养素溶解度高,孩子吸收度就会好。我们观察乳汁质量不是看颜色,而是看孩子生长的结果,孩子长得好,妈妈乳汁质量就好。一杯盐水,你不尝的话,不知道是盐水,哪怕很咸很咸,因为溶解度高,你看不出来。所以我们看奶粉,乳白乳白的,那太不好了,因为溶解度太低了。大家要坚持母乳喂养,要看结果。
有些人说奶粉喂养的孩子比母乳喂养的壮多了,其实脂肪细胞变多未必好。我们现在许多家长看孩子都是以胖为美,其实不好,那些体重表现非常好的孩子,他的功能表现怎样?除了身体的客观指标,还有心理发育。母乳喂养的孩子心理发育比奶粉喂养要好。为什么?妈妈喂奶的时候能不能分心去看手机?而你喂配方粉的时候可以去想别的事儿,而你喂母乳的时候总在想“吸得住吗?吃饱了吗?”你和孩子有交流。而且配方粉喂养不只是妈妈喂,谁都可以喂。母乳只有妈妈喂。
配方粉是母乳不足时的无奈选择 当然现在许多新妈妈追求母乳吸出来喂,为什么?“我知道孩子吃多少量,我要一天喂到ml”——这都是我们对母乳喂养的偏见,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母乳在喂养中很多物质在不断结合、作用。而且蛋白质要和糖结合起来,糖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葡萄糖是不自然糖,真正妈妈乳汁中的糖是乳糖,还有低聚糖。今天我们说低聚糖。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说说你要使孩子不便秘,是不是要吃纤维素?那多大的孩子可以开始吃纤维素?8个月?6个月?还有没有再小点儿的?什么东西含纤维素?蔬菜。言外之意就是说,再小点儿的孩子吃得到蔬菜吗?那我告诉大家刚出生的孩子吃纤维素,就是母乳中的低聚糖。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不干,四天、五天排一次,还是稀的?因为母乳中有纤维素,就是低聚糖。这个现象出现了一个词叫做“母乳性腹泻”。有的家长说,孩子吃母乳总拉肚子,吃配方粉就不拉了,可是他不知道母乳中的纤维素不是为了让他拉肚子。
我们肠道中有很多细菌,细菌中在肠道中是活的,它的食物是什么?纤维素。母乳喂养的孩子为什么健康?是因为肠道中有双歧杆菌,他们的食物是什么?是母乳中的。(……讲了几句母乳含的东西和作用之给力……)人和牛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所以牛奶是在实在不行的时候才给孩子吃。我们正在写《中国人膳食指南》,就要提到配方粉,我们这样写大家觉得可不可以?——配方粉是母乳不足时的无奈选择。 不能说不喝啊,不是宁可饿死就不喝——是无奈的选择。但我们现在很多家长不是无奈的选择,是觉得配方粉营养更好,是不相信自己的母乳。
认清商家炒作,远离忽悠 说完糖说脂肪,大家知道有DHA,DHA最早从哪儿发现的?母乳。那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妈妈还要问我,给孩子补DHA吗?我就问她:“DHA从哪儿发现的?”答:“鱼。”(全场大笑)如果DHA补了以后的效果是使孩子更聪明,那鱼应该比我们更聪明才对。实际是母乳中发现的,不能母乳喂养的孩子想吃怎么办?到处去找,就发现鱼里面含的比较多,其实是为不能母乳喂养的孩子添加的东西。 再一个,“更聪明”,我问,一个聪明的孩子从1到打多少分?分。更聪明?超过分那可能就是精神病了(全场笑)。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件事儿,“更”字儿不一定是件好的东西,不是什么“更”好。我们追求“更”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问题。胖了超过正常人了,“更”胖了可能是问题,更高了可能是问题。 所以母乳是我们今天讲课要遵循的蓝本,不光是营养学,从免疫上也是,没有超越蓝本的东西。
有人说,我吃的配方粉是“最接近母乳的”,这话错了没有?没错。但上次考试我30分,这次50分,我可不可以说我这次比上次更接近分?错了吗?没错。这就是文字游戏了。 配方粉公司也是这样做,现在的配方粉比过去的更接近母乳,这话没错,但后面的话不说了。今天讲座我和主办方说好不允许配方粉公司参与我们的活动,如果在座的有,也请出去。他们给我们灌输许多错误的观念,你觉得很有道理,但后面的话从来不告诉你,就会让你觉得吃了配方粉+辅食更好了。有人说,我们这个配方粉成分比母乳还多——母乳多少成分还没弄清了,怎么会比母乳还多?再一个,只要母乳中没有的成分,绝对不能给。
我们讲完先天性免疫了,我们讲获得性免疫,这个是我们今天讲的重点。 先问大家,孩子生病是好事是坏事?要让家长说这是好事,得咬着大槽牙说——“你知道孩子大人那么痛苦,你非让我说是好事啊?”但是我说好事坏事同时存在,你们没意见吧?这是最客观的。你让家长咬着槽牙说生病是“好事”,他心里根本不踏实啊。生病一定有损伤的过程,当然也有自己的免疫系统产生功能的过程,这个平衡怎么掌握?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一个概念叫“适宜治疗”。我们现在家长追随“最佳治疗”,一发烧40度,打一针不烧了,这个可能不叫“适宜治疗”。今天给大家讲讲这方面,又能好——可能会好得慢一些,但没有负面的效应——又使得免疫系统能够成熟。
人体免疫系统的运作原理 先说感染疾病。病菌一进入到体内必然遇到非特异性免疫,就是我们先天性免疫,皮肤就会挡住。我们问大家,皮肤完整的情况下,会不会出现有脓肿?不可能是吧?皮肤破了以后可能有,譬如我拉了一口儿,有感染。 我们经常把孩子的皮肤刮得很干净,然后起红疹子,就意味着什么呀?皮肤的平衡功能已受到损伤。为什么有红疹子呀?——保护层没了,东西开始刺激它,刺激它的东西中自然有非感染性异物,也有可能有其他细菌。所以孩子身上经常有红点儿在完全干净的地方,就是因为刺激皮肤太多,皮肤老是受外界的刺激。 所以这样的话呢,细菌通过了皮肤,即使这层没保护好,我们的非特异性免疫除了有屏障以外,还有吞噬作用和体液因子,一会儿会给大家讲。特异性免疫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通参与,那我们怎么去激活?
要让免疫细胞工作,少用消毒液 我给大家先说吞噬。(细菌)进了皮肤了,那体内要有一个防御就是包裹和吞噬。这是一个白细胞,当一个异物被它识别以后,它先是用伪足接触,给它包裹住,包裹以后试图吞入,吞入以后试图把它消化,最后使他降解,这是整个儿过程。这个叫白细胞。白细胞是人体内的忠诚战士——等它把这个细菌消灭了,它也就死了,就形成了脓细胞。为什么我们化脓?那个脓哪儿来的?脓不是细菌,是白细胞吞噬了细菌以后的尸体。明白了吧?白细胞吞噬细菌以后就跟着一块儿死亡了,它是我们忠诚的战士。
好,这个忠诚战士怎么能够恪尽职守?怎么能够以最快的反应来吞噬敌人?就要平常总要接触一点点的细菌。就跟消防队员似的,老得训练,老得当成有火警的状态,一有火警了快速出发去灭火。 所以我们的孩子平常绝对不许用消毒剂去擦身上、擦嘴和擦手。皮肤上一点点细菌,正好是给自己的白细胞,让它不要睡着。一旦休养多了,它细胞就出不来,因为咱们对峙的时候(白细胞和细菌),我一旦进一步,你就过来消灭我,对峙这个状态,就需要一点细菌。所以孩子平常吃个手,不用擦干净,平常孩子在外面玩,回来用清水洗干净就行了,不要用消毒液,孩子平时吃饭的时候不要在意他那个手抓着饭,脏东西是不是吃下去,因为你家不是个灾区,不是疫情区,不会到处是很肮脏的细菌,吃了就会生病。
但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什么?消毒剂使用太多。我们的孩子出现什么问题?当拉了口子以后,皮肤红肿了三天没化脓,大家说是好事是坏事?坏事。白细胞都过不来。为什么?他的细胞在休眠,还没醒呢。迅速的化脓,就意味着人体的快速反应,快速消灭。大家觉不觉得,我这里长了个疖子的时候,真正疼的时候在化脓之前,真化脓以后就不疼了。所以越早化脓结束的就越早,越晚化脓结束得就越晚。所以我们有疖子,没化脓的时候会增大,一化脓就不会再增大了。所以平常要有点儿细菌,使孩子接触到。但这个细菌不是你造的,不是今天你给俩细菌,明天给俩细菌,是正常生活方式中接触到的,是干净的方式,清水擦洗,而不是消毒的方式,这个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
预防接种是为了激活身体免疫 再有呢,我们说既然过了这关了,身体要有自身的免疫来帮他,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大家说一听这词儿我就晕,我不是学医的。非常抱歉地告诉大家,我下面讲的东西,是高中生课本的内容,什么意思?我们家长们可能是落后了,这是大学高考要考的内容,这是从我儿子高中课本里摘下来的,一点儿都没加工,我说完了大家看看,我们和孩子之间是不是有代沟,代沟在哪儿。我们还没有赶上高中生对于健康的认识,光瞎操心了。我给大家朗读一遍,记不住没关系,大家看看高中都学什么。
念的大意就是下图:
所以要完成这个过程,不要在孩子刚一生病就用大量药物去治疗,这样的话免疫系统就启动不了。(又讲一遍图)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要是想早早地接触这个细菌该怎么办?比如说我想要孩子肺炎不要太严重,对吧?那我是不是就得给他接触肺炎球菌啊?因为接触肺炎球菌才能够使肺炎以后不严重,因为第二次反应性质要比第一次接触时反应强烈而且……(有听众去厕所走过,没录上这几个字)第一次的接种就是预防接种。
一类和二类疫苗都要打 我第一次给他打的白喉杆菌疫苗,使它产生的一个过程,第二次白喉杆菌真的要进来的时候,就不怕他进来了。所以回答大家问的这个问题“一类疫苗已经接种,二类疫苗是不是还要接种?”——疫苗种类接种的越多,越好。一类疫苗是国家花钱,二类疫苗是你自己花钱,没有主次之分。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有。 越这样的刺激早期出现,孩子后边预防疾病的能力就越强。所以这个(身体免疫系统运行流程图)的结果记不住没关系,大家知道是这么个过程。
越这样的刺激早期出现,孩子后边预防疾病的能力就越强。所以这个(身体免疫系统运行流程图)的结果记不住没关系,大家知道是这么个过程。 北京市有预防接种,天津也有预防接种,几乎大同小异。有一点我刚才强调了,一类和二类疫苗都应该接种,而且必须按时间接种。大家说为什么?这是有太多血的教训告诉大家,这个年龄接种预防效果最好。你孩子是踩在别人血的教训上成长的,不要轻易地忽略它。所以我们的预防接种程序是在过去应用中不断发现在这个接种程序更好,是更多人的教训告诉我们的,要珍惜。家长们现在是什么,听说麻风病疫苗打了有反应,不给孩子接种。太幼稚可笑了。这个疫苗打了反应再强,也没有麻风病的反应强,就这么简单。
疫苗须按时接种才能起到作用 那为什么说疫苗接种要按时接种呢?第一次接种以后,体内的会有这种深色的(图上有两条抛物线)一个抗体的产生过程,叫IgM。IgM在体内是一个相对短时间的抗体,最终转化成虚线的这个IgG,大家看,抗体产生高峰以后会维持一段时间才开始下降,它(IgG)比IgM维持时间长。那大家试图想一想,第一次打疫苗,维持抗体在这个时候,如果要再给他接种一次,是不是有个飞跃呢?这就是为什么疫苗,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的间隔时间是必须遵守的。当他反应到他能再给一次、再给一次,他能维持的时间非常地大。
如下图
所以一定按照医生的要求(接种),第一次打完以后,第二次什么时候打,第三次什么时候打,使这个抗体又一次飞跃,否则会成什么呢?一个坡、一个坡、一个坡(即是说,疫苗作用未能持续),明白我的意思吧? 有的家长说,我带孩子出去玩了,所以疫苗没打。我家孩子今天有点儿不舒服,所以没打。我各种各样的理由没打。可是你不知道,你不给孩子连起来,按规定的时间打,他的抗体不会有飞跃,只是三个同等高度的坡。明明能管十年的,它就管一年。明白我的意思吧?所以一定踏在上次的峰值再给、踏在上次的峰值再给,就出现了很大的飞跃。所以这是为什么要按时打疫苗的道理。一定要遵守。明白为什么了吗?不是我们(医生)为了要完成我们的工作告诉你怎么做,是它有一个很深的了解(原因)。
维护好皮肤的完整就是最佳天然屏障 说完这个,我们再说体内正常菌群。人,各个部位都有细菌,尤其是开放的器官有细菌,在座的诸位有没有细菌?鼻子有没有?耳朵有没有?眼睛里有没有?消化道有没有?血液里有没有——正常人血液里没有的,因为它是密闭器官,开放的器官有。 大家照相也没有什么意思(在场拍照的),我想问大家,我说一个词,大家说“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好细菌吗?咱不问这个了,“肺炎球菌”是好细菌吗?肯定不是好细菌。它在皮肤上不是问题,存在血液中就是问题。所以为什么我们一拉口儿,会得败血症?因为细菌在皮肤上没问题,进入到血液就有问题。所以为什么保持机械屏障(重要),大家能理解吗?
我们这儿一孩子三个月得脑膜炎,家长跟我哭,我说你这为什么得脑膜炎,你孩子有湿疹,为什么湿疹得脑膜炎,湿疹的皮肤破了,细菌就可能进入到血液里头了,血液中没有杀住他,跑脑膜去了。所以保持皮肤的完整特别特别重要。湿疹,起了,让你用点儿药你不用,有激素怕孩子出问题,可是你破了的皮肤出的问题更大,而你自己没有能力解决。大家要知道怎么样去认识这个问题。
肠道菌群是怎么回事 我们接下来讲讲胃肠道。胃肠道,有运动、分泌、消化、吸收和免疫功能……在座的诸位肠道里有没有细菌?有!其实从哪儿来的?有人说自己产生的。对不起,人没有产生细菌的能力。我们的细菌都是从外界来的。从哪个外界来的?再强调一边,人没有自己产生细菌的能力,都是外界来的。你给孩子弄得很干净,长期使用消毒剂,他的肠道细菌就会出现问题。还有那些举手孩子有湿疹的家长,你们也想想,你们家是特别脏还是特别干净?你们家使用没使用过消毒剂?你们家是不是特在意孩子的用品,在意孩子的清洁?在意的结果就是肠道菌群、免疫功能下降。就出现了免疫型相关性疾病,其中之一就是湿疹。就是你给孩子护理得过头了。
人体有许多细菌。在座的诸位,我们怎么保持体内都是对你有益处的细菌?那我跟大家来解释。 我们在座的诸位一会儿要吃中午饭,我们的餐具是不是干净的?但是无菌的吗?不是。当你吃饭的时候,这些细菌是不是跟你的饭都吃下去了?但细菌肯定不多,对吧?这些细菌是不是在空气中存活的细菌?我们医学上有个词叫“需氧细菌”。没有氧气不能存活。当你吃进去以后,你其实是饭、空气和细菌同时吃进去了,对吧?那么细菌进入我们的肠道中,它是不是要存活,就要消耗被你吃饭同时吞进去的空气中的氧气?那你肠道中的氧气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少!少到了到结肠和大肠的时候,氧气没了,你肠道中本身固有的正常菌群就会继续存在,因为肠道中的细菌是怕空气的。如果说我今天不吃细菌,我就改成无菌的,那你吃饭的时候还会不会吞空气?空气中是不是得有氧气?氧气能不能被消耗掉?到了结肠,那些氧气就会杀掉你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所以在座的诸位有没有这种感受?经常出差的,过一段时间以后,你肚子会不舒服。为什么?出差以后最怕的事情是什么?生病。你就会特别爱干净。到餐馆吃饭都是什么筷子,餐馆都是消毒餐具。认真地躲着别生病,最起码自己要求别生病,其实你发现,你这时候吃细菌少了,你肠道细菌出问题,你不舒服了。
母乳是有菌喂养过程 话题回到孩子,妈妈乳头上有没有细菌?乳管内有没有细菌?孩子吃奶的时候是先吃到妈妈乳头和乳管上的细菌,再咽到消化道内,吞的过程中也吞进空气,空气中有氧气,如果肠道要健康,不能有氧气,氧气怎么办?就被吞进去的细菌所消耗。所以奶瓶喂养怎么办?会不会有细菌吃进去?我们的奶瓶几乎都是无菌的,谁拿手捏孩子奶瓶的奶嘴?所以为什么配方奶喂养的孩子容易便秘?因为肠道菌群造成的。
所以大家要知道,健康,不一定代表的是无菌。健康指的是有一定量的细菌。肠道中的细菌一定有,还有很多。当然,也不能无上。不多不少的这个状态怎么来的?在一个干净的状态下维持住的。像……(一堆肠道问题的医学名词),这样的孩子还没有启动免疫系统,真正要启动,靠的是细菌,所以我们现在提倡方式是什么?应该是阴道分娩、母乳喂养和清洁环境;结果现在很多是剖宫产、配方粉喂养和无菌环境。那孩子有免疫性疾病的表现是什么?第一个表现就是过敏性湿疹。是因为我们脱离了正常的生理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提醒大家注意,同时要把这个机制传达给你周围的朋友,这样让他们都能明白,发生伤害之前就要解决问题。
其中母乳喂养是我们今天讲的最多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母乳喂养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肠道中是以双歧杆菌占优势,四个国家四个研究都告诉我们这结果。所以我们说,母乳中是有细菌的,这个细菌从哪儿来?是从妈妈乳头、乳周围皮肤和乳管,有众多的细菌,所以母乳喂养是有菌喂养,是母乳+细菌同时喂给孩子的。千万不要追求太干净,太干净孩子的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我们已经通过高技术,通过电子显微镜你会发现,乳管内是有这种棒状的细菌存在的。细菌是一定存在的,我们要知道怎么去尊重孩子。 再一个,我们肠道本身有一个渗透的过程。什么叫渗透过程?肠道间是有缝隙的,那食物的(分子)颗粒就有可能渗透肠壁进入血液,这就是孩子出生后一给孩子吃配方粉就会出现过敏的原因。但是反复过敏的话,应该是肠道中有一层覆盖物,这覆盖物是肠道的正常菌群和它的分泌液的覆盖物。
不仅要母乳,还要生理母乳喂养 说到这里我给大家总结一下,母乳喂养是不是先吃细菌再吃乳汁的过程?而配方粉不一样。之所以孩子们出了很多问题,是我们家长们出的错,没有了解母乳喂养是怎么一回事,就光想着营养素,化学方程式反映出来的一些数字。就因为商家拿这些数字告诉你我们这个成分和母乳一样,那个成分和母乳一样,母乳有的我们也有,但他不告诉你这些,就是没有抗体,(不告诉你)真正的母乳喂养过程对人体的作用是什么。就造成我们很多孩子因此出现了很多不该有的问题。而且,肠道的细菌还有多种作用,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细胞的成熟。所以我们说人体最早被激活的免疫器官是肠道,母乳喂养的孩子相对健康就是这个原因。
有人说了,这个话也不绝对,我们家母乳喂养也会生病啊。说一句实话,我们现在许多妈妈母乳喂养不是进行生理母乳喂养。什么意思?喂奶之前把乳房擦得很干净,甚至还要寄出几滴之后再来喂孩子,细菌就被冲掉了。你觉得这样喂孩子的话多脏啊,可不知道这个“脏”对孩子有意义。我们的家长中还有懒点儿的,用湿纸巾擦洗乳房,更糟糕,消毒剂喂给孩子。 所以大家要记住,生理母乳喂养其实很容易做到,但被我们所谓的“认真”给去了。所以母乳喂养的孩子会出问题是为什么?因为没有进行真正的生理的母乳喂养。再加上大量的、频繁的抗生素应用,消毒剂在家庭使用,我们由清洁、干净的环境变得一尘不染了,问题就会更多了。
不要滥用病毒药物和抗生素 对待感染该有什么态度?治疗前要确定是不是细菌感染。首先要明白抗生素只针对细菌和一些特殊的病菌,不是说得个感冒就要吃抗生素。 再有目前全世界都没有能够去病毒的药物。病毒药物有三点副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病毒怎么杀灭?崩解它的DNA才能杀灭。崩解病毒DNA的过程中,也可能把正常人细胞的DNA给崩解,一崩解就是癌变。所以没事儿别一流鼻涕就喷个病毒灵喷剂、口服倆病毒灵、注射病毒唑,千万别干这个,要崩解了病毒,同时有可能崩解你自己。这个很可怕。 再有我们要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只针对比较严重的细菌感染,所以一定要注意这点。此外要减少、避免家庭中消毒剂的使用,必要的预防接种一定要做。
益生菌是怎么回事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大量的抗生素和消毒剂的使用,导致肠道平衡破坏了,出现很多问题,为此我们才会引入益生菌。今天我给大家说说益生菌。 我告诉大家,如果我们要做一个公司,左手卖消毒剂,右手卖益生菌,特别火。为什么?消毒过敏了对不对,益生菌来帮你。我要是一个奶粉公司,左手卖普通配方粉,右手卖水解蛋白配方粉,特别火。为什么?吃这个过敏,就吃那个解解渴。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益生菌不是我今天推广的新概念,我想告诉大家益生菌火的前提是什么?你要用益生菌是因为你错了。益生菌是帮你改正错误的。不是一个稀奇的、新鲜的东西。因为太干净了,你给孩子造成了肠道菌群的紊乱了,所以要给他吃益生菌。你要想服益生菌就意味着你错了,正常人、正常情况下是不需要的。那既然错了、要吃,我们就要知道是什么,因为现在市面上的益生菌太多了。
益生菌怎么吃 首先,益生菌的定义很简单:对人体有益而无害的活菌,制剂药安全有效持久。什么叫安全?不能含其他可能引起副作用的东西,如果加了奶粉,过敏的孩子吃益生菌可能出现副作用。有效,量一定要多,不多达不到效果。大家猜一下,一次给孩子服的益生菌的细菌数,要到多少才算有效?随便说,十万、百万、千万、亿?亿都不够。英文一个billion是多少?是十亿。至少要有十亿。所以大家还记得以前电视上有个广告,益株常乐,俩人说“我有几千万了”,其实几千万对益生菌来说几乎是零。
而我们现在怎么做的?一看这么多制剂,我们孩子吃三分之一吧,吃一半儿吧。益生菌至少得吃到十亿才能起作用。一般我们推荐都是-个亿。所以现在好多家长都给孩子吃益生菌了,我们家孩子太小,吃半包吧,吃三分之一包吧。其实是错的。为什么?孩子越小,肠道菌群越不健全,吃益生菌应该越多。结果家长就说吃益生菌不管用。好,不管用还有什么原因?细菌有需氧的,有厌氧的,益生菌是肠道内可以用的细菌,是厌氧的。我们把一包打开吃一半儿,那一半儿搁在空气中,下顿再吃什么都没有了,全死了。我们有的家长还把益生菌拌在饭里面给孩子吃,饭热腾腾的,超过40度益生菌就死了。应该现打开现吃,随打开随吃。
所以,今天讲了那么多,我们是不是能知道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能够知道机械防御机制,化学和生物化学成分,喂养途径和营养物质是先天性免疫系统,应该知道感染性疾病、预防接种、体内正常菌群是获得性免疫系统。 最后再跟大家说一个事情。家长是不是希望孩子健康?我们在座的家长有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我问个问题,大家就不用举手了哈——孩子上幼儿园第一年,是不是特容易生病?点头了。那就说明家长头三年做错了。你不让他生病,他就真的不会生病吗?你让他平常慢慢悠悠地生小病,他进了幼儿园就不会生大病或密集地生病。也就是说,你努力了三年保护他不生病,而幼儿园全都给你修够了。为什么?生病是孩子的必修课。你躲不了的。你多大的努力,到了幼儿园,也全都让你报废。因为生病是必修课,是躲不了的。而且密集地生病会让免疫系统受打击,可能会问题更大,这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讲座答疑部分1.崔大夫,孩子能把屎把尿吗?如果不能,如何进行排尿、排便训练? 我首先想问大家,什么叫做排尿、排便训练?是把吗?是把,那就不叫训练,因为你成人排便不是被把。训练是为了跟正常成人接近才叫训练。成人不是被把,为什么把孩子排便叫训练呢?你睡觉在床上,我非叫你站着训练睡觉,这不对啊。 所以训练孩子排便,首先让孩子观摩。你们现在有多少人让孩子观摩你们的排便过程?(全场笑)有没有?可乐吗?看似是可乐,实际上你的孩子要知道“正常”是什么。你的男孩是不是应该跟爸爸,女孩跟妈妈?你不用管他看没看,你把他搁边上,他慢慢就会学会了。 有家长说我家孩子三岁都不坐便盆。为什么要坐便盆?你凭什么按着他坐便盆?我问“你排便让他看吗?”家长说“那多脏啊!”我说“能脏到他脸上去吗?”(全场笑)明白我的意思吧?因为他会有两只眼睛的感觉,一个是气味的刺激,就知道排便时怎么回事。这个是躲不过去的,你爱孩子不能让他躲这个,因为这是人的生理功能。 所以要想训练,早早让他去观摩,很快就会。而且孩子便盆永远在一个位置,就是卫生间,不能跟着他走,今天卧室,明天客厅,这样他就不知道要去哪儿。所以你要这样让他跟你一段时间,他肯定知道原来是这样……其实很简单的,为什么要搞那么复杂,非得先把,把完了又告诉他不能把,让他坐下,你凭什么不能把让他坐下?所以我们要知道,用你自己的生活,让孩子体验,起最有用的效果,跟语言没关系,起榜样作用。
2.孩子经常咽炎、发烧怎么办? 孩子犯扁桃体炎的很多,家长一看严重的化脓了。在座的各位自己照镜子看不到扁桃腺,只告诉你这个部位,你看不到是因为他缩在你的咽部里头,没有鼓出来。但看孩子的时候有两个包鼓出来了。原因是过敏在先。 大家看我的拳头,我要想把我的拳头变大,就得先张开,张开以后就有缝隙了。扁桃体小的时候是这样,等它长大了有缝隙了,细菌和菜渣就会漏在这里头,引起发炎。有的孩子会一个月一次扁桃体发炎,是因为有缝隙但没出口,东西进到缝隙里面来了。所以大家要知道,化脓型扁桃体炎先是过敏,扁桃腺变大了,有缝了,细菌和蔬菜渣存进来了,就化脓了。 所以反复地化脓型扁桃体炎,要去寻找过敏原,找着了过敏,才能根治到真正的原因,才能够预防感染。就跟我说,皮肤拉个口化脓了,先拉扣还是先化脓的?一定是先拉口,对不对?扁桃腺化脓了,不是先化脓了,一定是先肿大了。一定要先找到过敏原,才能真正预防。有的人说用抗生素行不行?抗生素不能预防肿大、细菌和食物残渣的存储,就会出现一来高烧,好了过几天又高烧。
3.吃多了怕积食,吃少了怕饿着,一岁的孩子该吃多少饭?喝多少奶? 如果养机器的话,这个事情很好说,养人的话没有一个定论。老人们说“积食”,什么叫“积食”?有没有人下一个定义?有人说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往上返异味等等叫“积食”。可是我们给孩子吃饭,你吃的这个方式跟孩子消化匹配吗?这个不是我规定的,是你要完成的。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孩子,孩子长得很瘦,家长说吃的很好。再一问,一天喝一碗粥,吃菜吃肉,加一块儿小两碗,孩子撑得肚子鼓得,为什么还不长肉?问大家孩子在体内能够消化的营养素最主要的是什么?是碳水化合物,是粮食。你那碗粥里面有几粒米?“我熬仨小时!”仨小时能不能把十粒米熬成二十粒多?一定水被淀粉吸收进去变膨胀了。稠粥是假象。煮的粥变稠了,该几粒米还是几粒米,热热闹闹吃的肚子那么大,粮食不够,粮食不够、蛋白质不够,就会受影响,蛋白质运用不好,在肠道内就会被发酵,在肠道内就会产生特别臭的大便。你们孩子拉大便要是特别臭,就说明蛋白质没有被他真正消化吸收,就会往上返异味,大便容易干结。 所以给孩子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大量碳水化合物,一次半碗饭,最多四分之一肉,四分之一菜。 大家说菜怎么吃?我把菜在搅拌机里面蒸熟了、打碎了,除了色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因为维生素、纤维素全被搅拌机给破坏了。所以大便会很硬跟羊粪蛋儿似的,但是绿色的,菜色的——菜只剩下上色了。青菜清水焯一下,剁碎了就行。有人说了,剁碎了大便排出来有菜叶,那不就是纤维素吗? 所以现在很多都是我们给孩子喂养方式有错的问题,吃多营养的问题。出了问题解释不了,到了中医就是积食、上火,西医就是缺钙,天天就这点儿事儿。就是因为我们给孩子喂养的错误。为什么现在给孩子吃饭营养不对?就是你们看养生节目太多了,把你们养生的方法用在孙子身上了——“少吃主食、多吃菜”,是不是这个道理?告诉你一个特别正确的结论,你孙子这么吃了真不长肉,因为他给你出的招儿你这么吃是为了不长肉。 所以老人你绝对不能把你学到的养生知识用在孩子身上,我说清楚了没有?因为对待你是对的——哟,我用完这个可好了!对不起,孙子不能用,没有一点可以用的。因为他是在生长发育中,我们是维持良好的代谢状况,目的是完全不同的。 有句话我说了在座的老人可能不爱听,是因为你用了很好的心给孩子,可你忽略了孩子跟我们有截然的不同,所以出错就出在这儿了。所以千万不要管什么“积食”啊“上火”啊,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吃的量。他知道饱,也知道饿,这样才能让所谓的积食上火问题去除。再有,孩子这顿多吃一点儿,下顿少吃一点儿是很自然的,不要以多吃的那次作标准量,少吃的那次就是问题,也不要自己孩子长得跟别的孩子所谓的“不同”就是问题,更不要自己i孩子比别的孩子吃的少就是问题,让孩子自己决定,刚才说尊重孩子,其实还是这个问题。
4.过敏性鼻炎怎么根治? 过敏性鼻炎首先要找到原因,找到原因才能根治。有的人说我找不到原因,那只有抽血检查过敏原……有的人说我喷激素的药行不行。你喷什么都是暂时的缓解,不是根治。
5.已经有过高热发烧惊厥的孩子,再次发烧的时候,达到多少度就可以用药? 这个问题是个别家长担心的问题,惊厥说起来大家心里头都颤,但是在座诸位先了解一下自己有没有高热惊厥的历史。这是隐私就不举手了。我想你们相当一部分人可能有过这个历史,但是你们傻吗?所以高热惊厥没那么可怕。高热惊厥具有相当强的遗传因素,因为他是你儿子、你姑娘没办法。 那我们看到孩子抽怎么办?首先高热惊厥的时候,孩子体位是什么,有没有家长告诉我?我见过很多家长抱着孩子是极大的错误,让他侧躺在一个地方,为什么?有呕吐物就可以从嘴角流出来了。你抱着他,或者竖抱着他,一旦有呕吐物,他一吸就吸到气管、肺里面去了。再一个,掐人中啊,掐手骨啊,一点儿作用也没有,那是安慰你呢,你以为在给孩子治呢。这时候让孩子侧卧、安静。 我问过一些家长,惊厥维持了多长时间?告诉我十分钟吧。不可能。其实10-20秒就停了。只不过那10秒钟你过得特别漫长,觉得好几分钟过去了。这时候你让他安静侧卧,很快他就会吸气,嘴里吐出来或者咽下去。千万不能医院跑。这时候既不要给退烧药,也不要打针。因为这时候他的肌肉是强直的,你喂他吞咽不好,而且肌肉强直的时候你按着他可能会因为反作用力使他骨折。千万不能按着他“别抽啊,千万别抽!”抽就让他去抽。否则,你的反作用力和他的正作用力结合可能会让他骨折,我见过这样的家长。 那怎么预防?有过惊厥的孩子体温到了38度可以吃药。但不能多穿衣服,衣服要少。。发烧最忌讳的是捂。有的人带高热的孩子来了,那么大一个包袱裹着孩子,左一层右一层,捂得孩子惊厥了,为什么?热量散不出来,高温就刺激大脑,导致惊厥。 所以高热惊厥要预防,要注意的是不要出误吸导致的并发症。
6.如果小儿发烧,物理发烧+退烧药,持续多少天必须就医?发烧有什么症状的时候也必须就医? 说到多少天,没有太机械,因为跟家长的心理承受力有关。你的孩子第一次发烧,我让你呆三天,你就得疯了。但是第二次、第三次你心里觉得就没那么可怕了。但是如果孩子发烧伴随剧烈咳嗽、呕吐、腹泻,退烧后精神很差,医院,跟时间没有关系。 什么叫退热后精神很差?说明他很难受。大哭大闹的孩子不着急去,不哭不闹的孩子着急去。在医院,那孩子“啊啊啊”哭着,家长着急,我们说“等会儿”,家长说“为嘛让我等”?那孩子不哭的赶快进来,“为嘛让他进?”因为不哭的孩子更重,哭的孩子他还有能力折腾呢,不重。 所以家长总是孩子哭了着急,其实孩子不哭了你倒应该着急,因为他连哭都哭不出来。我们见到过很多耽误的,就是因为不哭不闹给耽误了。到医院已经很晚了,问“怎么才来?”家长说“没哭我也没在意”,殊不知“不哭”是主要的一个就医指征。你想,孩子哭闹是不是能表达的意思,所以有家长说“我们昨天哭了一夜”,别着急,除了你累点儿没有好着急的地方。医院,高热大哭的在家等着,就这么简单。发热还能跑的,别理他,发热不动换的,上医院。不要问几天,太机械了。
7.孩子不到两岁,流口水,情况持续了半年以上,但除了流口水,身体没有任何异样,精神状态也比较好,这医院。 到医院也没用,又不能把他嘴封上。这个要在家里做,孩子流口水,你在他面前做咽东西的动作,让他学习你咽东西。不然能怎么办?吃药有用吗?我给他吃那种,孩子就干死了。不流口水问题又出现了。就得在他面前吞咽,让他学会,家长要起到榜样的作用。
8.孩子咳嗽如何区分对待? 孩子一咳嗽家长就着急。咳嗽分成伴有呼吸困难,和不伴有呼吸困难。什么叫伴有呼吸困难?孩子咳完了以后,半天这点儿气儿回不过来。不伴有呼吸困难的,往往是呼吸道有异物。那我们怎么帮他把异物排出来?家长说了,医院有办法,可以用吸痰管吸。那太痛苦了。一般的我们都不吸。怎么办?家长洗澡的时候让孩子陪你在浴室20-30分钟,他的呼吸道蒸汽吸多了,膨胀了,咳嗽效果就好了,容易出来的机会就多了,这是很好的一个方式。 不是让孩子洗二三十分钟啊。有的家长说,泡20分钟,皮肤都泡烂了。没让他泡,让他陪着你,有蒸汽。有人说,湿化器行不行?不行,因为是凉的。你要吸二三十分钟凉气肯定很不舒服,要热气、蒸汽。桑拿太热孩子不能接受。要有水蒸气。有人说孩子太小,他在那儿呆着不方便,那能不能拿温水把毛巾泡热了敷,几块毛巾换着用,有温热的蒸汽,但这个效率不高,最好是给孩子在浴室呆一段时间。他如果剧烈咳嗽,咳出点儿痰来就好多了,咳不出来孩子会咽下去。 有呼吸困难怎么办?到医院去,医生会专门给开治疗呼吸困难的药。孩子咳嗽感冒发烧流鼻涕,是好事是坏事?是好事。因为呼吸道粘膜一紧张,咳嗽出来,就好了。孩子刚开始咳嗽不需要用止咳药。
9.如何预防湿疹? 躲避三样东西:1)不要过早添加配方粉,要尽可能母乳。2)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抗生素。我说少用不是用一天就停,该用的时候剂量要用。3)家里尽量不要有消毒剂。 那孩子出去手脏了怎么办?不要用湿纸巾。勤快的家长买10块小毛巾,洗干净,出门时候浸满水,手脏了就拿一块擦,回家再洗干净,下次备用。有个家长问我一个问题,当时我也愣了,“带出去的毛巾是湿的,要是发霉怎么办?”(全场笑)你带出去多少天啊?能发霉吗? 当然有条件洗手是最好的,千万别给孩子用那种懒人用的湿纸巾。因为湿纸巾上面都是消毒剂。你试试湿纸巾口打开再盖回去,同时还有湿毛巾,你看谁先发霉?一定是毛巾先发霉。 现在消毒剂上来说,中国是个重灾区,为什么?家长们喜欢。外国现在都改变过来了,因为他们大环境不觉得是脏的,所以不需要消毒剂,医院的环境下。我们这儿是消毒剂重灾区,所以家长们为孩子肠道健康,不要在家里使用消毒剂。
10.一岁十个月的女孩不好好吃饭要不要断母乳?
对母乳的误解,有很大错误。一岁十个月的孩子断母乳就好好吃饭了吗?为什么不好好吃饭,很可能跟母乳喂养有关,但谁的错?妈妈的错。你为什么随时给她喂母乳呢?这是一个错误。应该是该吃饭的时候让她吃饭,该吃母乳吃母乳。 那我们怎么做?我们建议这样的妈妈能不能试一下“定时消失”。什么意思,我一会儿出去三个小时再回来,这样孩子看不到你不哭不闹,可能就会选择其他食物,让家里其他人喂。 妈妈现在是怎么做的?我今天一定要做到让你吃饭,孩子不吃不吃不吃,那吃点儿奶吧。下顿再给你吃饭,孩子照样不吃不吃不吃,又吃奶……这样能好好吃饭吗?所以是妈妈做错了,不是孩子做错了。不是断母乳能解决问题。你觉得能解决,因为孩子饿极了只能吃饭,其实对孩子来说,心理上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所以应该是妈妈很冷静,什么时候吃母乳,什么时候吃辅食。就算辅食不吃,这顿饿着她也不能给她补。让她知道,不吃,饿着了,下顿饭才能好好吃。这是真正的爱!不能孩子摔倒了,哭了,抱起来,先给她吃奶,家长说“不哭了再说”,这孩子可不就任性,随时都想吃母乳,不想吃的别的都给她吃母乳。 所以妈妈越冷静、越清醒,母乳喂养的时间就越长,孩子健康,益处就多了。如果妈妈越糊涂,只是一味地只是为了追求母乳喂养而追求母乳喂养,结果孩子得生长发育受影响,孩子心理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母乳,才能使母乳喂的好,孩子健康。谢谢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