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宝宝在4~6个月大时,会出现不爱吃奶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厌奶”。只要不是病理性厌奶,一般情况下宝宝出现厌奶时,宝宝正常发育,活力很好,只是奶量暂时减少,通常一个月左右就会自然恢复食欲。
宝宝出现厌奶的现象很普遍,实际上宝宝厌奶的现象可以出现在不同年龄段,但通常在4~6月龄时最多见,有的宝宝3个月开始就出现厌奶。厌奶阶段的宝宝,可能只是拒绝某几次哺乳,也可能是完全拒绝哺乳;而有些时候则是吮吸几口之后便哭闹着拒绝哺乳,或者明明饥饿却不愿吃母乳。
厌奶分为生理厌奶、心理厌奶、病理厌奶三种。
生理厌奶生理厌奶指的是因为宝宝发育过程中的问题,导致进食后宝宝出现不适感觉,从而产生对进食的暂时不感兴趣或抵抗现象。宝宝4-6个月内比较容易出现一种导致婴儿频繁哭闹的现象——婴儿肠绞痛。这种现象是由于宝宝胃肠蠕动等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出现的生理性腹痛现象。还有,宝宝出牙时,由于牙龈肿胀,造成吃奶时不适感。
心理厌奶厌奶的宝宝中最为常见的原因是心理因素。由于一些因素的干扰,致使宝宝对吃奶兴趣降低,出现进食奶量减少,因此被冠以“厌奶”。
1、宝宝吃奶时的环境过于嘈杂。随着婴儿长大,神经系统必将逐渐成熟。其中,表现在对外界事情的兴趣逐渐增强。如果宝宝吃奶的时候有家长的走动或其它声音,这些可能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2、在宝宝3-4个月时,很多家长会给宝宝添加果汁、钙水等味道比母乳或配方奶重很多的液体,而且这些液体也通过奶瓶喂养。这样非常容易导致宝宝的混淆。待宝宝味觉有些发育时,他们就会作出选择,躲避奶汁的喂养,而等待果汁等味道较重的液体喂养。
病理厌奶即宝宝身体出现疾病现象,这时宝宝除了厌奶,还会出现相应的其它异常表现,比如:睡不安、精神差、易哭闹、发热、呕吐、腹泻等疾病表现。这种厌奶现象非常少见,大多数宝宝是在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规律时,出现的厌奶。如果婴儿厌奶时表现出吃得少、睡不好、活力差。则就要注意是不是病理性厌奶。病理性厌奶一般伴随急、慢性疾病。如急性咽喉炎、鹅口疮,造成口腔疼痛,会使婴儿食量突然变少。急性呼吸道感染,导致鼻塞,婴儿吸奶时无法换气,也会厌奶。还有急性肠胃炎,尿路感染造成腹痛、发烧,婴儿会哭闹不安。最严重的厌奶状况,则是患有败血症的婴儿。
厌奶的原因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一方面,可能宝宝添加了辅食,比较喜欢新口味的食品,而对母乳、配方奶、奶粉等暂时失去了兴趣;另一方面,宝宝的听觉视觉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得他对外界更感兴趣,往往一有风吹草动就去“管闲事”,心思不在吃奶上了。此外,当宝宝出现疾病时也会厌奶。
除此之外,宝宝6-10个月左右,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宝宝在长牙。由于牙龈痛痒,宝宝往往会在吃奶的时候专注于啃咬奶嘴奶头,导致厌奶症状。
上面我们说到了三种厌奶情况,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厌奶的原因
1.宝宝疾病原因
宝宝喉咙疼痛、鼻塞、胃食管返流、出牙、口腔疼痛(比如鹅口疮)、耳部不适(比如感染)、疫苗接种后不适等都可能导致宝宝厌奶。
2.宝宝年龄逐渐增大
宝宝对周围环境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兴趣,因此容易分散注意力而无法专心哺乳。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生长速度减缓,相比小婴儿阶段,不再那么容易饥饿,哺乳不需要像以前那样频繁。
3.宝宝情绪问题
宝宝过度兴奋、紧张、疲劳,或者哺乳间隔过长导致宝宝烦躁,可能出现哺乳困难。另外,如果哺乳时宝宝咬乳头,妈妈的反应过于强烈,也可导致宝宝紧张不安,出现厌奶情绪。
4.过早或过度使用奶嘴
在尚未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习惯前就开始使用奶嘴,或者过度使用奶嘴来满足宝宝的吮吸需求,导致宝宝对奶嘴产生依赖,从而对哺乳失去兴趣。
5.添加配方奶粉或者辅食
配方奶粉和辅食会让宝宝对母乳的需求变少,吮吸变少,也因此可导致母乳减少,从而可能导致宝宝不愿吮吸。
6.妈妈身体原因
妈妈的身体不适、哺乳期间服用某些药物、摄入过多咖啡因、发生乳腺炎、妈妈激素水平变化(比如使用避孕药,哺乳期间再次怀孕),可能导致宝宝厌奶。
7.妈妈的身体气味改变
妈妈换了沐浴液、香水等,可能让宝宝不习惯,拒绝哺乳。
8.乳汁口味改变
妈妈吃了一些可能导致乳汁口味改变的特殊食物,在哺乳前运动,在哺乳前吸烟。
宝宝厌奶的辨别方法
宝宝进入厌奶期之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吃的奶量变少了,因此可以计算宝宝每天所喝的奶量,如果低于所需的奶量,没有生病发烧,且到了4~6个月大,宝宝就可能已经进入厌奶期。
一般而言,4个月内的宝宝,计算奶量的公式是以宝宝的体重和每天的餐次来计算。
÷餐次/(天)=宝宝一餐的奶量
例如:3个月大的宝宝,体重大约6千克,一天大约喝6餐
÷6餐=~毫升/每餐
宝宝厌奶妈妈该怎么处理?
1、保持心态平和
宝宝出现厌奶时,很多妈妈会情绪焦虑,如果妈妈们能尽量保持镇静和心态平和,会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其实,对于4~6月龄的宝宝,即使哺乳时间没有小婴儿时期的长,但是他们的吮吸已经十分高效,即使仅仅几分钟的吮吸,也可以摄入足够的母乳。因此,如果是短暂的厌奶现象,只要宝宝整体的精神状况良好,体重按照生长曲线稳定增长,通常无需过度担忧。
宝宝厌奶时,我们需要避免的是因为紧张焦虑,而强迫宝宝哺乳,因为这种做法可能适得其反,让宝宝变得更加烦躁不安,更加拒绝哺乳。
2、不断尝试喂奶
宝宝厌奶期间,仍然要为宝宝提供足够的哺乳机会,不断积极尝试。对于经历厌奶的小幼儿,可以尝试增加夜间哺乳频率,保证有足够的吮吸刺激,从而保证奶量。如果宝宝因为厌奶漏过一次哺乳时间,妈妈应该注意及时乳房排空,保证奶量。
3、还原生活中的改变
妈妈要仔细回顾一下日常生活中的改变,比如是否食用特殊食物,使用新香型的沐浴液,服用药物等。如果宝宝的厌奶与某些生活的改变出现在相同时间,可以尝试再恢复至从前的规律。
4、改变喂奶环境
随着月龄增大,宝宝的视觉、听觉逐步完善,对外界越来越好奇、注意力越来越容易分散,吃奶时出现容易开小差、吃奶量减少。此时妈妈可以营造吃奶环境,选择在柔和、安静环境中哺乳,减少干扰。让宝宝逐渐意识到在这个较安静的环境就是吃奶的,逐渐形成良好习惯和规律。
5、改变喂奶方式
尝试新的哺乳姿势。如果体力允许,尝试哺乳时,抱着宝宝稍稍走动,同时安抚轻拍或者使用舒适的摇椅进行哺乳。
尝试在宝宝困倦或者半睡半醒时哺乳,这个方法对三月龄后的宝宝通常有效。
哺乳前,尝试先安抚宝宝,比如哼唱,轻摇,包裹或者按摩等。如果明确宝宝由于出牙原因拒绝哺乳,那么在哺乳前先用清洁的手指或者清洁的冰凉布巾按摩牙床。
哺乳前,先尝试稍稍泵奶,让奶阵开始后,再让宝宝开始吮吸。
让宝宝衔吮吸手指或者奶嘴,然后不经意间换至乳头哺乳。
如果宝宝咬乳头,那么尽量不要反应过激;咬乳头时,可以将手指伸入宝宝口腔来中断吮吸。
尝试把宝宝放在妈妈胸口,肌肤接触,这样的做法,可能可以引起宝宝主动哺乳的需求。
6、改变喂食频率
当宝宝出现厌奶的征兆,妈妈可以从改善喂食方式做起,采取较为随性的方式,不需要严格按照时间点喂奶。以少量多餐为原则,等宝宝想吃的时候再吃。可以通过游戏消耗宝宝的体力,例如按摩、肢体活动等,当他精力耗尽、感到饥饿时,进食的状况也会获得改善。
7、注意辅食对母乳的干扰
过早添加辅食,辅食量增加过多,过早加入盐、糖等调料,导致宝宝吃奶减少。
由于母乳味道平淡,当添加辅食味道较重,易诱发宝宝拒绝吃味道相对平淡的母乳,所以建议家长们在给孩子添加辅食时,一定不要把辅食的味道弄得“特别好”,以免出现厌奶的现象。辅食量不宜过多。1岁以内的宝宝主要营养来源还是奶,辅食过多易出现厌奶。
8、病例性厌奶应及时就医
若观察婴儿除了厌食,还有腹胀、呕吐、发烧或呼吸急促、活力不佳等情况,就应立即就医。
写在最后
宝宝厌奶是一件让妈妈们感到焦虑的事情,但是好在这个现象大多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法,不断调整和改变,宝宝会像从前一样专心吃奶的。
更多育儿知识:
中国卫生部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解读世界卫生组织0-5岁儿童生长发育曲线图,宝宝发育好不好看这个才准
宝宝大便有血丝不要惊慌,这样处理才正确
婴儿鹅口疮这样治疗才有效,慎用紫药水
婴儿打嗝是怎么回事,这样处理能够有效缓解
宝宝老是侧向一边睡怎么办?宝宝睡姿学问多
宝宝便秘怎么办,你想知道的通便方法全在这里!
如何判断宝宝是冷还是热?正确辨别新生儿冷热有妙招
宝宝抚触教程,这样抚摸宝宝身体好又聪明!
深度分析宝宝一放到床上就醒,非要抱着才能睡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如果妈妈您有母乳喂养和育儿方面的疑问,可以咨询育儿指导-王老师,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