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修课防治儿童感冒发烧篇1

为了让家长们尽快成长为“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家里就可以解决孩子们的部分健康问题,医院找“正规军”的医生。今天围绕儿童最常见的“感冒发烧”讲一讲。

古人云:“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就是说宁愿治疗十个男的,也不治一个妇人(女性妇科问题)。宁愿治疗十个妇科,也不愿意治疗一个小孩儿。由此可见,儿科是比较难的。因为小朋友不太会表达自身感受(不会讲话之前的更不会表达了),所以,儿科又被称为“哑科”。

首先我们从中医的视角讲一下小朋友的生理特点:臟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旺盛、发育迅速。

什么叫臟腑娇嫩呢?经过十月怀胎,从母体分娩来到这个世界,小朋友通过脐带的供血供氧转变为口鼻呼吸和通过口摄入饮食,需要经历一个适应期。在这段适应期里,小孩的臟腑比较娇嫩,他的形体没有完全的发育好,所以,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孩子经常生病也是必然的,这些所谓的“生病”都是在适应外部环境的一个表现。臟腑娇嫩意味着特别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比如说外界环境或者饮食稍微有些变化,从母乳或者喝牛奶到辅食,小孩的身体就会受到影响。当臓腑长成了,不娇嫩了,这些病自然也就没有了。形气未充,是指小朋友体内的臟腑与成人比,气血还不够充实。在这个阶段,小孩体内臟腑的特点是肝胆比较旺,表现出来的就是比较好动、调皮。同时,脾胃比较弱,肺比较虚。土生金,脾胃属土,肺属金,小孩脾胃比较弱,所以生金的力量也比较弱,就相对容易感冒。小孩的发育都很快,就是所谓的“生机旺盛、发育迅速”。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验,每次小孩发烧都要长一截。小儿的体格、智慧和脏腑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趋向完善和成熟,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

了解了小朋友们的生理特点,家长们还要树立一个观念,就是:不要把小孩的感冒发烧当成太大的事儿,运用管理学的“底线思维”,知道最坏会到什么地步,知道底线在哪儿,这样的状况你能接受的话,就可以不慌乱的去调理了。感冒发烧发展到较严重的情况是什么?高热惊厥。当高热惊厥也能处理了,家长们还担心啥呢?当然,我们肯定要学会把问题提前解决好。

何谓“感冒”?感,就是感触;冒,就是冒进、冒犯。感触到的外界“邪气”,冒进到了机体里,机体产生的一系列反应,是为感冒。

导致感冒发烧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般是外感,所谓的外感就是外界一些“邪气”影响到了人体,外界有哪些“邪气”呢?中医有六淫邪气的说法,就是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气”在大自然当中每天都会有,但是如果超过了人的接受范围就变成了邪气或者变成了客气,这些邪气停留在人体里面,人体想要把ta们排出体外,就以感冒或者发烧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就是感冒发烧的基本原因。

上面的图片就是感冒的基本原因,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外在的干扰,加上正气不足,平时最常见的感冒的病因就是风寒或者风热,偶尔也有些风湿。如果正气充足,就不会感染这些邪气,就是因为正气不充足了,这些邪气才有机可乘,进入到人体内,所以《黄帝内经》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都要主动去避开这些邪气。除了外在的这些原因,还有内在的原因,导致孩子感冒发烧最主要的内因就是食积。食积就是吃多了,很多情况下,不是小孩饿,而是妈妈觉得你饿或者奶奶觉得你饿。

古代有句话叫“为人父母者,不学医为之不慈”,作为父母,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特点,在遇到之后,就会心中有数,不会慌乱,比如感冒、发烧,一下子就选择打吊针,其实这不一定是好事。针水属于阴寒之物,小孩属于纯阳之体,针液打进去了,貌似很快控制了症状,但对他(她)将来却是有害的。

说完病因,再说一下感冒的类型。临床常见的感冒,有风寒、风热、暑湿、时邪等类型,时邪是指传染性或流行性感冒。最常见的是风寒和风热两种,冬天或春天以风寒、时邪为多见,风热、暑湿感冒则多见于夏天或夏秋交接的时间。

首先看一下风寒感冒,风寒感冒的特点和应对方法,我以一段很好记忆的口诀来体现:“流清涕,清稀痰,淡红舌,不出汗,煲点汤(五虎汤、葱姜豆豉汤),吃点药(感冒清热颗粒、通宣理肺口服液),推一推(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自然安。”“流清涕,清稀痰”,风寒感冒的特点是流清涕,或咳痰也是清晰或白痰,这是第一个症状。不出汗,原因是风寒把毛孔闭住了,所以比较难出汗;还有鼻塞;舌头是淡红的,舌苔偏白。我们可以让小朋友把舌头伸出来看看,如果舌头比口腔黏膜颜色要偏淡,那就是淡红的;如果比口腔黏膜颜色要深,那就是深红、暗红。风寒感冒一般是淡红舌或者舌象变化不大。

我们可以看一下上面的图片,如果孩子的舌头是淡红的、舌苔是薄白的,那这个感冒就是偏寒;相反,如果舌苔是薄黄的,那是偏热。我们可以用类比法来把它记住,北方有种烤馒头,把馒头在火上烤一下,就变成黄色的了。所以如果有热,舌苔就是黄的,如果有寒,那舌苔就是白的。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孩子是不是流清涕、清稀痰?是不是不出汗?是不是薄白苔?如果是的话,那这孩子就是风寒感冒,或者说,是感冒还处在风寒的阶段(还没有入里化热)。建议家长们,平时一定要悉心观察孩子。因为如果孩子即将要感冒或发烧,就会精神萎靡,什么都提不起劲。孩子很多还不会表达他们的不舒服,这时候我们家长的观察就很重要了。

当我们根据以上症状知道是风寒感冒时,该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家里有很多食材都可以用来治疗风寒感冒,例如,生姜、葱白、紫苏等。分享几个简单的小方子:第一个是紫苏粥,用紫苏泡水或煮粥喝,紫苏一是可以解汗发表,二是可以理气宽中。紫苏还可以解鱼蟹的毒,所以餐馆会用紫苏叶配虾、蟹来吃。我们最好去药店买紫苏,不要去菜市场去买,因为市场上买的紫苏都是新鲜的,药店的是干的,发汗解表的功能会比较好。第二个是煲“姜汁可乐”,切姜丝到可乐里煲一下,这个小孩都比较喜欢喝。第三个是生姜红糖水,将适量生姜和红糖煲水来喝。

既然叫风寒感冒,就是风邪、寒邪束住了体表,人会打喷嚏、流鼻涕,那是要把体内的寒驱逐出去,是人体的正常反应。还有就是怕冷,无论你帮孩子添多少衣服,他(她)还是怕冷,这就是中医里说的“恶寒”,即使加多衣被,寒冷的感觉还是不能够解决。中医里有一句话,叫“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症”——有“恶寒”这个感觉的时候,那风寒还是留在体外的,还没有往里走,所以我们要解表。

所谓的解表,就是把我们的毛孔、腠理打开,让风邪、寒邪有个出路,不要停留在体内,这是中医的思维。西医的思维是要查一下有没有细菌、有没有病毒?有的话就打抗生素、抗病毒的针剂,目的是把细菌和病毒消灭了。那在哪里消灭呢?是在孩子的身体内。打个比方,西医思维是家里进贼了,我要把贼消灭了,就和他打仗,那在哪里打呢?在家里打,连带着把家里东西都打烂了,最后把贼打死了。但贼处处都有,今天来了,明天还会继续来。中医的思维就不是这样,如果家里进贼了,打开窗、打开门,同时拿着武器吓唬吓唬,把贼赶跑了,家里就重新安宁了。所以治疗风寒感冒,我们要开表、解表,开腠理发汗(打开门窗),那如何发汗呢?下面我会讲一下几种简单的小儿推拿的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

(“开天门”推拿视频)

开天门,就是眉心往上,到前发际正中的这一段。如果做小孩推拿,如做开天门,一定要用润滑剂,最好是滑石粉,没有的话可以用痱子粉、橄榄油等,不要干推,因为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首选滑石粉,因为滑石粉黏性好,不容易散,不会象痱子粉那样容易散落到孩子的眼里,实在没有就可以用橄榄油,但橄榄油又太黏。而首选滑石粉还有个原因是滑石粉有清热作用。我们可以先把滑石粉抹到推拿部位,再进行推拿,遇到风寒感冒可以来回30-50次一组,或3-5分钟,60-次/分钟,不用太快。如果孩子觉得痛,可以改为30-50次一组,每隔30分钟或60分钟做2-3组,开天门是打开一个通路,让风邪往外走。推坎宫,也是每分钟60-次,推3-5分钟。揉太阳、揉耳后高骨,都是做3-5分钟,这几个视频大家可以看一下。

(“推坎宫”推拿视频)

“推坎宫”,从眉心往外推到太阳穴,从眉毛上——“眉宫”这个穴位来推。

(揉“耳后高骨”推拿视频)

揉“耳后高骨”,是在小孩耳后发际有一块高起的骨头,其实也可以揉风池(后发际之上1寸、正中线旁开3寸),高骨、风池都可以揉,都是驱风散寒的。太阳穴的的视频就不放了,大家都知道太阳穴在两个眼睛旁边。这些推拿动作非常实用,但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因为不会一下子就好了。我们可以每个动作3-5分钟一组,做3-5组,效果就非常不错。

还有一个比较通用的感冒初起用的方子叫“五虎汤”,都是用我们比较常见的食材,黑小豆30克、大枣12枚、生姜15克、葱白(大葱的葱白)一根(切段)、带壳的核桃6枚(连壳敲碎),以上东西一起煲水。这个“五虎汤”我们在临床都比较常用,治疗小孩感冒非常好,药煲好之后,用的原则就是“少量频服,中病即止”。什么叫“少量频服”呢?就是每次给他喂一点,不断的给他喂。有时我们说中医慢,是因为服药的方法不得当,我们一般一天喝一碗药,30-50毫升,可能还起不到作用,但我们“少量频服”,每次喝少点,但频率比较多,每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就给他喂一次。不感冒不发烧了就可以停止服药了,这就是“少量频服,中病即止”。

“姜汁可乐”一般是用毫升的可乐、切15-30克生姜煲水喝,这个是小朋友比较愿意喝的饮料,对风寒感冒的初期效果比较好。

刚才我们说到的紫苏、葱白、可乐、生姜都是我们比较简单的食材,所以遇到小孩感冒发烧时,千万不用过于担惊受怕,很多身边的食材、食料就可以解决了,不用医院排队看病、打吊针什么的,我们多学点这些知识、常识,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中成药我推荐“感冒清热颗粒”,大家一定要记住这是针对风寒感冒的,它的成分荆芥、防风、紫苏等主要都是治疗风寒感冒的。服用的时候婴幼儿(3岁以下)用成人量的1/3,学龄前儿童用成人量的1/2,6岁以上用成人量的2/3,每隔3小时服一次,这是风寒感冒的。

(未完待续,感谢“永不消失的电波”听打团队的听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zb/88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