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半夜耳朵痛怎么办当心是儿童中耳炎

小婴儿感冒了

或者呛了一次奶之后不久

就出现反复抓挠耳朵、哭闹不休、高烧

甚至出现耳朵流出脓液

也有大一点儿的孩子去游泳之后

告诉家长耳朵闷、嗡嗡响、听不清声音

医院,医生诊断为“中耳炎”

要说清楚这中耳炎

咱们还得从耳朵的结构说起

????

耳朵是个三进院的大户

第一进院是外耳

穿过鼓膜是第二进院中耳

再往里就是内耳啦

中耳这个位置可不得了

里面住着听小骨

听小骨像个三节棍

一头连着鼓膜,另一头连着内耳

我们要想听到声音

就必须借助听小骨,将鼓膜产生的振动

传递给耳蜗

最后通过听觉神经报告给大脑

所以,中耳一旦病倒

就很可能引起听力损伤

据调查,全球30%以上儿童听力损失

是由耳部感染等疾病引起的

主要的耳部感染疾病就是中耳炎!

再来看看中耳炎的数据:

62%的宝宝在1岁内都患过急性中耳炎

3岁以内的比例更是高达83%

临床发病率仅次于感冒!

如果不及时治疗

耽误了病情会因为鼓膜穿孔

导致耳朵反复流脓、听力下降,甚至致聋

简单说就是,中耳发炎啦!

其中,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最为典型

住在中耳的听小骨首先遭殃,被炎症折磨

如果炎症没有得到控制,继续蔓延

麻烦可就大了

向外,祸祸鼓膜,向内,耳蜗遭殃

不管哪个部位受灾程度高了

都会损伤听力

而中耳炎的症状

也是“各有特色”,折磨起人来毫不留情

??耳痛是中耳炎的主要症状

表现为搏动性跳痛或刺痛

??病程初期患者常有明显耳闷、听力减退

??部分患者会有耳鸣,表现为低调耳鸣

比如嗡嗡响、轰隆轰隆这类声音

??随着病情发展

患者会出现耳朵流脓的症状

初为脓血样,之后是黄色脓性分泌物

中耳发的炎,都是细菌捣的乱

罪魁祸首主要有: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

那这些细菌是怎么进入中耳的呢?

通道主要有明道和暗道两条

细菌直接从外耳道,穿过鼓膜溜进中耳

不过鼓膜是一张完全封闭的膜

平日里,此路根本不通

除非有意外

比如掏个耳朵、耳朵受到外力撞击等

不留神把鼓膜搞破了,细菌就长驱直入啦

在我们鼻咽两侧各有一条连接中耳的管道

医学上称之为咽鼓管

咽鼓管是唯一能让空气进出中耳的通道

平时闭合,仅在吞咽或打哈欠时开放

当感冒、咽喉炎、扁桃体发炎时

细菌就在咽、鼻、喉、气管等地大量繁殖

有时,剧烈咳嗽或者打喷嚏

咽鼓管会打开

而细菌就会趁着这个机会进入中耳搞事情

细菌到达中耳后

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干坏事啦

一边疯狂“生娃”,一边制造毒素

等到细菌和毒素越来越多

免疫细胞就开始前来组团剿灭了

细菌和免疫细胞正式交战

中耳成了战场,炎症就这么来了

双方战斗值不分上下,打得不可交

此时战争进入胶着状态

看着前仆后继的细菌部队

人体开始通过升温来提高免疫细胞的战斗力

这时,你的身体就会出现发烧症状

炎症还会刺激中耳内的痛感神经

耳痛就这么开始了

在炎症的刺激下,血管通透性增加

红细胞、水会从血管里渗出

跟细菌、免疫细胞的尸体混在一起

就成了我们所说的脓液

脓液一多,听力就下降

等到鼓膜受伤穿孔

脓液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地流出来

脓液流出后

发烧、疼痛等症状会明显减轻

人的听力也会有所提升

再经过吃药治疗后,炎症也会慢慢消失

但是鼓膜破了

也会增加细菌再次感染中耳的机会

最终,这场战争以免疫细胞胜利而结束

不过作为战场的中耳,却早已千疮百孔

还记得那条暗路——咽鼓管吗?

儿童期的咽鼓管比较短、平

鼻腔里的一些例如鼻涕之类的脏东西

毫无障碍地就能通过咽鼓管跑到中耳里

而随着年龄增长

它开始向上倾斜,变窄变陡

细菌也没那么容易闯入了

另外,一些儿童期的疾病也容易导致中耳炎

比如感冒、鼻炎、鼻窦炎、

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等

作为家长

如何知道孩子得了中耳炎呢?

??如果是不会说话的孩子,会出现夜间疼痛、哭闹、抓耳朵等。另外,孩子对声音不敏感,比如开电视的时候声音要放很大。

??如果是稍微大一些的孩子,他们可能告诉爸妈自己的耳朵发闷、发堵、耳鸣,耳朵里有气泡的声音或者嗡嗡响的声音。

??如果孩子只是单侧中耳炎,有的孩子就不会描述,或者说无法准确描述。因此,还是需要家长们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

中耳炎若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

就会转成慢性,时间长了

可能影响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发育

所以,预防中耳炎真的真的很重要!

由于儿童时期的上呼吸道感染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冒

它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最大的诱因

我们平时要尽可能帮助孩子预防感冒

杀灭病菌健康常伴

在家中,家长可以用普极安次氯酸消毒水为宝宝双手及物品进行杀菌,防止病菌感染

外出时,家长可以随身携带普极安次氯酸消毒水,对病菌常见聚集处杀菌以后,再让宝宝碰触。

宝宝平躺着喝奶,容易发生呛咳

加上宝宝的咽鼓管又短又平

细菌容易随着液体通过咽鼓管

进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所以给宝宝喂奶时要把宝宝的头垫高些

游泳时要戴好专用耳塞

结束后家长可以用棉签吸出残留的水分

二手烟是造成孩子分泌性中耳炎的

一个很大的危险性因素

如果家里有人吸烟,最好接触

或者把孩子带离二手烟环境

堵着孩子的两边鼻孔让孩子使劲擤鼻涕

这个姿势是不对的

一定要让孩子堵住一边的同时

擤另外一边的鼻涕,然后再换过来

耳朵是个很少被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zb/93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