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发烧?
一个叫“下丘脑”的东东,藏在大脑的底部,就像空调的恒温器一样,控制着人体的体温变化。平时温度控制在37度左右,当有细菌病毒或其他外来物侵犯时,人体开始启动防御机制,调动大军(白细胞、淋巴细胞等等)去杀敌。在启动防御机制的过程中,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上调控制体温的水平,导致发烧。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发烧
还是刚才那个叫“下丘脑”的,他有一件法宝叫体温调节中枢,这个法宝随着宝宝的发育自动进化。但小宝宝的这件法宝进化还不完善,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如天气炎热、哭闹、活动太多时,都容易出现体温的波动。所以偶尔一时的体温升高不能判断宝宝就是发烧。那么怎么判断呢,这就需要另外一件法宝了——体温计。
体温计的选择
过气法宝:水银体温计
传统的玻璃水银温度计,既可以测腋下体温,也可以用来测量口腔和直肠内的温度。水银体温计一直以其准确性称雄,成为家家户户必备法宝,缺点就是易碎,打碎后的水银中毒,还有放进去时那一刹那的酸爽酥麻,想想寒冬腊月胳肢窝里放一根冰棍,那感觉。所以对于宝宝来说,玻璃水银体温计已经是一件过气的法宝了。
进阶法宝:电子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能快速准确地测量人体体温,与传统的水银玻璃体温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量时间短,测量精度高,能记忆并有蜂鸣提示的优点,尤其是电子体温计不含水银,对人体及周围环境无害,是居家旅行必备之物。
新型法宝:耳温枪、额温枪
耳温枪和额温枪都是遥测式的测量温度的仪器,通过检测鼓膜或额头所发出的红外线光谱来测量体温,方便快捷,和宝宝玩个游戏,“哔”一声就搞定了。耳温枪的准确度比额温枪要高。但是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大名鼎鼎的耳温枪的天敌是耳垢,话说哪个宝宝耳朵里没有“几斤”耳垢,大量耳垢的存在导致耳温枪准确率会降低。
智能法宝:秒测智能体温计、贴纸体温计
听说还在研发阶段或者掌握在海外散修手里,目前还没有市场推广。
宝宝怎么测量体温
测量体温的部位一般分为口腔、腋下、肛门、耳道、额头这五种,其中肛温和耳温最接近人体中心温度。一般建议测量肛温、腋温或者口温这三种,医院建议婴儿测肛温,但目前不是准确定论;
最新版的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医疗优选研究所指南(NICEguidelines)里明确强调:对0-5岁的孩子尽量不使用口温和肛温;对未满4周的婴儿,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窝温度;
对于4周至5岁的孩子,可以使用电子体温计或化学温度计测量腋窝温度,或者使用红外线测耳膜温度。
测腋温
擦干腋窝内的汗,把体温计末端放于腋窝中间,当体温计的提示信号出现时即可。如用水银温度计,用前把刻度甩到35℃以下,放入腋窝保持5分钟后取出。
测耳温
由于人的外耳道并非呈直线型,因此使用耳温计时一只手尽量把耳廓向后上方拉,让耳道呈直线型。另一只手把耳温计轻轻插入耳道,使耳温计尽量对准鼓膜位置,按下测量键,当电子蜂鸣器出现蜂鸣后,退出耳道并读数。
测肛温
使用水银或电子体温计,末端涂抹润滑剂,将体温计的末端插入宝宝肛门,插入约2cm,持续1分钟,或直到体温计上的信号灯闪烁(或蜂鸣)提示测量完成为止,取出体温计并记录。
体温超出多少度算发烧
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即为发热。以某个固定体温值定义发热过于绝对,但大多数医学研究采用肛温≥38℃为发热,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摘自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
导致宝宝发烧的原因
感冒
炎症
出牙
接种
积食
婴儿急疹
不明原因发热
宝宝发烧的风险评估
发热是人体对抗病原菌的生理抵抗过程,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对待发热,不应仅鏂戦笭鑿婃敞灏勬恫鐧芥鐤庝箞娌荤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