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诊非常常见的症状之一,占儿科急诊50%以上。家长们普遍对小孩发热患有恐惧症,有的非常着急要求医生帮他们的孩子先看,要求药师先发药给他们……其实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非常的关心。作为儿医药师,我们将小儿发热相关信息和用药知识跟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发热我们常说的发热指的是某些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5℃,这是病理性体温升高,与我们平时运动后体温升高不同。因为操作比较方便,我们常常选择测量腋下体温。新生儿温度较低,儿童较高。刚开始发热时家长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不必过度惧怕担心。
发热的机理发热不是病,是一种症状,是某种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信号或标志,其机制为外致热原(某些病毒、细菌、真菌等)作用于机体,造成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原的一种防御反应,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应,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增强。那既然发热是有益的,有的家长就会问为什么还要积极退热处理呢?发热同时可能伴有其它症状,如精神不足,情绪低落,饮食困难,肌肉酸疼等其它不适感,但是儿童可能不能正确将这些症状描述表达出来,因此我们用解热镇痛药去缓解这些症状。
发热时如何处理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急性发热时,要控制好自己的紧张感,第一时间给孩子最恰当的处理。首先,测量孩子的体温,记录发热时间,初步判断孩子的发热情况。如确定低热,需要观察孩子的面貌状况,精神状态,能吃能喝能玩,精神十足,说明孩子的病情可能不严重,建议首先选择物理降温,保持家里空气流通,解开孩子衣服,补充适量的水和VC加快新陈代谢。当然如果在低热时孩子已经出现头痛,四肢无力,情绪低落,精神差等表现时,尽管体温没到38.5℃,仍考虑使用退烧药。一旦孩子的体温超过38.5℃,为避免长时间高温对孩子的脏器和酶活性的影响,此时需要药物和物理降温结合的方式进行降温处理。
关于物理降温作为药物降温的辅助手段,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退热效果有限且短暂。前几年物理降温比较推荐,但是目前关于5岁以下儿童是否推荐使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存在争议。使用温水擦浴全身降温时虽然有效果,可以短暂降低体表温度,但同时增加了患儿寒颤、皮肤起鸡皮疙瘩等不适感,甚至引起患儿哭闹。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推荐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热。很多家长急了,那我们该怎么办,如果实在很着急,在小儿配合的情况下用温水毛巾擦擦额头、颈部或膝盖小腿吧。同样,退热贴也一直存在争议。
关于退烧药WHO和国内的指南推荐儿童可选择的退烧药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
关于退热效果的比较两种药物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推荐剂量下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仅有胃肠道不适,大量出汗,皮疹等常见不良反应。从现有报道总体上来看,提示布洛芬在退热效果上与对乙酰氨基酚相似。
关于能否交替或联合使用发热只是一种表象,但是我们很多的家长把退热作为判断小孩病情的唯一标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找到发热的原因针对明确的治疗才是关键,一味盲目降温甚至会掩盖病情,影响疾病诊断。
最后,小儿发热可能是由于某些严重感染的早期临床表现,一直以来都是家长和儿科医护人员高度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中科助力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