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体温都要高于大人,正常的0-1岁宝宝的腋下体温为36-37.5度,肛温为36.9℃~37.5℃,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呈周期性的波动。如果宝宝保暖比较好,那体温就会稍高一些。清晨时体温最低,早晨7-9点上升并逐渐稳定,一般下午体温比上午高0.2度。
专家提醒,若体温超过肛温1℃以上时,妈妈可认为宝宝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小编温馨提示:一般来说,宝宝的口腔温度较肛温低0.3℃~0.5℃,而腋下及颈部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宝宝体温升高的原因:
1.长身体。由于宝宝在长身体的时候,新陈代谢较为旺盛,所以其体温也略比平常体温高。
2.母乳的影响。如果是在哺乳期,妈妈所吃食物过于刺激也会影响宝宝的体温,如吃辣椒、鱼、长期吃鸡肉、饮用过多的老甜酒等。刺激性的营养会随着妈妈的母乳传递到宝宝的身体内,这时,在母乳的刺激下,宝宝的体温也会相应略有升高。
3.剧烈运动过后。宝宝在剧烈运动后,体温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这时,妈妈不用过分担心,只要及时把宝宝身上出的汗擦干,过一段时间后,等宝宝安静下来,体温也就自然下降了。
宝宝体温升高怎么办:
建议妈妈们:
1.勿需紧张。如果宝宝不哭不闹,表情正常,这证明宝宝是正常的,不需要乱吃药。
2.需注意。如果宝宝老是哭闹不止,这说明宝宝身体出问题,应引起妈妈们的注意,必要时要去看医生。
一般情况下,宝宝体温在以下情况中属于正常:
(1)口腔测温37.5摄氏度以下为正常;
(2)肛门内测温36.5~37.5摄氏度为正常;
(3)腋下测温36~37摄氏度为正常。
小编点评:宝宝体内的温度调节器尚未发育完善,汗腺也不够发达,所以,宝宝的体温会时高时低。宝宝体温在正常情况下,也可能有波动,如喂奶,饭后,活动、哭闹、衣服过厚、室温过高等都可使小儿的体温有暂时性的增高,达到37.5度左右。相反,如果饥饿,保暖条件差等也可使小儿体温降到36度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