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一个月前那位救人的地铁小哥王建飞?7月11日,乘坐地铁回家的他与几位乘客救出了一位险被车门夹住的小朋友,王建飞向未能赶上地铁的小朋友家长示意会在下一站等待后,便一直照看着小朋友,直到在下一站把他交还给家长。
王建飞是青岛地铁运营分公司车辆部的一位工程车检修工,除了7月的这次救人,年,不满18岁的他就曾在五四广场跳海救人,并因此获得年青岛市教育局优秀团员的荣誉称号。在今年8月份的青岛文明市民评选中,他因满满的正能量成功入选。
这位94年出生的地铁小哥为何能眼疾手快、处乱不惊地救出小朋友?平时工作中的他又为何被同事们称为“发烧多动症患者”与“一根筋”?今天就请跟随铁宝一起感受下地铁小哥王建飞的“正能量”。
“眼神好底子牢的新兵蛋子”
“我听说这件事的时候其实一点也不意外,”谈起王建飞救出被夹儿童的事,他的班长陶志钢说,“王建飞虽然还是个新兵蛋子,但他眼神很好,眼疾手快,老师傅们说,带着他干活很省劲,所以他发现危险,肯定能及时作出反应”,“加上部门平时对车门、屏蔽门相关知识有培训,我们知道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陶班长说的眼神好,是指王建飞“有眼力劲”,很多带过他的老师傅觉得他能看出下个步骤的动作,提前拿来需要的工具。陶班长继续说道,“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他自己是知道相关工序的,实际上他的底子也确实不错”。
据陶班长介绍,不久前有一辆工程车制动机手柄发生问题,几个老员工也没研究出来,结果最后是王建飞发现了症结所在。“就一个小螺丝,这个问题并不多么复杂,也不难,就是他干活细。”陶班长说,“老师傅们倾向于经验上的分析,王建飞却正因为经验不足,只能慢慢、全面地摸索,于是就发现了问题”。
“发烧多动症患者”
扎实的底子,离不开平时的“热爱”与“好动”,对设备的热爱达到“发烧”程度又爱动手的王建飞,获得了“发烧多动症患者”的称号。
“他对设备的热爱可以说达到了发烧友的程度”,王建飞在“兼职电子工班”的师傅——“青岛市有突出贡献技师”王继强说。“王建飞对设备非常痴迷,有一股钻劲,他不光喜欢上手自己试,还自费买了进阶级别的设备自己研究琢磨,不明白的就过来问我们”。
王建飞的“发烧与多动”离不开他的成长环境。他说:“我父亲之前修过家电,现在还在从事制造业,我从小接触的就是些相关设备和零件,时间长了就越玩越上瘾了,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专业工程师,驾驭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在学校时,王建飞便经常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研究,并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光伏发电设备安装与调试项目比赛团体二等奖、青岛市软控杯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二等奖等。毕业后,带着对设备的热爱及未来的憧憬,王建飞加入了青岛地铁运营分公司,期待着进一步的自我成长与突破。
“好学好问的一根筋”
“好动”、“好问”、“一根筋”,是铁宝从王建飞同事们那听到最多的词。在他们眼中,王建飞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故障,遇到问题一定会自己研究,没有进展就到处询问,总之要弄清楚才罢休。
王建飞的同事对铁宝说,他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咦,王建飞你怎么又来了”。即便被安排休息,只要当天有故障处置,王建飞就会背着包来到工班。他说:“故障总是偶发的,很可能这种故障就发生这一次,如果错过了就失去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而且在现场亲自上手,跟回来看资料、照片是不一样的”。
在工作中,王建飞更是“一根筋”到底,今年7月,他所在的班组承担了工程车运行监控改造任务,为按时完成安装调试,王建飞主动请缨,加班加点配合实施加装改造,几乎每天晚上10点才回家吃饭。
正是这样一位可爱的“发烧多动症患者”、“一根筋”,工作中积极进取,学习中如饥似渴,生活中阳光向上;遇到脏活累活主动揽,遇到疑难故障不肯走,遇到险情隐患挺身上。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及公司搭建的平台与一系列培训,王建飞不断积累业务知识与经验,也正通过自身努力带动一同进入公司的同事们进步,“我想不断提高,也不断把所获所得及时应用到工作中,反馈公司、社会”,王建飞说。
平台编辑:青岛地铁
图文来源:部分图文源自网络
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