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母亲该怎么办用药说明

主播:沈峰

用药说明

剂量说明

(学生:这个量实际上还是按体重来?)

不按体重,就按年龄。这跟化学药不一样,这药都非常平安,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学生:服药量的多少,是煎药的时候各种药多少克还是多少克,只不过服的时候根据年龄?)

对!所以他说几分之几,你如果是煎的水多也是几分之几,你水少了也是几分之几。你自己可以有一点弹性,因为这药都是非常平和的药。桂枝是桂树那个枝子,芍药是芍药花的根,大枣你吃两把不是也没事吗?也没反应,除了甜以外吧,生姜有反应吗?

麻黄汤里头的麻黄,不要太多,太多出汗就出多了。所以一定要限制住一个有效量才行。因为是给大家开,给母亲们开的方子,跟医生不大一样。所以这个量比较小一点,但是要考虑到有效。杏仁不也是能吃的东西吗?再一个是桂枝、甘草。所以这药都是非常平和的药,任何反应都没有。一回出不了汗再吃一回,多吃一点儿不就出来了吗?只要出一次汗就好病。你一边输着液不是照样地烧吗?不是照样几天地烧吗?

(学生:您开的这几个方子,麻黄汤,用的麻黄是十克,桂枝汤的生姜用的也是十二克,三黄泻心汤是黄芩用的比较多,大黄用的比较少,您这个是怎么考虑的?跟标准相比,像这个麻黄标准用四十二克……)

我根据什么考虑的?我是研究了几十年的《伤寒杂病论》,我看到了《伤寒杂病论》上的用量,有的我们可以去用,有的,我看不合适,我就把它修改了一下,修改后我用了几十年。我的用药说是习惯也好,说是我个人的常用量也好,因为是“大医传承”,我是对你讲的我自己。你要看到有不合适的地方,你可以根据别处的用量,那你必须要有经验,要有根据,你不能在用药量上给人家找麻烦。我这个用药量第一个是安全、治病,可以传给你。我没有十分把握的东西,我也不会传给天下母亲,就这么考虑的。

方药说明

桂枝是温通血脉的,是让这个留住的血赶紧流走。麻黄这个药,有发汗的作用,有利尿的作用。它有两个作用,跟桂枝在一块用,它就发汗,跟石膏在一块用,它就利小便。你听说过麻黄有毒不许用没有?现在我们药店里都没有麻黄,知道不知道?一个常用的药不卖了,“有毒!”谁说有毒了?中国人用了几千年了,怎么忽然有毒了?

石膏是这么个东西,跟发汗的药在一块用,它不妨碍发汗;跟通便的药在一块用,它不妨碍通便。

(学生:杏仁是用炒的还是生的?从《伤寒杂病论》上看到有“杏仁去皮尖”,这个有什么讲究没有?)

炒的。“杏仁去皮尖”,在汉代就去皮尖。这个皮和尖,有一点小毒,不是致命的毒。带着皮尖你也没感觉,去了皮尖你也没感觉。

(学生:杏仁有润肠通便的效果,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麻杏石甘汤、栝蒌汤这三个方子里边都有杏仁,我觉得是不是同时也有从大便排的功效?特别是桂桂汤加厚朴、杏仁,因为发汗以后不顺利,有东西没排出来,那么加厚朴、杏仁,是不是要从大便往下走?我想在小承气汤当中就是加枳实厚朴,就是让肠胃排空通大便。是不是这三个方子都有排大便的效果?)

我认为杏仁在这个方子里头不是通便的,厚朴杏仁在这个方子里头都不是通便的。因为桂枝汤是解表的,就是解肌的,解肌就是发汗。没有一张方子是既走表还通便,没有。

这三张方子里头都有杏仁,都是止痰的,都不是通便的。它能润肠不是通便,润肠和通便不是一回事。你看杏仁、桃仁这一类的东西脂肪多,都有润肠的作用,和通便不是一回事。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用枳实,厚朴是为什么?大黄是通便的,枳实、厚朴只是起一个助动的作用,是除胀满的。如果说没有枳实、厚朴,那么这个重点就没放在胀满上。只要有大黄就能通便,芒硝也能通便。调胃承气汤就是大黄、芒硝、甘草,为什么?因为调胃承气汤不用枳实、厚朴是因为没有胀满。他有燥屎,大黄、芒硝就解决了。小承气汤是腹胀满,所以用枳实、厚朴佐大黄。大承气汤症状是胀满而疼,大黄、芒硝都用了,枳实厚朴也都用了。

(学生:在栝蒌汤中有没有可能出现加用桂枝或者加用石膏、知母的病势?我是看到以前您那个肺感染的方子中有知母跟栝蒌一起同用的,通过大便来排。)

有点意思,到今天我还没看到。你继续看,等你看到了以后你告诉我一声,你这个想象非常好。我唯恐栝蒌的通便不够,所以我加了三十克知母。知母也是通肠的,也是排异的。知母是什么呀?知母是白虎汤的一味主药。白虎汤就是通肠的,仅次于承气汤,是下法的轻剂,这么个意思吧。包括泻心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栀子豉汤叫清法。实际上就是下法的轻用,也是排异的,从大便排的。

过去,现在都有,把方子开得混乱不堪,可能就是这种思想的放大。这还有点什么什么症再加上点什么,就是你说的这个。忌讳!忌讳胡思乱想!一张方子和一篇文章一样,不是字越多越好,是用字越少越好!内涵越多越好!

这个栝蒌汤加知母,可以有两个想法。一个是不用知母重用栝蒌,再加上三十克栝蒌,不用三十克知母,这是一。用三十克知母,不加栝蒌,这是二。这两个你要选择一个,要有根据地选择一个。如果你要认为肠里有可下的,比如说腹部胀不胀?满不满?你可以选用知母。选用知母,还是选用栝蒌,不能没有根据。

用一味药,像打架一样。多去人,不行再去两个。不行,人越多越容易让人打了。你看打靶的,一人、一枪、一弹,一发命中。去一千来人,都举起枪来,“哗”这么打,未必打得住。

(学生:在透表方里边,如果有便秘的话,您说是要用紫草,而且只能用紫草,那么和其他比,比如说知母啊……)

如果说透表,像麻疹、猩红热、脑炎,或者是长痈、肿、发热的肿,这个啊,最好是紫草,什么也不能代替紫草。为什么呀?紫草是活血的。

(乐潜山:我说两个病例,一个成功的、一个失败的,都是透表的那个方子,咽炎,我自己前两年,嗓子疼,我吃了银花、连翘、牛蒡子、牡丹皮、桔梗、甘草和山豆根,吃了以后就呕吐。我不知道是因为我的嗓子疼不严重,或者我药开得不对。另外一个病例是给一个朋友,我的朋友嗓子疼、干,乏力、咽不下、恶寒,但发热不明显。我也开了同样的方子。两个小时以后,他所有症状都消失了,也就是说两个小时就好了。我就想了解,为什么我给我自己开方子的时候就呕吐,我给我的朋友的时候……)

你用山豆根没有?

(乐潜山:对对,我自己具体症状我忘了,因为是前一两年之前。我的朋友是上个月。我给自己开了山豆根十五克,给我的朋友,没敢开山豆根,但是也好了。怎么理解这个?不知道是不是没对症?或者是因为严重或不严重?我的理解是严重的时候用山豆根,不严重就不用了。)

不是,山豆根这个药非常苦,非常难吃。这个药有催吐的作用。你看我啊,一般我不用它,我现在有这个毛病。你吐是因为山豆根,他没吐是因为没山豆根。他好了,你要不吐你也好了。你吐出来了,和没吃一样,你怎么会好呢?碍不着严重不严重,山豆根有催吐的作用,桔梗也有催吐的作用,比山豆根要轻。

(学生:犀牛地黄汤的犀角和羚羊角也是透表的药吗?)

这个事不好说,他说犀角是解毒的,羚羊角说是息风的。大犀角你见过?我保证你没见过。犀角地黄汤是温病学上的治法,这个犀角现在你就找不到,而且贵得出奇。谁也不往外拿,搁着呗。我们尽量地不用,不用也不是不能治好病。到不了那个时候病就好了。善治病的不是用好药,而是用普通药。

咱比方说,要是用上十克犀角——十克犀角不算多,他们用几分,没用。我有一个孩子,当年就是因为麻疹,被别人给治坏了——被别人退烧了,全身败血。两个腋下都烂了,烂得和肺相通了。一呼吸“啪、啪”两边都冒气泡,胸腔都烂通了。人家拿大斧子给我劈犀角,犀角来了我使菜刀破成细片。我搁半砂锅让他煮水喝。这半砂锅你知道得多少钱吗?咱比方说这半砂锅要是一百克。现在要几百万一公斤,你说这一克是多少钱呢?就这半砂锅得十几万。所以我们不用这十几万块钱,那大黄牡丹皮,大黄桃仁、桃仁承气啊,很简单,顶多二三十块钱。犀牛现在是世界保护动物,我不想这个东西来用药,并不是非它不可。温病学家的用药习惯就是这样,张仲景没有一次用犀角、羚羊角。你看他用的是什么?驴皮,是畜牲、是家畜,猪肤、羊肉,再用一些昆虫。

中医有许多的流派,用药有一个态度,有的是不可继承的。北京有个大医,名气很高,解放以后还活着,还给人治病呢。这个人有个毛病,对有钱的人有意地用贵重药。我跟你说一个例子,国民党有一个将军,我跟他弟弟是小朋友儿,他说他们家的事。这个将军病了,找这个大医治病,开车去接到家里来,看了病开了个方子,到鹤年堂去拿药——不是同仁堂,同仁堂在北京是卖中成药的,鹤年堂是北京第一家卖饮片的——这一副药花了一千八百块现大洋。值钱值在哪儿呢?他用吉林野山人参,要中段三钱。这一支人参前头半截,后头半截,都算下脚料儿不要了,这个价值都计算在这三钱里头,都用了太多。诊费五十块大洋——那个时候,是六十块钱吧,买一两黄金,一两黄金是三十三克。这五十块钱大洋是出诊费,门诊是五块,出诊就翻番了,夜间出诊又翻几番了,翻到五十块钱出诊费。吃了两副药好了病了,这个病一共花了三千来块钱,给了一千块钱的礼劵。贵在哪儿呢?一个是诊费,一个是这副药,这一味药。有一个朋友看见了这个过程,就说:“大夫,您这个方子,要不用段人参,用党参行不行啊?”“哎,贵人吃贵物儿啊!你要给他花几百块,他不吃了就。你花几千他就吃了,吃了就好了。党参几毛钱,那哪儿行啊?”这是用药的习惯。

有的人,一般药能治的病,绝不用贵重药。有的人看你值多少钱,我就给你开多少钱的药,就得用贵重药。各人有各人的想法。

这个方子除了犀角还有什么?还有地黄、芍药、牡丹皮,完了吧?犀角地黄汤里头治病的是什么?地黄、牡丹皮,对吧?那贵重的东西是犀角。化瘀血并不是犀角的能力,是牡丹皮、桃仁,甚至生地也不是化瘀血的能力,它是一个养血的能力,但是它又有一点缺点,有点害胃的成分,你吃了不好受,让你不舒服,也说不上疼,也说不上胀,“逆嗝”。

猎人使羚羊角喝酒,他说使这东西喝酒不感冒。一代一代地这么传下来的东西,我们不能说它是假的。我们又没用过,我们能说是假的吗?

自古就用犀角杯,他说是解毒的,你说它不是解毒的?都说是,你就是到了泰国,也是说用它解毒。他说牛长的犄角干吗?解毒的。你看,这叫天沟,这叫地岗,整个儿犀角。他说道犀牛在热带里什么植物都吃,一些有毒的植物吃了它有反应,有反应它肚子不舒服啊。有时候吃了有毒的东西肚子疼,大舌头舔,天天舔,时间长了,添了这儿一道沟。它这么舔,还那么舔,这儿舔不着的地方就长,舔着的地方不长了。下头一个岗子,叫地岗,这儿叫天沟。就是让舌头舔出来的这么两个特征。整个儿的犀角辨别真假,就是看有没有天沟地岗。说它到底是干什么的?说它解毒,始终都说它解毒。解什么毒?它怎么着解毒没人说过。你说它排异,吃了也没见它出过汗,也没见它大便过。有些事是不好说。要说它是活血的也未尝不可,活血和解毒是近邻,活血和排异也是近邻,究竟是什么?没做过深入研究。

你说咱们说的这个,谁也没有有意地去向天道靠拢,你靠拢不上。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这种观念,这种方法,合不合天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是不是?你说体温也好,你说任何一个系统,任何一个反应都好,你看看是不是?合不合这个“高者抑之”,抑制它、压抑它,“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医道是不是天道?医道是不是执中?是不是中道?天道是不是中道?太简单了,一看就知道。梁山泊那个杏黄旗,不是写的“替天行道”吗?因为他杀富济贫,把富人杀了,给穷人去。他是“替天行道”,天可不是这么个行法。天可不是把有余的杀了,把他那东西给那不足的,这是有差别的。

文字录入:张青锋校稿人:苗志学

精彩回顾

您从疾病现象的迷宫里走出来了吗?

S中医选集/全景病程辩识,生病的过程

长按指纹或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治疗白癜风的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ff/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