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科常见病的一些小心得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图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613/4639031.html

补充于:.02.26

转眼,我去,这文是14年写的啊,现在都17年了,感觉很快又要进入湿热季了。我的大广东啊,好湿啊!

回头看看自己写的啥啊?哦,想起来了,是保和丸的心得啊!

补充于:.04.24

地处岭南的深圳,已经迈入漫长的湿热季(长达半年),这时候,麻桂剂在外感上使用频率明显降低,六一散、三仁汤、藿朴夏苓汤、胃苓汤等等芳香化湿、淡味渗湿大有用武之地。文中小朋友,就是用达原饮加味退的热。感谢小孩父母对我的信任,第一时间找我这个小中医开药。

不得已,又翻出以前写的一篇小文来重复发,地处湿热地区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少给孩子吃菠萝、芒果、榴莲、荔枝、龙眼这些湿热性大的水果,要不然,反起烧来,反反复复,缠绵难愈,会把一家人都累够呛!

关于儿科常见病的一些小心得

文/范怨武

.11.29

最近一年来小孩看得多。

一来都是一家老小全来,特别是祖辈,把小孩宝贝得不得了。

宠爱小孩是对的,但不能宠溺。

不少小朋友在幼儿园已经吃完饭了,回到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要硬着喂一碗,小孩不吃,就在后面追着喂,总之非把小孩喂撑了。

好了,到半夜,胃里东西太多,超过小孩的消化能力,小孩就会吐掉,或者出现腹泻。

家人不知道这是撑出来的毛病,以为是生病了,医院,这一干预,问题就接踵而来。

前段时间,有一个成都的作家朋友,打电话来,问我怎么办,说小孩子发高烧,39度,才4岁。我详细问了情况,是伴有腹胀、腹泻,吃什么拉什么。

当时我没有考虑去给他退烧,因为我很清楚,这个小孩是四个老人带的,每个老人都想要显示自己的存在感,非要给小孩喂点东西吃,小孩子在幼儿园其实已经吃饱了,他奶奶非得喂一碗饭,父母没办法阻止,不然奶奶会骂父母虐待小孩。

小孩结果撑得睡不着觉,半夜肚子痛,拉稀,出冷汗,这奶奶还以为是小孩生病了,跟她的喂养不当完全没关,医院掉瓶,烧是退了,可是仍有腹胀腹泻,吃什么拉什么。第二天,还是又烧了起来,烧到39度。

我认为这是食积又受了风寒。

当时我就给他用了保和丸和玉屏风颗粒化成水,只喝了一碗,腹胀腹泻就消失了,汗也止了,同时烧也慢慢退了下来。

接下来,我都是以健脾消食化痰的方法,治了三天,小孩就恢复过来了。

吃多了,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一是食积,东西全积在中焦脾胃,食不化掉,就会在中焦沤成痰湿。这个,可以从舌苔观察出来,你看舌头中间,很多是又白又厚的一层腻苔。

沤久了,就会郁热。这时的舌头,就会起红刺。

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小孩子会躁热,因为中焦的食积痰湿一直在沤,又排出不去,这个躁热,就会找出路?

什么出路呢?一个是出汗,很多小孩子自汗盗汗就是这个原因引起的。

出汗又会引起什么问题呢?出完汗,一吹风,自然就感冒了,发烧了。

再往下就肺炎了。

表面上看起来,是呼吸系统的问题,其实还是一个中焦的问题,还是得把食积痰湿化掉,再来健脾胃,问题才能根本解决。

这种小孩子的问题,特别容易反复,别看烧退下去了,没两天,又会烧起来的。

另外还有就是,小孩因为容易感冒,长辈怕小孩着凉,衣服又给穿得多,捂得发热,嘴唇鲜红鲜红的,舌头还起刺,本来沤出来的热,散都来不及,还给捂得严实,更加加重了郁热。

这些郁热还会通过什么方式散出去呢?

一个是多动,通过运动去消耗这些郁热,这种小朋友注意力是很难集中的,跑来跑去,因为有郁热,必须发出去,否则没有办法安静下来。

一个是晚上不想睡觉,或者睡觉说梦话、磨牙、蹬被子,这些都散郁热的一个表象,多余的精力,要散出去。厉害的,还会惊厥尖叫!

无论是多动也好、蹬被子也好,这些都有伴随着出汗,毛孔是张开的,这时候,只要有一点点风,或一点点寒,就容易着凉,接着就是感冒发热了。而且有郁热,要让他自然散出去,不要捂(但同时又要注意不要吹到风着凉了,这就够了)。

以上说的这么多内容,总结为一句话,就是——??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这是什么意思呢?小孩子,用不着一个劲地去喂,饿了自己就会找东西吃,饿了才喂,这样喂的东西,是他的脾胃能够承担的。超过脾胃运化能力的食物,都会成为食积痰湿,久了就会沤出病来。

不要做任何损伤小孩子脾胃的事。哪些情况会伤脾胃呢?一是过度喂食,撑坏的;二是过度吃寒凉的东西(如水果、雪糕等),冷却了脾胃这个发动机;三是过度吃零食(有煎炸的、烘烤的、甜食),这个是碍脾,会粘滞,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脾胃一弱,就会厌食、腹泻、便秘等等;脾胃弱跟着就会卫气弱,就会容易感冒发烧咳嗽等;沤出来的湿要往外发还会出现湿疹荨麻疹等。

ps:化食积的方法,不一定要喝中药,其实大家可以上网搜搜如何给小儿捏脊就可以了,捏脊是一个很好的可行的绿色方法。如果捏脊不行,再来服药。

还有一个,就是点刺四缝,也是比较绿色的!

中医范怨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ff/9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