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读丨小儿发烧安全用药指南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初期症状,对于高热的患儿,不分青红皂白就给予退热药是不可取的。有人建议用中药,说中药毒副作用小,这种说法对吗?究竟哪种药起效更快速,更安全?
Q1
发热是诸多疾病的初期症状,盲目退热要不得
盲目退热会挫伤防御能力,掩盖病情
发热时机体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患儿恢复,同时,感染不同病原体后,表现出的发热的热度、热程、热型各不同,医生通过观察发热的变化,易于诊断疾病。
因此,在未查明病因前急于用药物强行降温,不仅挫伤了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也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同时还要承担退热药不良反应的风险。
了解持续高热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点
如果患儿是普通感冒,高热很少会超过3天。5岁以下的感冒患儿,如果高热超过3天,并且出现咳嗽,就要注意是不是转化为肺炎了。
Q2
常见导致患儿持续高热(>3天)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助于判断患儿病情
急性鼻窦炎
是最常见的高热性疾病。急性鼻窦炎的最初症状不一定是鼻塞和流鼻涕(一般在感染24h之后才会出现该症状),而是头痛、呕吐、高热,在烧退后会出现咳嗽。
化脓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化脓,嗓子不一定疼,但是白细胞高,很容易诊断,是大家最熟悉的高热性疾病。
疱疹性咽炎
是由流感嗜血杆菌或者溶血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状是咽痛和高热,白细胞一般很高,使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好。一般每年春节前后会有小范围的流行。
疱疹性咽峡炎
是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急症,有一定的流行性。主要症状是咽峡部有疱疹、疼痛,吃东西困难,化验检查白细胞不高,没有特效药物,病程5~7天。容易导致心脏损伤。
幼儿急疹
是幼儿急疹病毒感染导致的,多发于6~18个月的幼儿,突然高热,没有其他症状,一般体温会在39℃~40℃,退热后全身出现红色皮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由EB病毒引起,全年均可病发。主要症状是高热、扁桃体肿大、化脓、颈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白细胞可能达到两三万,严重者可以造成肝脏和心脏的损伤。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又叫川崎病,其病因不明,多见于婴幼儿期,病理改变为全身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损害性中小血管炎。如果高热超过4天,没有明显咳嗽,但是眼睛红、口唇红、口唇干裂、身上出现皮疹。对于怀疑该病者,医院找专科医生治疗。
Q3
面对发热
安全退热至关重要
热必凝退热贴——目前国内首款功能型退热贴,是唯一具备能全身退烧、延长药效功能的退热贴产品,一次贴两贴(额头和大椎穴),具备物理降温+吸收退热双效作用,可以达到减少口服退烧药甚至不用口服退烧药的效果,不仅能保护大脑,更起到保护肠胃肝肾的作用。
Q4
急性发热时退热药的应用原则
近几年,有不少媒体报道退热药引起儿童严重不良反应的案例,所以,务必要注意不滥用退热药物,且要掌握好应用退热药的原则。遵循这几个原则使用退热药有助于更好的保护急性发热的患儿。
非高热不用退热药
39℃是用药的临界点,38.5℃需观察病情再应用退热药,对于中低热,以物理降温为主。
注意用药间隔
药物一般通过肝脏代谢,退热药应用间隔应>4小时,每次用1种,换用另一种药物也需最少间隔4小时。
用量尽量少
对儿童用药,需根据体重计算,不可超量使用,在起效的情况下,尽量用量少,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
小婴儿尽量避免使用退热药
对于<6个月的小婴儿,应尽量避免使用退热药,因为其肝脏解毒功能不完善,更易发生毒副作用。
RoeBine热必凝退热贴
选择更好的产品
发烧不吃药夜晚发烧不反复
扫码购买
盛世泰康销售经理—陈经理
22
看好我们的产品,和我们成为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