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号周三,我们的讨论话题您思考讨论了吗?有什么样的启发和感受?
一起看看大家有什么样的想法……
李老师为本期精彩分享者准备了小礼物:升清益阴散一份。(文末揭晓)
1月20日讨论话题
有个朋友是某所小学的校长,前一段时间曾经被两个熊家长搞得焦头烂额。两个平时相处的不错的三年级小孩有了争吵。男孩急了,推了一下女孩,结果女孩把手磕破了,其实两个孩子都没事,并且很快和好了,结果双方的家长却不干了。
女孩家长:男生欺负女生,这就是校园暴力,我们孩子有外伤了,必须得有赔偿。
男孩家长:你们家孩子要不讨厌呢?我们家孩子怎么不推其他人呢……
双方家长各显神通,各路社会朋友,律师朋友纷纷齐聚学校,要求我这个朋友给个公正的交代,氛围一时间从原本的“华山论剑”变成了六大派围攻光明顶……
当孩子遇到冲突与挑战、波折与困难时,我们能做些什么?无论你做什么,你的选择都在影响孩子的成长方向。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和感受,欢迎大家分享讨论。
以下节选了群友对上述话题的分享交流和李老师的回复,为了原文呈现,群友回复内容均为复制粘贴,如有违错,请大家谅解!
01周金菊
我觉得家长反应太过了,记得在我小的时候,自己的亲兄弟姐妹之间,亲戚朋友的孩子们之间不也是打打闹闹长大的嘛。不是一会儿这个哭了就是一会儿那个哭了,前两年我的弟弟们在过年见到我之后(因为我远嫁所以和家人们聚少离多)还调侃我说:特别怀念小时候和我打架的事[捂脸]。男孩子调皮,我做姐姐的按大人的要求得管着他们,结果他们是专门各种捣乱害我被骂,然后我就气的河东狮吼追着他们打。这个过程中肯定是会有磕碰和受伤的,那会儿的大人也不会管这些事情,但是若干年后,这些事情却成为了小时候最美好的回忆。
现在的孩子被大人们各种理念的束缚各种的格式化,再也不会有我们小时候的快了时光了。
我儿子上初中的时候,体育课上,被一个别的班的女生用铁水壶误伤,医院缝了五针,我们也没找学校说什么,对方家长带孩子买了些东西上门道了个歉,这是就这么过去了。本来孩子们一起玩呢,就因为有个男孩子说这个女生胖的像个猪一样,这个女孩抄起手上的水壶就砸了过去,我儿子离这个男孩子近,打偏了结果打我儿子头上了。我们家长能怎么说呢?只是在女孩和家长来家里道歉的时候,告诉孩子们,玩可以但是都十几岁了,要懂得后果。毕竟十几岁了力量也大了,不像在小学的时候力量小,造成的伤害也相对小一点。这是在头上,要是在眼睛上,岂不是要造成伤残了。不过通过这件事情,小女孩也接受了教训,在学校一见到我儿子就说:对不起!搞得我儿子后来回来说,妈,她老说对不起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本来两个孩子原来是不认识的,这下终生难忘了。我一直跟孩子说的是:咱们可以大度的包容别人的无心之过,但是绝对不让人故意欺负,无论对方是谁,有多大权利都不行。所以孩子现在已经高二了,一直以来都是积极阳光的,人缘也不错,和老师同学相处愉快。
助教秋华回复:
善良的人处理矛盾、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惊人的相似,因为她们的内心总是在为别人考虑的,她们的内心总是阳光明媚的,所以我认为她们感召的都是善缘,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很多时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这样的善良的妈妈,孩子当然也是阳光自信的。
感恩您的分享,祝您及家人身体安康。
李老师回复:
我们的言行时刻影响着孩子,我们处理冲突的态度和方法也在时刻的影响着孩子,但我们抱怨孩子爱钻牛角尖的时候,其实何尝不是我们平时无时无刻的这样教育着他。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种教育是你花费多少钱,教育机构都不可能给孩子的。
02京墨
这话说得有道理。家长一方面要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否则孩子很容易没有安全感;另一方面要信任孩子,给孩子自我发展自己学习处理的机会。还要注意和孩子平等流畅的沟通,别等问题很严重甚至不可收拾了才知道。
去年的时候我女儿(刚上初一)有一天突然跟我说“妈妈,我可能遇到了网络暴力和校园霸凌。”我心里一惊,说实在的,我自己上学的时候可没遇到过这些事情。不过我假装平静的问是怎么回事?要我做什么?我女儿说她正在处理,如果处理得好就不需要帮助,处理不好就需要帮助,她会跟我说的。我说好的。
过了几天,我女儿还没跟我说的时候,老师联系我了。说我女儿因为周末发了个朋友圈,被同学(一个学校的)调侃成绯闻还建议她和人家去哪里开房什么的,我女儿觉得这话说得过分了就把这个调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