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2074.html
1如果爸爸平常工作或服侍很忙,跟孩子相处的时间比较少,孩子跟爸爸不是很亲近,该怎么跟爸爸沟通,以及怎么帮助改善亲子关系?有些爸爸觉得照顾孩子就是妈妈的事,但是孩子跟他不亲,他也难过...
爸爸们在外工作、服事都是很辛苦的。我们做妻子的母亲,需要理解、包容并肩携手同行,也不要只一味默默支持丈夫,守护孩子们而忽略自身健康,心灵的喜乐。如果超过自己能负担的家庭生活工作量,就要思考如何调整家里大大小小“食、衣、住、行、育、乐”的需求了。蒙神祝福的秘诀:有衣有食就当知足,知足又敬虔便是大利。有的时候是我们作妻子的,希望丈夫出去多赚钱,导致丈夫一直在工作,没有空陪孩子,我们要先想一想问题是不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一旦我们有了一个知足的心,不是向钱看齐的正确的心,我们可以来看这个爸爸因忙碌于工作而抽不出“足够”时间陪孩子的问题。这是相对的问题。没有一定答案。基本上要尽量保持父母跟每一位孩子的1对1时间,频率根据孩子阶段性不同。当然,在面对孩子问题前,夫妇会议是必要的,夫妇同心会起水到渠成之效。(倪弟兄夫妇篇,提到夫妇非常会议值得读,初信造就--夫妇篇(五)解决家庭难处的路,主旨是解决夫妇之间的矛盾,进展到为人父母的同心合意,才能合适进行有爱有品质的亲子时光。)母亲可以将平时孩子成长的状况客观提供给父亲:孩子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最近在读什么书,爸爸可以接着陪他读;或者如果妈妈知道爸爸最近有什么事很值得说一说,可以请爸爸在餐桌上跟孩子分享。孩子有特殊情况时,在夫妇一同为孩子祷告寻求后,再一同面对孩子,这样爸爸陪孩子的品质很高,孩子会感觉爸爸了解他,妈妈是很重要的桥梁。
做爸爸的愿意和孩子相聚,关心孩子;做母亲的愿意做父子之间的联系,是会结出相爱的果实的。
2有很多专家说不要跟孩子说很多的“不行”,否则在关键的事情上讲“不行”就没有用了,他们还说除了攸关生命安全的事要说“不行”以外,其他事情不一定要说“不行”。这样跟立界线的原则好像是冲突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比较好。还有立了界线会不会就破坏了孩子的创造力呢?
攸关生命安全的行为一定要直接说“不可以,No!”,No这个字是很强烈的,是没有办法妥协的,不要想钻漏洞。有时候孩子吃东西从椅子上丢下来,看到妈妈生气觉得很好玩,就一直丢,是为了要测试我们的底线。我们可以跟孩子说:“食物的家在肚子里,不在地上,吃完了就可以下来了。”孩子有时候吃不下不想吃,就有各种动作,如果跟他讲了各种好话和不吃的后果(饭会收走、要把丢下来的食物捡起来,或是取消某项他很喜欢的活动),他还是不想吃,还要丢,那一餐就不要继续吃了,并且请他下来收拾残局(如果他有这个能力了,准备好小扫把),让他承担后果。所以要很清楚孩子成长的里程碑,他能做到什么,做不到什么,他喜欢什么,喜欢的东西要当作奖励,主也是这样奖励我们,用生命的冠冕,用结实百倍,用真实的喜乐来奖励我们走生命的道路,过背十字架的生活。所以我们可以用奖励制度和正面的赞美来加强界线。给他定好规则,总不能陪他吃一个小时的饭吧,这样会养成很多很麻烦的习惯。所以要观察他是不是拉肚子、发烧、长牙不舒服,如果没有这些原因,他只是单纯的想要挑战我们在吃东西这件事上的底线,就要开始立餐桌规矩,这就是界线,为了让妈妈和孩子的生活平顺,出去外面也有规矩。
有时候父母因为觉得孩子可爱,所以没有抓住时间教导,年纪大了孩子的问题可能会更严重,拖延,自己的事情不做好,到儿童聚会收玩具不收,吃点心不吃,因为他还在玩,就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
但是这也不是说我们什么事都控制孩子,而是孩子要在定好的时段间做该做的事,比方说吃饭的时间是20-30分钟,孩子是很快乐的在享受食物。在享受食物的这段时间中,他是很放松的。吃完饭以后是自由时间、读书时间…是他探索生活的时间,所以不是什么时候都在控制孩子,但是也不能一个早上都想干嘛就干嘛,生活很散漫,其实有界线的孩子是会感到安全的,也有创造力,也知道他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区块里他是可以自由探索的。长时间下来,他会发展得很好,没有界线他无法无天了,反而他没有安全感。自控能力好的孩子,能负更大的责任,发展出领导能力,在学校做小组长,在教会中带聚会,这些都是很好的品格,是从小处培养的。
建议父母亲都能读过“为孩子立界线”这本书,看了之后再让孩子自由发挥的成长,还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认识神的经纶,神的旨意了,再过我们的人生,就不一样,我还是过我的人生,我还是有我的梦想,但是神加进来之后,我的想法就不一样了。
育儿面面观问答(一)
育儿面面观问答(二)
育儿面面观问答(三)如果夫妻之间对教养孩子有分歧怎么办?
育儿面面观问答(四)孩子吵架怎么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