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是药三分毒”,所以有很多家长在遇到孩子发烧的情况,都愿意选择“物理降温”,也就是用酒精给孩子擦浴,以图“没有毒副作用”的降低体温。但这土法可别再用了,因为——出!人!命!了!
惜!
工业酒精擦身东莞男童身亡
6月13日傍晚,东莞一名1岁男童被紧医院抢救,医院时孩子已经无法自主呼吸,陷入深度昏迷。医护人员尽力抢救一夜还是回天乏力,医院死亡,原因是其父母用工业酒精为他进行物理降温,一瓶酒精差不多有毫升,给男童擦拭身体用了2/3瓶。
惊!
福田9月大男婴因酒精降温险丧命
一名9个月大的男婴被家属慌张地送来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抢救室。医院时男婴已经面色青灰,病程中体温最高达到了40摄氏度。当时精神萎靡反应极差,面色青灰,四肢冰凉,皮肤花斑、心音低钝,血压低,并迅速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有大剂量、长时间使用酒精擦浴病史)。
可以看出,这两件事情的共同点是——“大剂量、长时间使用酒精擦浴”,“酒精擦浴”这招儿是咱们许多家长常用的“退烧土法”,它为啥能惹这么大的祸呢?
专家:物理降温须遵医嘱谨慎使用
福田区妇幼保健院提醒,宝宝发烧后用酒精擦,确实能暂时性地降温,但这种做法对宝宝很不好。因为酒精蒸发时确实能使皮肤凉下来,但就是因为酒精发挥作用太快了,所以,会导致一些其他问题。而且,如果给宝宝降温降得太快(例如用酒精或洗冷水澡),甚至会有反作用。此外,酒精也会通过皮肤和呼吸被吸入宝宝体内,引起酒精中毒,严重者危及生命。婴儿无法正常语言表达,病情加重父母未必能及时发现异样,因此,婴儿一旦出现如发热、咳嗽、恶心、腹泻医院就诊。
医院PICU主任何颜霞也表示,不管工业酒精还是医用酒精,都不适用于给幼童进行物理降温。酒精在皮肤上挥发的速度比水分还快,也就是带走热量更多、更快,也更容易引起寒战。
给孩子降温应首选药物降温,物理降温必须在有医嘱的前提下谨慎使用,不适当的物理降温容易导致孩子血管收缩,对病情有害无益。而医院进行物理降温的前提必须是孩子服用药物后体温还是无法有效降低,如果继续发烧恐怕导致身体伤害,才会在监控下进行物理降温。
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
何颜霞表示,一般来说,当孩子体温超过38℃时,家长可以在遵照医嘱的前提下进行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的科学方式包括:少穿衣服、少盖被子,再让宝宝多喝温水,营造一个温度比较适宜的室内环境,让宝宝自然散热;用温水浴或用温热的毛巾帮孩子擦拭身体,加快皮肤散热;少量适当使用冰敷,在孩子头部或大血管位置冷敷或者冰敷。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新闻频道新媒体编辑于欣鑫制图整理
更多内容,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沈阳新闻频道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