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的正常体温应该是多少?
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称为发热。正常体温一般为36℃~37.3℃,如只是个别1次体温达37.4℃,全身情况良好,又无自觉症状,可不认为是病态。
『2』儿童体温的变化规律?
正常体温可随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
①体温可随性别、年龄及种族不同有所变化;
②正常体温受昼夜及季节变化的影响,一日间以清晨体温最低,下午至傍晚最高;夏季体温稍高;
③喂奶、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及室温过高均可使小儿体温升高达37.5℃左右(腋表);
④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腋表高约0.4℃,这种差别随体温升高变得不明显,高热病人三者基本一致。测温时间长短对所测得的体温也有影响,测温时间长测得的体温略高。
『3』小儿发热的原因有哪些?
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其次是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
『4』孩子发热是不是只有弊没有利?
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增强,可增强白细胞的动力及活性,刺激干扰素的产生及激活T细胞的功能。发热可使一些病原体生长受抑。这些均有利于清除病原体,促进疾病好转。
但发热尤其是高热时,也会对机体带来一定危害。例如高热可引起惊厥,发热使氧消耗增加,对本已缺氧的病人可加重组织缺氧;发热时心搏出量增加,可使心脏病或贫血病人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引起心力衰竭;高热可增高颅内压等。
因此,对每一具体病儿应作具体分析,必要时给予对症治疗。
关于小儿发热,家长们往往有很多误区存在。李风景医师的专业科普有没有让你颠覆固有的错误印象呢:
①不能单单用体温高来定义发热,孩子的体温是动态变化的,要排除干扰全面判断才行。
②偶尔的轻症发热是宝宝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只有高热或连续低烧才会对宝宝机体造成危害,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