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孩子发烧是再常见不过的症状。可是,遇到孩子发烧时,家长还是会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即使是一些很理智的父母,也不免会焦虑。由于老一辈传统观念等等的影响,直到现在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发烧时,都难免走进误区。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孩子发烧时,你的处理方式对了吗?1:发烧对身体有害?会烧坏大脑?2:发热捂汗,可以帮助退烧?3:一医院看医生,把体温降到正常。4:无论什么情况发烧,都立即吃退烧药。5:吃退烧药见效太慢,输液打“退烧针”效果快一些?6:发烧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调、不能吹电扇?
……………………以上说法,你赞同几条呢?其实这些都是大家对小儿发烧认识的误区,预知详情,且听小编细细分解。
本篇名医科普汇总集合各大名家观点,将孩子发烧的原因、常见误区、正确处理方式逐一介绍。也许看过本篇之后,面对孩子下次发烧时,就不会如此不淡定了!~
误区一:感觉孩子发热,就是发烧了!
事实:儿童感觉到热的原因有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刚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或者在热天处于户外等,都会使身体发热。但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皮肤温度在10-20分钟内就能恢复正常,当以上原因被排除时,如果孩子仍感到发热或不舒服,则有80%的可能是孩子真的发烧了。以下是量体温时的发烧标准:
肛温、耳温测量:38℃及以上;
口腔温度:37.8℃及以上;
腋温:37.3℃及以上。
误区二:发烧对身体有害,会烧坏大脑
事实: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病毒、细菌等病菌侵入人体所致。人体为了抵抗并杀灭它们,便采取了一种自我保护性质的反抗措施——发烧。实际上,发烧是一种好现象,说明孩子正在努力与病菌抗争,而且,这种能力会越来越强。但是,由于孩子大脑发育尚不成熟,过高的体温(超过39℃)可刺激大脑皮层,出现异常放电,即可出现惊厥。发烧合并感染并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体温高于42℃时,发热才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并且只有当身体处于极端的环境温度下时,体温才会高到这种程度。(比如在热天把孩子关在封闭的车内。)
发烧只是病征,发烧本身如果没有引起高热惊厥,就不会造成人体任何部位的损伤。倒是引起发烧的原因(即感染的病毒或细菌)有可能造成肺炎、脑炎或人体其他部位损伤。所以,遇到孩子发烧,在控制高热的同时,要通过医生帮助寻找病因,采用针对病因的得当方法,才能使孩子很快恢复健康。
误区三:孩子很容易因发烧导致高热惊厥?
事实:只有4%的儿童会发生高热惊厥。高热可能导致孩子大脑出现不稳定状况——高热惊厥。因此可能有复发的孩子体温高于38.5℃时,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高热惊厥虽然看起来很可怕,但通常会在5分钟内停止发作,并且不会造成身体的永久损伤,不会令儿童有更大的风险,但是下次发烧时,可能有复发的倾向。如果高热惊厥现象超过5分钟,医院进行治疗。也有名医科普说有过高温惊厥史的孩子应在发烧38℃时就应服用退烧药物。
高热惊厥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眼球上翻,面部肌肉僵直、痉挛或抽搐等。即使没有药物治疗,大部分孩子的抽搐也可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所以家长最好不要随意搬动孩子,注意保持孩子头部侧向一边,或防误吸造成窒息。
误区四:一医院看医生,希望把体温降到正常
事实:发烧了应该先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烧,医院体温降下来。去医院,不应是为了退烧,而是要了解为什么发烧。
?体温在37.5-38.5度是人体免疫系统最活跃的时期,有利于提高人体抵抗力;发烧会造成人体虚脱,此时应当补充能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度,精神状态与平常没有区别,可以在家观察三天;?38.5度是人体发烧的警戒线,如果3-6岁的小孩超过38.5度会出现高热惊厥的现象。?体温烧得越高,说明人体的抵抗力越强,感冒至少要24小时后才可以去做血规检查,才能准确的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白细胞增高是人体对细菌侵犯的一种反应,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察觉)。三天的观察期内,如果病情发医院治疗。
误区五:发烧就该马上吃退烧药?
事实:过早服用退烧药物,将孩子体温保持在37℃以下,会削弱人体对病菌抵抗的能力,使病菌更易于在体内扩散,无形中助长了病菌对人体的侵害。我们希望服用退烧药后的效果是将体温保持在37℃~38℃之间。
TIPS:
?新生儿不能使用退烧药。事实上,2个月以上才能考虑用退烧药,6个月以上才可以用退烧药。因为新生儿体质弱,体表面积大,服用退热药剂量难以掌握,容易出现虚脱或者胃肠道的损伤。?一般情况下,退烧药也是要体温到38.5度以上才用,低烧无需使用。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通常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例如温水拭浴、贴退热贴、洗热水澡等。?但以前出现过高热惊厥的孩子如果再次出现发烧,那么就应该积极退热,可以在体温38度或之前就服用退热药,以求尽快降温。
误区六:反复发烧是退烧药效果不好的缘故?
事实: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因此当退烧药药力逐渐削弱,体温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并需要再次控制降温。只有彻底制服了病毒时,发热才会消失。
TIPS:
现在,给孩子使用的退烧药物主要有两类:布洛芬(美林)、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
一般情况下,布洛芬(美林)的退热效果可持续6~8小时;而扑热息痛(泰诺林)只能维持3~4小时。对于反复高烧的孩子建议以上两种药物交替使用。在发烧期间,一次服用布洛芬后,下次即可服用扑热息痛。交替使用即可减少反复应用一种药物可能带来不良作用,又可维持退热的效果。
误区七:退烧药见效慢,去医院输液打退烧针效果好。
现在有些父母,可能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发烧是因为集体的免疫力在起作用,以为高烧就是很严重的病,一定要速战速决,把它退下来,这就导致一些医务人员,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医院之后,家长要求快点退下来吧,这样医生就倾向于速战速决的方式,就是打退烧针。
事实:退烧针里面有两种成分:一种是用的是安乃近,很老的一种药品,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但正因为它是老药,所以大概70年代左右,它在国外就已经被淘汰了,是因为临床证实了,它会有严重不良反应,有的人可能会导致过敏休克,而有些人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皮肤损害。
还有另一种是使用了地塞米松,地塞米松实际上是一种激素,激素退烧的作用机理,就是抑制我们的发热中枢,然后让它退烧,或者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抑制了我们自己免疫力,那抑制免疫力的过程中,我们的疾病,就是我们身体不能够对口这种疾病,在这个过程中,相当于那个病毒就容易在身体内造成感染。所以我们不推荐使用退烧针,也不应该使用退烧针。
——————掌上春雨医生
大部分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感冒本身有“自限性”。其发生、发展、消退都有一个过程,不输液也会好,输液并不见得会好得更快些。对病毒没有特效药,打针输液,让宝宝挨不必要的一针,增加痛苦和浪费金钱,而且耗费时间长,耽误全家的工作和休息,实在不值得。
————培儿屋欧茜医生
那哪些情况真正需要输液呢?如果宝宝长时间高热不退、进食差、饮水少或者喂药特别困难时,可以考虑输液,这种情况下输液,目的是补充水分,预治脱水、改善电解质平衡。吃得少精神倦的宝宝在补充了足够的液体,糖和电解质后会更容易退热,也会感觉舒服一些。
————培儿屋欧茜医生
Tips:
发烧,只是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症状。退热药物可暂时解决高热问题。由于退烧过程是通过体内向外界散发热量的过程,需要大量水分参与。所以,体内水分入量不足或丢失过多都会影响退热药物的效果,适当输液,纠正体内水分不足,利于退烧,但是绝对不能理解成静脉输液,特别是静脉输抗生素可以治疗退烧,或缩短退烧过程。
1、大部分小儿发烧感冒由病毒引起,有自限性过程。静脉输液不能缩短病程;2、要想退烧药达到理想效果,必须保证孩子摄入充分的液体,以达到散热、退烧的效果。
误区八:冰袋、酒精、捂汗……物理降温的误区
1、用冰袋敷身子,达到降温的效果?事实:用冰袋敷身体会让更多的热聚集在体内无法散出,严重的会导致高热惊厥,体表温度不能代表体内的温度,毛孔的收缩会让热气聚集在体内,导致手脚冰凉。2、酒精擦全身退热?事实:酒精是挥发性的液体,容易引起寒战导致体温再次升高;酒精过敏的风险如:皮疹、搔痒等;酒精能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易引起酒精中毒,甚至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掌上春雨医生3、发烧要多穿衣服捂汗?事实:捂汗有年龄限制,如果水分补充不足,很容易造成脱水,不建议在家庭中使用
误区九:发烧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调、不能扇电风扇。
事实:其实孩子发烧了泡个温水澡是非常经济有效的屋里降温方法。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身也有利于散热退烧。而且冬天或夏天孩子发烧要开空调!维持室温26-28度(夏)比较适合,要让人舒适,单降室温不能直接退烧,但大热天,如果不降室温,发烧时用药、洗澡、多喝水都起不到好效果。
正确认识孩子发烧1发热是什么?发热,不是疾病,是一种症状,是人的机体应对环境或疾病时的一种自然反应。这个过程对人体有益无害,在生病的时候能起到报警作用,在宝宝来讲,很多时候其实就是自身和病菌作战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医学上定义高于正常体温即为发热。不同部位测量的体温正常范围不尽相同,为了方便记忆,通常我们认为测量体温超过37.5℃为发热。如果对测量及判断有疑问,请咨询儿科医生。
2发热的原因是什么?宝宝发热原因分两大类。非疾病的因素包括:环境温度过高,捂热过度,疫苗反应,运动剧烈或哭闹后等。疾病因素中最常见的就是感染,还有中暑,过敏等。
3怎样发现宝宝发热?老一辈用手感觉额头或皮肤温度的方法是完全不准确的,确定宝宝有没有发热只有一个途径,就是测体温。我们建议以下情况时要考虑给宝宝测体温:
1.看上去不舒服,感觉比平时皮肤温度高
2.烦躁、哭闹
3.比平时犯困,精神不好
4.疼痛
5.不想吃东西,甚至呕吐
6.出现任何你清楚和搞不清楚的疾病症状
4如何测体温?因为容易引起汞中毒和误吸窒息等意外发生,AAP(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儿科不再使用水银体温计。
目前小儿常用体温计及测量方法如下:
5不同体温计的测量方法:孩子发热的家庭护理1发热三个期的护理:发热的过程就是发热的3个期反复循环,寒战——高热——退热。
各期的表现和护理重点:
小贴士:
发热期间,体温时高时低是普遍现象,须待病因消除疾病治愈后,体温调定点恢复到原来的设定,这时体温才能恢复到正常。 体温高低与疾病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严重感染时体温可能不升反降。
2物理降温:包括降低环境温度和水浴擦身等1).降低环境温度:
让室内通风或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左右,可以开空调和风扇。
松解宝宝衣物及包被。
吹风扇促进皮肤散热。
2).水浴:
①采用温水浴,水温38℃-40℃左右。
②不用冷水或冰水,容易引起寒战反而增加机体产热使体温更高。
③水浴时最好采用坐式,让宝宝坐在浴盆中,腹部以下浸泡在温水中,腹部以上用海绵或毛巾打湿轻轻擦拭,保持皮肤一定湿度,又可以再空气中慢慢挥发散热。
④水浴要持续至少30-40分钟才能起到较好的降温作用。
⑤如果宝宝手足冰凉,这是由于生病发热时末梢血管收缩导致血供循环不好引起,这时除了皮温高的地方要温水降温以外,冰凉的手足末端需要保暖,可以热水浸手足、热毛巾包裹手足、用双手揉搓手足等办法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保暖的效果。
⑥千万要紧记绝不能用酒精擦浴,因为宝宝皮肤通透性高,酒精易从皮肤吸收,可能会造成酒精中毒。
⑦如果宝宝抗拒温水擦浴,可以诱导宝宝坐在浴盆中玩水,达到一定效果。
3如何给发热的宝宝补充水分和食物由于体温升高,高代谢率、高耗氧量和胃肠道吸收减低,机体对能量的需求增加;高呼吸率和大量出汗,可能造成脱水和电解质不平衡;所以水、电解质和能量的补充在发热的任何一期都显得尤为重要。 发热中的宝宝,每天对水和食物的需要量应该较平日多,但通常因为身体不适,补充是件不容易的事。给烦躁或者睡眠中的宝宝口服补水,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是,用滴剂的胶头滴管挤水给他喝,一滴管大约1~2毫升,一滴管一滴管地喂,不会呛到宝宝。发热中的宝宝需要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量,以免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一般单次食物量约为平时的2/3,总量最好比平时多一两成。
重点提醒: 宝宝发热遇以下等情况,需尽快就医: 1、3个月以内的宝宝 2、发热40℃以上持续24小时,少尿或者无尿的宝宝 3、低热持续4天以上的宝宝 4、发热引起抽搐的宝宝 5、剧烈呕吐或者吞咽困难的宝宝 6、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的宝宝 7、精神差活动低,甚至昏睡的宝宝 8、热退24小时后又复升高的宝宝
最后,希望父母们再次遇到宝宝发热时要保持冷静,不再慌张,有条不紊的按部就班的处理,达到fevernofear的境界。
小编说发热孩子一定要在家隔离两天后再回校上学,这对孩子来说是有好处的,给患儿预留了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助于更快恢复健康。
如果孩子退烧之后,家长立马把孩子送去学校,这时候,若班里有生病的孩子,才痊愈的发热幼儿很可能再次生病。因此,在家退热后休息至少两天再入园,是很有必要的!
家长朋友要正视宝宝的发热,不要过多用药,发热是宝宝体内免疫系统的活跃过程,对宝宝的免疫力是有好处的。在宝宝上幼儿园前要多带宝宝户外活动,让宝宝能适应外界环境,会减少患病机会。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作者介意,立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