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家长常问这20个问题,儿科医生逐

婴幼儿常见病话题里,发热是一个被科普烂了却依然盘踞十大焦虑事件榜首的问题,是新手父母遇到的非常棘手的问题。我们甄选了20个高频出现的问题,邀请董德坤医生,和大家一起细细解读:1发烧,会不会烧坏脑?

不要闻热丧胆,一遇到发热就吓得不得了,就担心是不是要烧坏脑子了,急着要把体温降下来。

能“烧坏脑子”的是脑膜炎(炎症导致大脑受损),不是发热本身。大多数时候,发热是身体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

孩子的身体机能处于不完善的状态,要逐渐成熟起来,就需要在不断接触自然界病毒的过程中去锻炼免疫系统,从而增强免疫能力。

2怎么分辨孩子的精神状态好不好?孩子生病期间,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要观察精神状态。但是我发现其实对于精神状态的理解,又是一件特别主观的事情。不少的家长以为,哭了就是状态不好、粘人也是状态不好。那么,怎么分辨真的已经很差,还是只是生病期间的正常呈现呢?成人处于发热期间,也会呈现出一种“病态”,食欲不振、困顿、畏寒,总是要走完一个病程的曲线后,才能回到常态,最终自愈。那其实孩子也是一样的,不舒服吃不下东西、粘着妈妈要妈妈抱,要频繁吃奶求安慰,这些都是生病时的常态,并不能因此认为是精神状态不好。3测量了体温,怎么知道算不算发热?如下图。其实体温测量只是一个参考值,不是绝对值,也并非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指导用药的标准。

特别提醒:

?不推荐水银体温计

?推荐使用电子体温计、耳温枪

?电子产品读数可能存在误差,但不影响体温的监测及疾病的判断

?运动、哭闹、餐后、大人抱着或穿盖过多时均会影响测量结果

4孩子精神好,但为什么反复发烧?孩子能说能笑能玩,只是胃口稍降,但为什么会反反复复持续好些天?举个栗子,病毒被追杀的同时,也需要挣扎那么几个来回,反复烧就是身体里负责歼灭病毒的细胞军队和病毒抗战的正常表现。这其实说明孩子拥有正常的免疫能力,体表烧一烧,体内却是一部卓越的抗战史了。5为何晚上体温总是比白天高?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体温的正常变化。人体体温通常清晨最低,下午上升傍晚最高,发热期间变化的平均幅度约为0.5℃-1℃。?其次,晚上相对白天活动减少,器官机能运作速度相对下降,病原体复制能力增强。6什么时候该用药?但体温的高低,并不是使用退热药与否的指针,与疾病严重程度不成正比,国际上也没有超过多少度就必须服用退热药的指南。?如果孩子不舒服哭闹不安,38℃就可以用药;?如果精神很好,就算39.5℃,也不需要用药。退热药物通常能够使体温下降1-2℃,其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孩子的整体舒适度,而不在把体温降回原来的水平。普通感染引起的发热,本身就是身体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目的是抑制体内的病菌繁殖,如果随意把温度降下来,反而给了病菌繁殖的机会。7用什么药?布洛芬(对应常见品牌如:美林)和对乙酰氨基酚(对应常见品牌如:泰诺林)是目前公认的安全解热镇痛药。8

使用退热药有什么注意事项?

?三月龄以上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六月龄以上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可;

?根据体重,严格按说明书的剂量使用;

?避免空腹使用;

?使用退热药后应该多喂水,水分不足不仅不利于散热,同时也加重代谢的负担;

9

可以交替使用退热药吗?

两者可互相替代。理论上讲,一些发热可能对某一种退热药的反应更好。

假设使用对乙酰氨基酚3-4小时后体温仍然未改变,且不适感仍未改善,可考虑更换为布洛芬,反之亦然。

但不推荐联合或交替使用。不但不影响疾病的转归,也可能因此导致过量服药,增加肝肾损害的风险。

10

除了以上两种,还能吃点别的吗?

除了上述两种退热药,还能同服用其它药物让孩子快点好起来吗?

▎退热药

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尼美舒利、安乃静存在严重副作用,均不同意用于儿童退热。

▎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抵御不了病毒,如奥司他韦是流感药,除了流感病毒,对其他的任何病毒感染不仅没有疗效,还存在副作用,不建议无指征使用。

▎中成药

中成药目前未经临床验证,疗效毒副作用均不确切,出于对儿童肝肾功能的保护,特别是安全性尚不明确的中药,不建议使用。

▎复方感冒药

所有的复方感冒药,都不建议使用。

发热只是症状,不是病因,家庭用药的权限只能止步于退热药,其它用药,需要查明病因后遵医嘱服用。

11

配合物理降温,效果会不会更好?

全球范围内的权威医疗机构均不推荐常规物理降温。不但无法改善体温,反而带来更大的不适。只有当体温达到40℃以上,服用退热药后仍无法下降,或孩子对退热药过敏,才考虑物理降温,用30℃左右的温水擦拭。如果出现寒颤或水温降低,停止擦拭或用稍热的水擦拭。当然了,精神状态正常的孩子,喜欢泡个温水澡玩玩水是可以有的,舒适最重要。任何时候,反对使用酒精擦拭,因为可能导致皮肤过敏,严重者还可能造成急性酒精中毒。12发烧的宝宝睡着了,要不要叫醒吃药?体温没降下来,但是宝宝睡着了,要不要叫醒起来吃药?孩子能够睡得着,说明并没有家长想像的那么难受,没什么比能好好休息更重要。13发热期间爱睡觉,睡昏迷了怎么办?「睡着」和「昏迷」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还是不难区分的。困顿爱睡觉也是在受感染的过程中,身体被诱导产生改变睡眠波段的因子,而出现的伴发的正常现象。14每一次长牙都会发热吗?长牙会带来口腔不适感,但没有证据证明长牙会引起发热。15

有热性惊厥史,一发热就要服药吗?

退热药无法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有热性惊厥史并不等于每次发热都会发生惊厥,是否使用退热药,依然根据孩子当时的舒适度来判断,并随诊排查病因。16妈妈/宝宝发热还可以继续哺乳吗?病毒不通过乳汁传播。妈妈或宝宝发热了,不仅不是停喂母乳的理由,还更应该继续哺乳。因为受感染期间,母体会产生更多对抗病毒的白细胞,可以给到宝宝更多的保护。17家庭护理有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在其他症状出现之前,通常无法立刻判断发热的原因,可能至少需要观察24小时,家庭成员能够做的就是:

?补充水分。六月龄以下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母乳亲喂;六月龄以上继续哺喂的同时,少量多次喂水,或任何孩子已经接触过、愿意接受的流质/半流质;

?寒颤期间,手脚冰凉的时候适当保暖;

?高热期间,脱衣减被,降低室内温度;

?减少运动、保持安静和休息;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持续观察,做好体温记录。

18什么情况需要马上就医??精神状态明显改变,孩子看起来极度烦躁、精神萎靡、眼神呆滞,甚至昏迷;?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且症状无缓解;?伴有频繁呕吐、腹泻、无法进食;?咳嗽加重。呼吸急促,或者呼吸不规则,喘息;?伴有持续的头痛、腹痛,喉咙痛、耳朵痛、颈僵硬、身体其它部位痛;?尿量明显减少或无排尿,哭时无泪,嘴唇发干,婴儿囟门凹陷;?三月龄以下新生儿,排除穿盖过多后,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病因;?家长极度焦虑以及无法判断护理之时。19如果就医,一定要扎手指查血常规吗?还记得上面刚刚说过的么?发热的原因可能需要观察至少24小时。体温刚开始上升的时候,各项指标不仅还没稳定,可能还会虚高,这时检验血常规可能会带来误判。若非紧急就医的情况,先根据精神状态观察护理,必要时再送诊。血常规的检测具有临床参考意义,医生会根据化验报告结合孩子的症状综合诊断。20接种疫苗后发热了,该怎么处理?接种疫苗后发热属于疫苗接种的正常反应,通常是一过性的,依然按普通发热护理就好。发热不是病,是一种生理反应,每一个孩子成长发育中必经的阶段。但愿在每一次应对疾病后,爸爸妈妈们能够逐渐积累出有用的护理经验,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会透过体温去看到孩子真实的状态,避免在高温中烧了理智,乱了阵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xe/79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