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 无可否认的是,目前,国内抗生素滥用情况比较普遍,不仅普通百姓认为应用抗生素能预防感染,就连一些专业医生也这么认为。在一些私人诊所或不法门诊,经常有不问青红皂白,就给宝宝开上一堆抗生素的现象;有些接受了手术的宝宝,即使没有感染迹象,有些医生也会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其实这样做达不到预防的效果,而滥用的后果只能是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感染越来越难以控制。
误区二:一种不管用马上换另一种大家必须要明晰的一点是:抗生素发挥功效的前提是药物在血液里的浓度,即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水平。因此,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不少见,但指望使用抗生素后马上药到病除也是不切实际的。如果抗生素疗效不明显,先要考虑的是用药时间、剂量是否足够。提早换药不光无助于病情的好转,而且会造成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另外,“一旦见效马上停药”也是不可取的。抗生素有其使用的疗程,如果“见效停药”,不但治不好病,还会因残余的细菌作怪使病情反复。
误区三:几种抗生素一起用有的家长认为宝宝生病最好同时多用几种抗生素,这样可以防止细菌漏网。其实,临床上,如果没有明确的治疗指征,不宜联合应用抗生素,而且对非专业人士来说,更不能擅自联用。不合理地联用抗生素,不仅不能增加疗效,而且会有可能导致更多的不良反应发生。
误区四:宝宝服药剂量是成人剂量减半宝宝用抗生素的剂量不能简单地换算为成人剂量的一半。抗生素的使用必须有个限度和范围,用量过大,副作用也会增大;用量太少,又不能彻底杀死体内细菌,不仅容易复发,而且容易造成耐药。因此,使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剂量准确疗程足够,才能保证抗生素发挥最大的作用。
误区五:感冒发烧要输液治疗
很多家长希望宝宝感冒发烧后尽快好转,要求医生使用抗生素输液,结果导致耐药性增加。其实,感冒和发烧并不是一回事。感冒可引起发烧,但有发烧未必都是感冒。通常感冒是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于病毒来说根本没有效果。
误区六:家庭药箱常备抗生素有些患者就诊时,要求多开几天的抗生素,以备不时之需。对于这种要求,医生们并不支持。一种抗生素不能包治百病,这次得病这种抗生素有效,下次得病这种抗生素未必就有效。因此,针对不同的感染需要使用不同的抗生素,而这些知识必须是受过专业培训的医生才能掌握,家长随意给宝宝使用抗生素不仅难以对症下药、耽误病情,而且还会增加抗生素耐药的机会。
文章转载于首儿健康,如有侵权,请留言爱迦佑儿童推拿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