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文字 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急性发热时,要控制好自己的紧张感。首先要做的是测量孩子的体温,记录发热时间,初步判断孩子的发热情况;如确定低热,再观察孩子的面貌状况及精神状态,第一时间给孩子最恰当的处理。当宝宝的腋温低于38.5℃时,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建议多给你的宝宝喝水,适当减少衣服,再观察体温变化,如果继续升高的话,就要查一下血常规,以便对症用药治疗。腋温在38.5℃以上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加退热药或看医生。
两种退烧药的比较:两种药物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推荐剂量下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仅有胃肠道不适、大量出汗、皮疹等常见不良反应。从现有报道上来看,布洛芬在退热效果上与对乙酰氨基酚相似。
注意!
1.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或交替用。
2.不推荐解热镇痛药与含有解热镇痛药的复方感冒药合用。
3.长期发热儿童的退热治疗不是主要目的。
4.2月龄以下的婴儿及新生儿禁用解热镇痛药。
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
6.儿童不推荐使用酒精擦身、冰水灌肠退热。
三、宝宝医院就诊? 1.3个月以内的宝宝。 2.发热超过3天的宝宝。
3.精神差活动低,甚至昏睡的宝宝。
4.热退24小时后又复升高的宝宝。
5.体温持续高热,退热药不起作用的宝宝。
6.如果发烧时宝宝还有头痛、呕吐、呼吸急促、四肢抖动、惊跳、发皮疹等都应及时就医。 四、常见误区
1.误区一:发热都是坏事
实际上,发热对孩子可能是有益的。多数发热是由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还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有助于增强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清除作用。一定范围内的发热有利于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2.误区二:体温越高病情越严重体温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不完全一致。一个体温只有38.5℃的孩子无精打采,可能比体温高达40℃还在活蹦乱跳的孩子病情更重。病情的轻重,而不能仅仅看体温的高低。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和体温调节功能发育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功能,所以往往在病情很重时也不发热,甚至还会出现低体温或体温不升。3.误区三:发烧会烧坏脑子人体大脑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通常要在42℃以上才会逐渐被破坏,而一般疾病引起的发热很少会超过此温度,所以一般发热并不会对脑神经组织造成直接伤害,因此不用担心发热会使脑子变坏,智力变差。只有患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伴有发热时,脑实质本身受到病毒或毒素破坏,才会损伤脑细胞。
供稿人:刘斌先
编辑人:欧阳阿兰、刘森
审核人:王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