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正常体温范围你知道吗含发热解决方法

孕妇、育儿、早教、健康养生、美食、美文

等正能量知识分享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呢?一般来说,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

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

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

人们常说一岁以内的婴儿体温在37.5℃以下都属正常。原因是婴儿大脑内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发育尚未成熟,也就是控制体温能力不够强,致使婴儿的体温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炎热天气或包裹过多,体温会轻度升高,但不应超过37.5℃。寒冷天气或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体温可降至36℃或再低些。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

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

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婴儿体温37.5度正常吗?

每个人一天之内的体温会随着身体和生活状况而改变。进食、活动后体温会有轻度升高,且活动量与体温升高呈正相关。为了了解本身体温状况,建议测量基础体温。

1、对新生儿来说,体温不超过37.5℃都是正常的。由于新生儿包括大脑在内的脏器功能不成熟,自身控制体温能力有限,稍裹多些,体温会升高,有时可达38℃。

体温“稍高”应与基础体温相比才有意义。所以,平时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基础体温(安静状况下的体温),年龄越小,基础体温相对偏高。

2、基础体温指的是清晨睡醒,还未起床活动前的体温。此时人体代谢最低,的体温也相对最低。了解基础体温很有用。

3、当你亲吻或触摸孩子的前额时,如果感到比较热,就说明孩子可能发烧了。

从医学角度讲,虽然每个孩子的基础体温不同,正常体温可波动于35.5-37.5℃之间,但是超过37.5℃就应该认为孩子发烧了。

但并不是说孩子体温超过37.5℃就一定是发烧。由于每人的基础体温不同,有些人基础体温为35℃;有些人为37℃,甚至37.3℃。

婴儿体温多少度算发烧?

医院都是测量腋下温度,不论大人小孩,书上说正常体温36-37℃,低热是37.5℃以上开始算,39℃以上高热。

大于37℃且小于37.5℃只能说因人而异了,总之测量体温要把腋下擦干,不要捂在被窝里那样不准。

1、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

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2、婴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稳定,新陈代谢较旺盛,体温较成年人稍高。

一天中的体温也有波动,安静时体温较低,活动时体温较高,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体温最高,波动幅度约为0.6℃左右。

3、体温“低”,其实也是正常,但前提是稳定,也就是说只要能稳定在这个范围就没有什么问题,婴儿体温受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时时会自我调节的,但你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保暖,以免孩子感冒发烧。

4、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最好是多喝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

若是体温超过38.5℃时,可以服用退热药,目前常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小儿泰诺林、美林等,但是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婴儿发烧38℃怎么办?

宝宝在7-8个月的时候,因为从母体中带来的免疫力已经逐渐散去,抵抗力下降了,都会有1-2次发热的,这是正常的。

从某种角度说,发烧并不是一件坏事,专家认为发烧可以增强免疫力。所以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发烧太着急,只要控制孩子的体温不要过高,引起高热惊厥就不会有大问题。

1、一般情况下,婴儿发烧在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选用物理降温;38.5℃以上应采用相应的药物退热措施。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

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药物降温:以上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

2、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3、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

服用,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美林、泰诺林退高烧比较好。

如果孩子发烧达38.5℃以上用美林退热比较快,如果38-38.5℃之间用泰诺林比较好。

如果是低烧这两种都不要用,用一般的退烧药就可以。像一般酚黄那敏等宝宝感冒药也都有退热效用的。

婴儿发烧怎么退烧

婴儿体温中枢发育尚未完善,遭遇呼吸道感染、过敏、接种反应等都会出现宝宝体温升高的情况,但又不能乱用药。

那么当宝宝发烧或高热不退时,妈妈该采取什么措施帮助宝宝降低体温呢?

1、温水洗澡

洗澡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

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2、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

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

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3、低温室法

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24℃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

为使其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少穿衣服。有条件者,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

这种方法适用于1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使用低温室法。

6、退热贴:

退热贴是近几年的新产品,很流行,其实退热效果一般,并不像广告夸大的效果。

在宝宝额头贴上一贴,宝宝头部会舒服一点,家长的心也会舒服一些。应该是有益无害吧。

7、多喝温开水、多吃青菜水和水果汁

给宝宝多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实用,适合于所有发烧的宝宝。

不要给宝宝喝冷的水,因为宝宝发烧时经常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和咳嗽,喝冷水会加重这些伴随症状。要给宝宝喝温水。

更多相关内容点击链接详细查看→

①宝宝一发烧就打针吃药?38.5°C以下宝宝发烧自理法家长要学会!

②宝宝反复发烧、发炎、咽痛,这到底是咋回事?

③宝宝高热能不能用酒精降温(发烧家庭护理)

④小儿推拿--宝宝发烧篇

营养师王丹送福利

欢迎大家转发评论每天转发排名第三名都将获得价值98元的营养师定制款蔬果馒头一份!本日获奖者:

悠悠时光

请将你的收货地址留言至后台我平台也将严格保护用户隐私地址电话绝不外泄每月转发量排名第三的粉丝再送金猪一枚!

分享知识分享爱,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信任。未来丹丹老师会继续与大家同行。

欢迎转发至您的朋友圈

您的举手之劳也许正是他人所需!

如果您有关于育儿、健康等问题请在文章底部留言

猜您喜欢

营养师王丹公众平台操作指南

夏天应该不应该补钙

关于疱疹性咽峡炎(含手足口病、益生菌、乳铁蛋白等)

缺少维生素的宝宝

钙锌能同补吗?(如何判断宝宝缺钙和锌)

益生菌这么补效果翻倍!

宝宝胎记详解

(温馨提示:观看手机五分钟,请让您的眼睛休息一下哦.)

营养师王丹教你如何解决宝宝闹觉的问题!

坐月子多久后可以洗澡?

冬季宝宝游泳的好处!

宝妈必看:孩子生病10大征兆!

1-36个月宝宝早教课程,妈妈们必看!

“气不过”的人寿命最短

育儿必知!别让宝宝最后变成了“熊孩子”!

妈妈,请你担起生我的责任

初学中医必读,五脏六腑功能篇

紧急提醒!两个感冒药,全国停用、停产!

小时好看,长大变丑?宝宝的这些习惯必须改!

新生儿到底应该多抱抱还是应该多躺着?

22岁猝死引起的警示!

平台问题解答:神经衰弱、黄疸、便秘等

经常半夜容易醒的人,是它们堵住了

如何让宝宝在冬天少生病?这样给孩子吃水果,养脾胃还能预防咳嗽感冒!

夫妻谁的基因决定孩子相貌?

男人,你也有生理期!

传递温暖和大爱,玉树募捐衣物成功送达!

手足口病的饮食

您必须知道--二八健康黄金法则

九看一摸——孩子有病早知

谁毁了我们(宝宝)的肠道--营养师王丹

钙--关于30多岁以后

做一次身体的大扫除--排毒

你应该知道--人体与锌(收藏)

一句话告诉您七大营养素作用一张图看懂维生素

营养师王丹建议宝宝添加辅食时间和顺序

宝宝辅食篇--调味品的添加

写给中国的宝妈: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如果你有儿子应该这要养

教你拍肚子--好处多多

关于雾霾(封请速转)

你若喜欢,请为我们点个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xh/6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