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孩子意外死亡警惕小心这种常见水

最近这几天,妙妈的朋友圈被“吃荔枝致死”的文章给刷屏了。

后台也有很多家长疑问:荔枝没吃对,真的会危机生命吗?

答案是:的确会有危险,但不必过于恐慌,注意一些食用注意事项,还是能安心享用美味的。

去年6月,印度有名儿童死亡。

当时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专家组研究人员,配合当地卫生部的官员一起调查,他们认为事件的起因很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空腹吃了大量的荔枝,再加上高温影响,进而引发了脑炎。

不止印度,“荔枝病”在国内也有发生。

几年前,央视曾经追踪报道过一则7岁男孩因吃荔枝出现昏迷的新闻。

当时男孩因为回到家又饿又渴,就一口气吃了20多颗荔枝,结果到了吃晚饭的时候,突然冒汗、脸色发白,最终晕倒。

庆幸的是,由于救治及时,孩子最后脱离了危险。

看完这两个案例,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两个条件:空腹+大量食用。

有科学研究认为,由于荔枝中果糖含量比较高,人体若突然摄入大量果糖,则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肝脏则会误会人体血糖过高,开启降血糖模式。

而空腹状态下人的血糖本来就处于较低水平,这种降血糖模式则会让人体陷入血糖严重不足的状态,造成低血糖症状。

另外,也有科学研究表明,荔枝中含有两种毒素(在未成熟的荔枝中含量很高,成熟的荔枝中含量则较低),这两种毒素会阻碍人体内葡萄糖的形成,从而引发低血糖症。

这也就是咱们俗称的“荔枝病”的基本成因,且往往是由于空腹、一次性大量摄入荔枝所致,常伴随头晕、出汗、面色发白等症状,严重的则有生命危险。

这3类人,吃荔枝可千万得当心

食物本身没有错,但前提是自己需要吃对。

而甜美多汁的荔枝,以下3类人群食用的时候可得注意了:

1、儿童

儿童身体发育还不完全,身体调节能力差,尤其是肝糖储备往往不足,所以给孩子吃荔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摄入量(专家建议儿童一次摄入不要超过5颗),不要空腹一次性吃太多,否则很容易中招。

另外妙妈也想提醒一下各位家长,尽量不要给低龄幼儿吃荔枝,因为会存在噎住窒息的风险。

2、孕妇

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妈,是禁止吃荔枝的。

原因在于荔枝的果糖含量很高,吃多了容易造成血糖偏高,甚至可能引起糖代紊乱,会增加难产的风险。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成人一般吃10颗就差不多了。

3、开车的人

吃荔枝的时候,口腔会分泌很多的“酶”来分解其中的糖分,并分解出酒精。

之前也有交警做过实验测试,吃完荔枝后立刻进行酒精测试,显示的读数也确实会达到酒驾的标准。

但是,我们只要吃完荔枝后休息一会儿,口腔里的酒精就会散去。

所以建议吃完荔枝后不要立刻开车,或者开车前后不要吃荔枝,这样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啦。

夏季儿童饮食,要牢记6大原则

古人常说,“过犹不及”。不光是荔枝,所有的食物食用时都讲究一个“度”,乱吃或者吃太多都容易出事。

尤其现在夏天到了,小孩子的身体调节能力本来就弱,家长们更应该注意孩子们的饮食安全,这里妙妈也整理了6点夏季儿童饮食的注意指南,一起来看看自己是不是都做到了吧!

1、饮食安全放首位,不给孩子吃隔夜菜

夏天气温高,食物上的细菌繁殖速度会相对较快,食物也更容易变质。因此最好不要给孩子吃隔夜菜,尽量即买即烧即吃。

妙妈的一位同事,之前觉得早上给孩子做早餐比较费时费工,所以经常是提前一晚上做好,第二天拿出来热给孩子吃,结果前几天气温特别高,可能导致食物腐坏了,孩子一吃完早餐就开始上吐下泻,至今回想起来还令人心惊肉跳!

另外,特别想提醒各位家长改变一个观点:

不要把冰箱当作“保鲜箱”,冷藏室里的食物如果存放过久,也是会滋生细菌的。

总而言之,夏天尽量买新鲜菜,现烧现吃最安全。

2、增加营养摄入,尤其要注意补钙

夏天人体出汗多,消耗量大,儿童又处在生长发育期,因此爸妈们可以适量地增加孩子们的营养摄入,多吃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给孩子补钙。

研究表明,夏季人们往往容易食欲不振,加上出汗多,钙丢失的比较快,所以夏季常常是儿童佝偻病的高发期。

因此妙妈建议各位家长可以多让孩子们进食牛奶或奶制品(一天保证摄入毫升左右的纯牛奶),如果孩子患有乳糖不耐症,则可以更换为饮用酸奶。另外,像瘦肉、海带等食物,也可以适量地让孩子多吃一些。

3、有事没事多喝水

除了为孩子们提供营养丰富的三餐外,也要记得有事没事就要让孩子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去喝,建议少量多次。

因为如果一次性大量进水,会淡化胃酸,食物消化和杀菌功能就会弱很多。假如孩子出汗比较多,也可以适量地喝些淡盐水,补充盐分。

夏天孩子可能会比较贪食冷饮或者冰淇淋,家长们也要记得“狠心”干预,因为这些冷食吃多了,很容易导致肠胃炎,或者引发消化不良等肠胃问题。

4、水果虽好,但也要小心娃过敏

盛夏是大量水果上市的季节,虽然平时咱们常让孩子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但是也要小心别让美味的水果成为孩子的“过敏源”。

前两天小区里就有一个孩子突然浑身起疹子,在医院查了大半天,最后才知道原来是娃对猕猴桃过敏。

这这件事也是给所有的爸妈提了个醒,如果是第一次吃的水果,尽量少吃点,然后观察下会不会有过敏反应(特别是热带水果)。

万一孩子真过敏了,也不必特别慌张,一般只要孩子远离过敏原,几天就能自行恢复;假如反应比较大,那么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

5、路边的食物,不要“采”

这几天出门,妙妈发现不少公共区域的果树都“结果”了,石榴、李子、桃子……品种格外丰富,偶尔也会有人进行采摘。

不过,这里妙妈想提醒各位家长:免费的水果,可不一定安全。

马路边、公园或者小区的这些水果,其实都是“绿化果”,主要目的是用于观赏,而不是食用,所以往往会打很多农药,孩子一旦食用,不光会影响生长发育,还会阻碍智力发育。

6、带“核”的食物,也要格外当心

小孩子生性活泼,吃东西的时候常常也不“安分”,所以如果给孩子吃一些有“核”的食物,就一定要当心孩子被噎住、呛住。

如果孩子年级比较小,还不能独立吐核,那么家长可以提前对水果进行加工,降低孩子被呛住的概率;

如果孩子已经懂事了,那么也要记得提醒孩子,“吃要有吃相,吃东西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不要追逐打闹。”

今年夏天,注定是一个充满“意外”的夏天,守护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也无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但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只要有方法、有准备,一切就都不会太难。

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xh/6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