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仪器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80425/6192208.html
感冒算不上大病,但是护理却是大事。护理到位,可以让病儿舒服些,可以缩短病程,还可以减少肺炎、中耳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护理到位,往往体现在一些细节上。以下几个细节就相当重要。
一个体温计半夜,宝宝烦躁哭闹,一摸手心有点热,赶紧去找退烧药。仅靠“摸”来判断发不发烧,不妥。有时,在体温骤升之际,末梢循环不好,手心反而发凉。要用体温计,是低热、中度热、高热,家长要心知“度”明才行。两块小毛巾体温超过38.5℃,可以用冷敷前额来降温。把两块小毛巾浸在冷水中,把取出的一块拧至不滴水(避免水流入外耳道),每3~5分钟换一次。病儿觉着舒服,就多冷敷几回。觉着不舒服,脸色发灰,就别再冷敷。吐后三不要感冒常引起呕吐,把胃里的“停食”吐净,就舒服了。吐后有三不要:1.不要怕再吐,不敢让病儿喝水。水是治感冒的好药,一次抿几口。先是温开水,慢慢改为在水里兑些鲜果汁或米汤什么的。2.吐后不要强吃,让胃休息,可以避免再次恶心呕吐。半天、一天少吃无妨。3.吐后觉着胃舒服了,想睡。不要打扰病儿的睡眠,睡眠可减少消耗,积攒抗病力。
冷暖四注意1.注意换新鲜空气。家长一般见孩子发烧了就赶紧关窗,怕风吹着孩子。感冒使孩子的抵抗力下降,空气污浊对康复极为不利。只要采取一些措施,完全有法子既通了风、又不让病儿被风吹着。2.不要特意“捂汗”。大人感冒了,吃碗汤面,盖上厚被捂捂汗,烧可能就退了。孩子不行,体温调节机制还不完善,多穿多盖,体热发散不出来,很可能体温不降反升。3.不要特意“晾一晾”。为降体温,减衣、减被要适度。发烧时,病儿会觉着冷,甚至打冷战,保暖会使病儿舒服些。4.不要总抱着、搂着孩子。身体贴身子,等于给病儿“热敷”。让病儿自己躺着、四肢伸展,这样最易散热。家长只需陪伴在旁,不时帮病儿翻翻身(对预防肺炎有效)。五个警戒点除了发烧,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或更多),要及时就医。1.精神极差。频繁呕吐,且呈喷射状(没感到恶心就喷吐出来)。2.水泻不止,口干、尿少。大便为黏液便、脓血便。3.过去有热痉挛病史。4.呼吸急促,时有憋气现象。5.皮肤上有出血点且按压不褪色。就医六件事1.以往有热痉挛病史(俗称抽火风),在就医前可按医嘱服一次退热药,以防中途发病。2.就近就医。大医院的病人多、病种杂,“交叉感染”的机会多。3.途中,注意病儿的变化,特别是脸色。4.若腹泻,取一点有黏液的粪便,放在一次性纸杯中,医院,可节省化验所需的时间。5.把病儿既往的病史、这次的症状,打好“腹稿”,使医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得要领。6.冬天就医途中要注意保暖。但千万不要只图保暖,盖住病儿头部,防止发生意外窒息。内容来源:《婴儿画报》副刊《妈妈信箱》
图片来源:网络
睡前故事随心听,育儿知识轻松学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