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的娃,到底应该物理降温还是发汗退热

刚刚结束的五一小长假据说是史上最热一周,国内出游人次达2.3亿。

我作为2.3亿人中的一员,虽然挑选的路线“不热”,也没有遭遇太拥挤的人潮,但让人比较担惊受怕的是诚宝刚刚遭遇了他目前人生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热,退烧后三天我们就已经奔波在去往宁夏的高速路上。从他开始生病到病后出行,我一系列的sao操作不仅遭到了姥姥、姥爷、爸爸的各种鄙夷和不忿,诚宝即使现在在睡前的“母子夜话”中还会跟我吐槽“妈妈,中药比屎都难吃!”。“众叛亲离”的我一方面弱弱地反击诚宝“你吃过屎吗?”,一方面深觉关于儿童发热这件事,需要科普的东西真的还是蛮多的,今天重点跟大家分享关于到底是冷敷等物理降温好还是发汗静待热退身凉好这个呼声比较高的问题。

喝完中药、哭完鼻子、终于睡着的诚宝

关于儿童发热我们要了解什么?

现在很多年轻家长都已经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学习关于儿童疾病预防和护理的知识,例如体温38.5℃成为是否应用退烧药的分界点、加盖被子可能会出现捂热综合征、低热时仅采用物理降温等等,我身边很多患儿家长或朋友都会把这些作为娃发烧时护理的金标准。而老一辈的照护人可能更喜欢运用一些民间方法,比如酒精擦拭、脚底放姜片、甚至是指尖放血等等。

广西一奶奶用牙签扎高烧的孙子进行放血退热

且不论以上的处理方法是否得当,首先我们明确一下为什么对于孩子发烧如此恐慌?为什么要急着把温度降到正常?基本上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从小就听说发烧会“烧坏”脑子,甚至很多周围的朋友就是这样落下了病根儿,这种恐惧的情绪几乎会在娃生病全程都笼罩在我们心里;其次就是孩子发烧就会不舒服、就会撕心裂肺地哭、就会可怜巴巴地对着你说“妈妈,我好难受”,老母亲这时候恨不得能有个“疾病转换器”把病痛转移到自己身上来。

发烧期间还碰了头的诚宝,谁见都怜

那么,发烧真的会“烧坏”脑子吗?娃发烧的时候的不适感是退了烧就能改善的吗?

发烧真的会“烧坏”脑子,但是,没有那么容易!毕竟,我们的脑子形似豆腐却不是豆腐,而一般发烧的温度也达不到“烧坏”的程度。首先我们要了解发热的一种分类方式:

发热名称温度低热37.3-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1℃

一般情况下,只有发热达到超高热,也就是体温超过42℃的时候,脑细胞蛋白质才会出现不可逆的高温变性。道理就好像煮鸡蛋、煎豆腐之类,你看到液体的东西在温度升高的时候渐渐要凝固了,好,对,那就是蛋白质开始变性了,如果发生在身体上就会出现我们常说的“烧坏脑子”。

事实上,在普通的儿内科门诊,你很少能见到发烧烧到42℃的患儿,可是“烧坏脑子”这个江湖流言仍然在风行。原因是很多家长其实并没有分清到底是因为体温超高造成的脑细胞蛋白质变性,还是温度没有那么高但是却因为一些原发病、并发症造成的脑炎、脑膜炎、惊厥等,“烧坏脑子”更像是一个统称,涵盖了儿童发热所有最坏的结果。

看到这里大家好像明白了又好像还是不明白,你说超高热才会“烧坏脑子”,又说即使温度不高也可能出现很多和“烧坏脑子”差不多的情况,那么,就相当于什么也没说啊!我还是不知道该咋办啊!接下来,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问题,不适感。

“有一种煎熬叫孩子生病时”/网易

其实,抛开特殊情况的超高热,无论温度多少,我们最应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ye/9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