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过很多妈妈跟我抱怨,说我们家孩子好像比周围的孩子生长得都要多灾多难。今天案例里这个孩子就是这样,自从3岁半的时候因为重度哮喘进了重症监护室,之后的每一年,一到5月左右鼻窦炎就发作,到冬天就每个月发一次烧。“去幼儿园最多只能呆一周。只要有一点点病毒,她就只能回家,没办法正常上学。”
孩子平常不喜欢睡觉,不喜欢喝水,也很少出汗;早上起来打喷嚏流鼻涕,冬天更严重。很多东西不能吃,经常积食,但胃口很好,一不留神一盘菜就被吃光了,然后不出意外就会积食,拉羊粪蛋,便便里还经常有食物残渣。
体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我们发现,这个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因为吸入了胎粪,打了2针阿莫西林。
按道理来讲,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肺部还没用张开。所以对新生儿总要想办法让他哭。如果新生儿吸入了羊水中的胎粪,很容易感染肺
炎。所以这种孩子一般一出生都会用阿莫西林或者抗生素。
这意味着孩子刚刚降临这个世界,身体里——尤其是肠道的菌群还没开始形成,就已经开始接受破坏了——宝爸宝妈也会发现,这样的孩子会比较难养。
新妈妈的母乳不会来得那么快,一般是平均3天左右的时间,宝宝才能迎来真正的营养:妈妈的初乳。
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个知识点:在所有的奶和奶制品里面,最接近母乳的是羊奶,但为什么很少有人会把羊奶作为新生宝宝的营养补充。我认为有这两点原因。
1、羊奶虽然最接近母乳,但羊奶是没有叶酸的。所以好的羊奶会添加叶酸和B群,这个大家可以去看宝宝奶粉的成分表。
2、羊的养殖环境要求很高,只能散养。羊食百草,它们很爱干净,还比较“挑嘴”。相比较起来,牛奶的供应更方便。
但牛奶的分子比较大,如果孩子有乳糖不耐,缺乏乳糖酶,摄入牛奶可能会造成慢性炎症,出现类似过敏的症状。
今天这个孩子的病因就出现了:1、过早的接触到抗生素,使得孩子自身免疫系统的发育大受打击;2、家长没有及时更换更容易吸收的水解奶粉,形成了过敏体质(图1)和肠漏(图2)。
图1-食物慢敏90项
图2-肠道通透性评估图2-肠道通透性评估
对于肠道菌群不稳的孩子,可以用益生菌来平衡。像大家比较常见的有妈米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这些,但是又宝爸宝妈会问了:“长期用益生菌会产生依赖吧?”
会产生依赖的益生菌,一般都是药菌,妈咪爱正好就是这种。它是从健康人体的粪便中提取的粪球肠菌,有平衡肠道菌的作用。所以当孩子有腹泻、腹胀、便秘的时候,可以吃这个。但药菌不能长期吃,一般吃个7-10天,症状还没有缓解,就要去看医生了。
我们肠道中数量最多的有益菌是乳酸菌,乳酸菌就像食物一样,是不会产生依赖的。
饮食不当也是孩子体质变差的一个因素。这个孩子的饮食有个特点,她餐后有一顿蛋糕甜点,吃了之后拉的便便就会比较稀烂,但在大概3天后鼻窦炎一定“造访”。
蛋糕甜点里面一般都是放蔗糖,升糖快,但是小孩子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如果还没发育正常的话,肾脏会受不了。也有厂家会用一些代糖来保持糕点的甜度,比如阿斯巴甜。但是要注意,阿斯巴甜也会产生不耐受。
另外,当孩子突然嗜糖,家长要注意肠道酵母菌的问题。如果有酵母菌过度,你会发现孩子的肛门、生殖器发红,会在玩乐的时候突然大笑、转圈圈。这可能是酵母菌已经影响到脑肠轴了。
图3-尿有机酸分析(部分)
尿有机酸的分析报告(图3)也出现了香草扁桃酸(VMA)和高香草酸(HVA)指标偏高,这会造成慢性的大脑炎症,导致孩子脾气变差,影响社交。这是因为孩子吃的鸡蛋、牛奶中的酪蛋白,孩子无法消化。这是缺少了胰蛋白酶,可以用胆汁消化酶来补充。
图4-营养元素和有毒重金属
图5-营养代谢水平评估
孩子的另外两份报告——微量元素与有毒重金属评估(图4)和营养代谢水平评估(图5)——则显示她身体里的细胞将营养成分转换成能量的代谢效率不佳,钾、镁、锌、磷等微量元素不足。也就是说,孩子吸收的营养没办法有效的转化成我们活动需要的能量,可能导致孩子平常容易感到疲劳,活动力下降,自由基过量、发育迟缓等问题。这份报告里还提到一点,孩子的肠道菌群已经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可能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减弱,维生素吸收障碍、慢性疾病风险增加。
我给孩子妈妈分析了这些报告之后,妈妈开始带着孩子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禁食和轮替,孩子不像以前一样动不动喊肚子痛了。为了让孩子能多运动,她还带孩子每天晚上打1小时网球。以前孩子很难入睡,在床上滚很久,晚上也容易惊醒;现在宝宝很好入睡,入睡之后也很安稳了。
那为什么孩子不爱睡觉不爱喝水?这个可以去看我们之前的案例分析。简单的讲就是孩子的皮质醇分泌紊乱,让孩子该睡的时候不能睡,白天又没有精神。不爱喝水是因为身体有湿热,可以用理气饮和清湿热饮。
需要补充一下的就是“汗出身凉”这个问题,包括我们很多大人也有,出完汗身体冰冰凉的。这是为什么?
1、甲状腺功能低下,黏液代谢不好会有这种情况;
2、身体有寒,这是最重要的。出汗是因为身体有热,出完汗就只剩寒,表现在皮肤就会很凉,尤其是后背和肚子。
有热的时候孩子就喜欢吃凉的,但如果是这种“汗出体凉”的情况,一定不要让他吃。可以用桂枝、芍药、黄芩(或者小柴胡),再加上艾灸,给孩子解表寒、清肺热。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是儿科医生黄圆媛,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约诊、进群、领腺扁体肥大、过敏课的资料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