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期服务部部分养户普遍反映猪群有发烧症状,大冶分公司组织人员去现场服务帮助养户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后由分公司兽医师吴孟令老师组织管理员进行会议总结,针对猪群发烧症状及诊断进行了讲解,告诉管理员们以后出现类似的生产问题该怎么防治。”
猪持续发烧怎么办?这是很多猪场的常见问题,由于生猪很多疾病都体现出发烧症状,因此要对症下药,一定要找对病症,引起猪体温升高的疫病很多,但时下流行的只有几种:猪流感、猪瘟、猪蓝耳病、猪呼吸道疾病、猪伪狂犬病、猪肺疫等。从临床症状上看,主要以发烧为主的病例占80%。
猪流感: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主要以突发、咳嗽、呼吸困难、发热及迅速转归。体温升高至40-41.5℃,有时可达42℃,食欲减退或不食,精神沉郁,肌肉和关节疼痛,常卧地不起、呼吸加快,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粪便干硬,眼鼻流出黏液性分泌物。
病变:主要集中在呼吸器官。鼻、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小支气管和大支气管内充满大量泡沫状渗出液,有时杂有血液。肺病变部呈紫红色如鲜牛肉状。
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体温升高到40-42℃,持久不退。食欲减退或废食,精神沉郁,伏卧喜睡、寒颤、挤卧扎堆或钻草窝。站立行走拱背弯腰,四肢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眼结膜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有指压不褪色的紫红色出血点。
病变: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红白相间呈大理石状。肾颜色变淡,表面有针尖大小出血点。脾肿大出血,边缘有突出于表面的出血性梗死。慢性病例在大肠回盲部黏膜有钮扣状溃疡。
猪蓝耳病:体温升高到40℃以上,腹泻。被毛粗乱,共济失调,渐进性消瘦,眼睑水肿。少部分仔猪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发紫,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断奶后仔猪的增重下降,生长猪和育肥猪表现出轻度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序的呼吸系统症状,少数病例可表现出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深紫色。感染猪易发生继发感染,并出现相应症状。
猪呼吸道疾病:多发生于保育期及后生长阶段,尤其是18-20周龄,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被毛粗乱和呼吸困难,生长缓慢或停滞。
猪伪狂犬病: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有典型的神经症状,呼吸困难,间有呕吐和腹泻。
病变:腹膜充血,间有小出血点,腹水肿。肾肿大,有散在出血点,耳尖发绀。
猪肺疫:体温升高到41-42℃,停食,黏膜青紫,咽喉部发热红肿,张口喘气,呈犬坐势。咳嗽,呼吸困难。皮肤有红斑和红点。鼻流脓样黏液。
病变:主要是融合性支气管肺炎,肺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
猪高烧的因素很多,而且不同病因具有不同特点,同时公司各养户的实际发病情况又各不相同,故此,一定要通过彻底诊断,及时个体解剖,必要时可以送到实验室化验才能确诊。
希望各位管理员在以后的生产中遇到这种情况能够准确的判断病因,对症下药。
现场管理员也针对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的提问,吴老师都给予了一一的讲解,同时管理员也提出针对季节性的共性问题分公司能多组织这样的培训。
这次技术交流会最大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稳定生产,防患于未然,及时做好保健和环控工作来减少疾病的发生。并且在遇到猪群个体疾病的时候能够快速诊断防治,提高饲养成活率。我们服务部要在猪群管理上不断提高水平,从自身饲养管理水平、规范预防免疫、适时药物保健增强猪群体质等来有效地开展工作。
正邦集团鄂豫片区
用心做事,不忘初心
为百年正邦圆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