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宝妈都会看一些育儿的书籍或从网络上获得一些育儿知识,但是万一宝宝真的发烧了,大多数宝妈还是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儿科专家总结了宝妈最关心的问题,给出了简单、详细、实用的10条忠告。宝妈一定要记住这些忠告,以后宝宝发烧的时候就可以少一些慌乱,更有利于宝宝疾病的治疗。
忠告一:宝宝发烧不用慌,医院
宝宝发热了,但是精神很好,吃喝正常;或者宝宝发热时有点不舒服,但是烧退后,精神恢复了,医院。
有以下情况之一,必须送医治疗
1、反复高热超过40℃。
2、2岁以下宝宝,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
3、2岁以上宝宝,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
4、宝宝看上去很难受、嗜睡或烦躁不安。
5、发热的同时出现一些其他症状,如脖子僵硬、严重头痛、咽喉痛、耳痛、皮疹、反复呕吐或腹泻等。
忠告二:耳温枪是神器,家里最好备一个
传统的水银温度计有测量时间长、读数不方便、易破裂等缺点,家里最好备一个耳温枪温度计,方便又安全。测量的时间和结果要记下来,去医院的时候提供给医生。
忠告三:医院
医院病患众多,交叉感染的风险较大。宝宝送医后严重会住院治疗,不严重的话往往会打个吊针,症状减轻就回家休息。但是发烧多数情况下至少会持续三天,回家后有可能会反复。家长一定要遵医嘱,不要一反复了,医院,来回折腾对宝宝的痊愈反而不利。
忠告四:家里保持一个相对凉爽的温度
宝宝发热时,家中除了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以外,室内最好保持一个舒适、凉爽的温度,以24℃左右为宜,根据季节穿衣情况适当加减。
千万不能用“捂汗法”
民间传统有捂汗治感冒的说法,但是宝宝的体温调节机能很脆弱,如果穿得太多或者盖被子捂汗,有可能不但捂不出汗,还会导致体温飙升,引发高热惊厥。
忠告五:多给发热宝宝补水
宝宝发热会比平时多消耗体内的水分,所以要多补水。白开水、淡果汁、补液盐溶液等都可以。
忠告六:千万不要用酒精擦浴
酒精是可以通过皮肤吸收的,用酒精溶液擦浴可能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副作用,如酒精过敏、休克、昏迷等。
物理降温以不折腾宝宝为前提
可以给宝宝做一些温水擦浴、贴退热贴、按摩降温等物理降温方式,但是如果宝宝表现出强烈的抗拒的话,则不要强迫其进行物理降温,让宝宝安静休息才最重要。
忠告七:家中常备小儿退热药
讳疾忌药是不可取的,宝宝发热低于38.5℃时可以不用药,高于38.5℃且有明显不适时可以用药,高于38.5℃但精神良好,可暂时观察,用物理降温,如果体温继续上升很快则应用药。
6个月以下的宝宝发热宜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的宝宝则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其他退热药如阿司匹林等不宜给宝宝使用。
用药应记准时间,以便送医时告知医生做参考。
忠告八:高热惊厥最忌惊慌,不会烧坏脑子
宝宝持续高烧可能会导致高热惊厥,很多传闻说高热惊厥会烧坏脑子,其实不是这样。高热惊厥通常24小时内只会发生一次,惊厥表现为意识丧失、浑身抽搐、强直、呼吸急促不规律等,这往往会吓坏父母,父母一定要镇定,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
?不要用力抱着宝宝摇晃或呼喊。
?不要放任何东西到宝宝嘴里,惊厥一般不会咬伤舌头或嘴唇。
?将宝宝平放在硬板床或地板上,周围不要有坚硬、尖锐的物体。
?将宝宝的头转向一侧,以免吸入痰液、呕吐物等导致窒息。
?惊厥恢复后,医院做详细检查。
高热惊厥有以下情况,立即打
1、惊厥时间超过5分钟。
2、惊厥后,短时间内又出现惊厥。
3、惊厥时伴有喷射性呕吐。
4、惊厥后出现神志不清的情况,如昏迷或不认识爸爸妈妈。
忠告九:反复发热超过5天,应入院检查
现在宝宝发热不严重的情况下,很多宝妈可以在家自己处理,但是连续反复发热38.5℃以上超过5天,应警惕宝宝是不是患上川崎病,医院检查治疗。
忠告十:不听谣,不听谣,不听谣,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宝宝发热,只听儿科大夫、专家的建议,不要听从任何网络或邻里间传播的各种没有科学依据的“偏方”,以免耽误治疗,甚至小病变大病,造成严重的后果。
医院儿科主任傅宏娜在《儿科医生健康公开课》当中,医院大夫来不及说,其他地方听不到的,宝妈关心的育儿问题。
点击“阅读原文”,获得更多育儿新知!
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