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孩子感冒发烧怎么办?》
....我在日常的门诊中,最经常遇到发烧的孩子。母亲对孩子稍有受寒就发热很是担心,一测体温超过38℃必急于求医。医院的急诊科、儿科,要么退烧,要么打针输液。抗菌素是免不了,也不管是否有“炎症”的确切证据。逢热必消炎已成为医生的一种思维定式,患者和家属也坦然接受,就诊时急于问医者:“炎症厉害吗?”、“有没有肺(扁桃体……)炎?”。好像发烧没有发炎就不正常,家属认定发烧必要用消炎药。有炎症抗炎理所当然,即使没有炎症用消炎药预防感染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中医院校毕业的同道中人难得有几个会相信单纯用中药可以退热、不会反弹,而且还可解决诸多其他症状。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把他们培训成扁桃体红肿或化脓必是热,体温升高或血证的出现如鼻衄就是风温或风热壅肺的当然的确切证据,中间或因无知或因思维习惯省去了理法方药的辨析过程,最终的疗效可想而知。所以有的家长屡用西药不效或知晓可能造成的副作用,要求中医职称的医生开中药时,医生没有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中西医结合就堂皇登场了:有了中医、西医的双保险,医患者似乎都可以放心,中医无效西医来凑,西医有副作用中医来弥补。在医者的心里真实的想法还是要依赖激素、抗菌素来发挥作用,中医中药仅仅是点缀而已。中医的正确治疗是主动开门逐邪,调动自身力量破寒除疾,西医却是要关门留寇,压制和破坏自我修复能力以营造和平假象。一个要开门,一个要关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个人感想: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呢?经常听到家长说喉咙好红,真有那么多红肿吗?很多时候感觉只是一个诊断或用药的借口。书中说的中医生用西药,而临床上又何尝不见西医生用中成药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