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白癜风注意事项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64868.html
—?I米的天空第?8?篇原创文章—
这一次新冠疫情的隔离生活,对于广大爹地妈咪来说,就是一场神兽回笼之渡劫记。
我写过很多家宝和家明的故事,网上都是一片赞声,大家看到的,都是我岁月静好地养着牛娃,母慈子孝,其乐融融。嗯嗯,这些时候确实有。
BUT,同一个世界,同一群爸妈。
一地鸡毛,鸡飞狗跳,狗血淋漓……这样的镜头,我家也有。别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仍然改不了熊孩子的熊性。
?
斗天斗地斗父母,我小时候就体会过这种“其乐无穷”的阶级斗争。
记得那会儿,我会偷偷省下买早餐的钱,放学回家路上买一根冰棍儿哼着小曲儿回家,好不惬意;结果,入家门之前匆匆咽下的那几口冰,把脸蛋儿冻得通红,一打照面就被母亲大人识破了。下一次学乖了,进家门之前使劲儿搓脸,把脸蛋捂热了白嫩了再进去。
还有,爸妈不在家的时候,不想写作业,偷偷看电视,但是电视机开久了发热啊,大人们一回家一摸电视机,啥狡辩也木有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之后我就有经验了,开电视机的同时把风扇也打开,对着电视吹来散热,果然没有被敌军发觉过。
而如今自己当了妈,只能感慨一声:不愧是世道轮回啊!
?
每天一大早,家明就在客厅里踢足球,小神兽电量充足,乒乒乓乓的声音,标志着家里人仰马翻的一天又开始了。
而每天晚上在神兽们九点正常入睡时间后,我还要间歇性检查家宝的卧室,她现在迷上了网上画画和看小说,我们那代小时候是偷偷把书藏在被子里看,而家宝是偷偷把电子产品藏枕头下。我需要花一两个小时多次突击搜查,神经质一样摸一遍枕头下面,有时候是笔记本,有时候是IPad,还有可能是手机。
?
昨晚路过家明房间,听到网课老师跟他这样的对话:
老师:这道题为什么选择答案A呢?
弟弟:因为我厉害呗……
我……长舒一口气,转身走了。
这种小case,已经点不燃我的怒火了。
?
真想把神兽们再塞回肚子里啊!
当初生了娃,没有附带使用手册,没有24小时客服,更没有无理由退货的渠道。面对家里娃多的爸妈,我们都会忍不住赞一声:真的勇士!
各位血压上升、睡眠不稳甚至生理不调的爹地妈咪们,在这里抱团安慰,也一起梳理一下现实的可操作的训娃路数吧。
首先,下下策就是责骂和暴力体罚。
肢体上的暴力体罚肯定不行,会给孩子身心都造成伤害。没几个正常的父母舍得这么干,在此也不多讨论,
责骂孩子,百害而无一益。
人嘛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但责骂不一样,语言暴力会被孩子记一辈子,更可能会成为孩子长期的心理阴影。
而我们情绪激动、不受控制的时候,很难不说出没有分寸的话来,伤害了孩子的心。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事后父母再怎么温情和溺爱,也只会让孩子觉得喜怒无常、冰火两重天,并不能弥补语言暴力的伤害。
况且,经常不分轻重的谩骂贬低,可能会导致孩子不会爱自己,自暴自弃。
所以,面对再高段位的神兽,父母都要管好自己的嘴,赌气、诅咒、说脏话之类的词语和句子,一点也不能说,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摆出凶狠丑恶的脸色。孩子有尊严,父母也要有行事的底线。
只要父母不说出绝情伤人的句子,声音粗大些,语气急躁些,情绪激动些……只要就事论事,亲子感情就不会受影响。好言相劝的时候孩子也能听得进去(肯听,就好,能不能彻底改,下面再分析),双方的沟通交流就不会出障碍。
神兽一定有让你分分钟秒变喷火龙的本事。你的功力得抗得住。
你得抗住国骂咒骂这种低境界的冲动,实在控制不住自己,高声嚷嚷和大吼也是尚可的,有震慑作用,能充分表达你的怒气,也能体现事情严重性。
声音粗大些,语气急躁些,情绪激动些……这些,我都避不过。
我看过很多育儿宝典和虎妈育儿经,非常明白打骂孩子的政治不正确。但理论是美好的,不吼出来,真的不现实。
上神们也无法做到。
?
K爸是我见过情绪控制力最好的一个了,他的底线是经过我的挑衅、做过压力测试的。
每次我情绪激动,他都会很唐僧地劝我:不要发火不要生气,声音轻一点,对孩子要有耐心,你要讲道理,要以理服人。
我脸上挂着淡淡的冷笑,客气地回答:
领导,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我每次没忍住大吼的事情,哪一件没有在发火之前,说上过十遍几十遍。您连续陪着熊孩子24小时体验一下,再来跟我说这句话。
事实证明,神兽就是有特异功能,就知道在你情绪底线边缘不断试探。如来佛祖级别的K也有被气得七窍生烟的时候,次数一只手能数得过来就是了,如此其实我内心也是相当佩服的。
?
当然,对于渡劫中的我们来说,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为了神兽真正气到自己。粗大嗓门和严厉态度是表达方式,发火的级别是体现给给神兽看的。你的内心要平和,你也要明白,一次生气发怒或者体罚,是不能一次性解决的问题的——如果真的一次就解决了,那真是中大奖了。
为人父母要记住的一条铁律就是,养娃就是比拼耐心,跟孩子的劣根性比耐心。对待孩子每一个大缺点,你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有限度的健康的安全的体罚,可以是另一个次次优方案。
如果你吼到高声调上不去了,情绪尚未表达到位,觉得震慑神兽的级别尚不能反应错事的严重程度,那么,上手吧。
?
熟读过很多育儿宝典和教育理论的我,在被爱啊平等啊等育儿理念武装之后,对于打和骂这两点一直心存疑虑,也对此查过大量资料。
理论和现实总是有差距,在西方,揍孩子会被当作虐待孩童会被邻居报警,而东方家庭的理念却不同,毕竟在新加坡,连成年人都可能被鞭刑呢。曾经在某综艺上看到某女星说过,谁不是被打大的呢?然后绘声绘色分享了小时候挨揍的经历。
?
我的实践体会就是,打和骂,有限度的打和有原则的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为了宣泄大人的负面情绪。有限度的体罚,是可以作为解决问题的多种尝试方案中的组成部分的。
K爸的观点仍然独特,他认为女孩子绝对不可以揍,儿子就是用来揍的。当然他唯二次发怒动手揍家明,都是因为安全问题。而家宝再怎么气人,他都忍得住。
?
现在的爸妈们跟过去相比,棍棒暴力已经大大减少了。大部分时候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揍娃武器的选择上,拖鞋、藤条、鸡毛掸子、扫帚、衣架等等都是我听过见过的,像撑衣杆这类大杀器就不要尝试了,太危险。铁棍的威力我深有体会,小时候的阴影至今还在……
大家记得测试和控制好力度,毕竟揍娃的目的不是为了下重手,有些肉痛、得到了惩罚,能记住事儿就好了。
?
我的方案比较单调,主要靠掌力,“降兽十八掌”,但掌力效果不佳。姐姐很倔强,老母亲手都疼了,她从头到尾一声不哼,横眉冷对。弟弟老油条,有点儿疼了就嗷嗷求饶让老母亲心软。在各地旅行淘到的各种精美的尺子,不抗事儿,都被我打坏了,也没啥疼痛效果。
后来一次旅行中偶然看到有长长的木戒尺卖,上面还刻着三字经,立刻买了,我想着这应该有鸡毛掸子的威力了吧。
没过几天,家明就用上了,没两下他就哇哇叫、眼泪刷刷地,还真疼。过了一阵子,姐姐也用上了一次,姐姐脸上也罕见地出现了裂痕。
结果就各用了一次,我出差回来,戒尺居然不见了,两只神兽装傻,戒尺方案也不了了之了。
?
虽然我动手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打完,我都有深深的挫败感和自责感。我会很坦白跟孩子们讲:
知道妈妈为什么打你们吗?因为我无能啊,所有方法都想遍了,没有办法让你改正。连挨打也让你长不出记心,我实在无能为力了。
我觉得自己发飙的样子面目很丑陋,我很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我卖惨,也确实能让他们感受到我的伤心失落。很多道理孩子心里是很明白的,他们就是做不到而已。激发起孩子的同理心之后,我就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讲道理沟通了。
?
仅仅体罚是不行的,体罚应该是训娃综合方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定要有组合拳。没有反思和讲道理,熊孩子挨打就白挨了。
三省吾身,面壁思过。这是古人的大智慧,也是训娃的最佳可选方案。
无论打还是骂,都是开胃前菜,主菜应该落在反思和沟通总结上,这也应该是惩罚神兽的主旋律。
?
既然最终是需要双方沟通来达成共识,父母和孩子双方都需要先有一个冷静期,来理清楚问题,想想解决措施。“面壁思过”就是让孩子学会自省和反思,这是自我认识和独立思考的训练。“一日三省吾身”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一个保持自律上进、可伴随终生的好习惯。
让孩子去面壁思过,也是让老父老母们冷静情绪的一个过程。在平复好情绪后再来处理问题,即便好言相劝最终演变成了要打要吼,也能相对更好地控制度,避免矛盾激化。
在这个冷静期,你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也要理顺起来,摆事实讲道理是需要口才和谈判逻辑的,有理有据还得以德服人。多少爸妈在神兽的助攻之下,成为了辩论高手,这也是意外收获。
?
心平气和谈一谈,以下三个原则,能让好言相劝更加事半功倍:
1、灌输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观念。
孩子长大就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和寻求独立的过程,但他们很难理解“自律即自由”这个概念,当然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并没有理解这一点。
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就是耍流氓,你要自由的权利,就要有自律的担当。
我对家宝讲,你想要求成年人的待遇,就要具备大人所需要的对等的自制力。
比如,你想要不被打扰的独立空间,你可以关上门,但你在房间里偷偷上网不睡觉,这样不自觉的后果,就是不好好学习、弄坏眼睛甚至被糟糕的网络信息带坏,这样的“独立”妈妈敢给你吗?
大人的本职是“工作”,孩子的“本职”是学习,大人有经济能力可以自己买笔记本电脑,工作之余玩电脑;孩子没有经济能力,你也想要笔记本用来学习、间歇娱乐放松。可以,但是不能本末倒置,电脑的使用时间大量用来玩、学习成了配角。
你要父母的尊重,当然可以,但你也需要尊重父母。尊重我的感情,最起码别骗我,说到就要做到,不骗人就是起码的尊重啊。
?
2、培养规则的概念。
人是群居动物,这个世界是有一套规则让人去遵守的。
我们需要给孩子爱和平等,但如果父母过度理解这一点,连适当的教导和惩戒都不给,熊孩子就更加无法无天了。有原则的爱,以及有规则的平等,这都是孩子需要分清楚的。
有人觉得“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功利化,但其实社会也是如此。合理的惩赏分明的措施效果是很好的,以后我会讲一些不同规则对行为导向的效果小故事。
?
家里要有家风有家规,这是对孩子的约束也是对大人的约束。家长要有权威,孩子也要得到尊重,约法三章的规则制定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
有了规则,爸妈们更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更有说服力。如果你有时候做不到,但至少,让孩子看到的是“你能做到”的状态。这个话说得内涵,大家明白的。
?
3、解决方案要具备可行性。
所谓方案可行,就是需要理解人性、劳逸结合,方案才行得通。
孩子很多问题,其本质是“人”的通病,不分大人小孩。比如,“懒”和“贪”(小孩贪吃贪玩,大人贪吃贪玩还贪财贪色),是人的劣根性,很多大人也这样,差别在于自制力的高低。人的自制力和劣根性的搏斗是一个贯穿一生的过程,不要指望一步飞升,每天都有一点点进步,就非常好了。
?
此外,每个人不可能一直绷紧神经,松弛有度、劳逸结合的生活节奏才能持久。网课作业,电视游戏,都伤眼睛,我让家明学习之余多玩,他就踢球打球射击蹦跶,家里鸡飞狗跳,大人都没法儿homeoffice。为了让家里安静一点儿,我让他学了斗地主和打麻将,顺便陪老人家解闷。家宝不爱动,每天就是在房间坐着学习看书画画,我就让她每天两次跑步机各20分钟,一次看视频快走,一次听音乐慢跑,她也有运动的积极性了。
?
沟通的表现形式一般是先扬后抑再展望未来,赞赏和关爱穿插在其中。不要上纲上线,按照事情的严重程度来确定惩罚措施。我用的最多的体罚就是罚站,轻一点的就是面壁把三字经弟子规读几遍被几遍,再严重点就是扎马步。K爸喜欢让孩子写悔过书加改进计划书。哪些方法有效,因人而异,总之不要期待药效立竿见影就对了。
无论是揍娃还是训娃,坦白讲,治标又治本的疗效,短期是很难见到的,一次见效的情况就跟天上掉馅饼儿的感觉一样。
所以,养娃就是比拼耐心,降低期望,抓大放小。
?
跟孩子的劣根性比耐心,跟孩子成长周期的自然规律(比如叛逆期青春期)比耐心,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保证耐心的另一举措就是抓重点,抓大放小。不要事事都管,什么都批评就等于没批评。比如,整个假期那么长,孩子有几天晚睡半小时,又有什么关系。孩子每天都吃蔬菜,碰到不合口味的两三种蔬菜,不想吃或者不想多吃,又有什么大问题呢。为了突出大事情,小事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没问题的。
?
对于孩子缺点的改正,你要降低期望,这不是原则的降低,而是对训娃起效时间快慢的期望要降低。不要今天跟昨天比,否则你会越来越焦虑。把孩子的今天跟半年前、或者跟一年前相比,有进步就好了,积少成多,等待从量变到质变。
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要有铁棒磨成针的决心。
人生就是修行,被神兽倒逼着修行,我们能更快成佛不是。
?
第二点就是要理解孩子,这一点完全不难做到,因为我们都是从熊孩子过来的啊!
想想我们小时候。谁不是和爹地嘛咪斗智斗勇当中长大的呢。神兽干过的小坏事儿,咱们小时候也干过的,熟悉的套路熟悉的心态啊!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谁不是这么纠结着长大的啊。
多参加几次父母吐槽聚会,你就会发现,每一家都有同一款神兽,别人家的娃娃们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槽点。理解了神兽的客观存在,你就更有耐心和信心了。
?
所以,真没必要把自己气着了,别往心里去。咱们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老人家还越活越小、不觉之间又多了两个小孩要管要哄,太不容易。
神兽们经常抱怨:姥姥怎么这样这样,姥爷怎么那样那样,他们怎么脾气那么大、我发发脾气怎么不行?
我回答:你几岁你的坏毛病才产生几年啊,你都改不了;姥爷都快70岁了他的毛病都几十年了,几十年的毛病改起来多难啊。所以有缺点我们要趁早改,才有机会改得掉。再说了,姥姥发脾气的样子,那神态那语气你喜欢吗,刺耳扎眼吗?不想变成面目狰狞的丑样子,就控制好你的脾气。
?
神兽容易惹众怒,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年龄小,还不懂察言观色去分辨家人的情绪变化,掌握其中的规律。
孩子分不出什么时候大人不能惹,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事儿比如学习结束玩10分钟游戏,大部分时候没事儿,有时候就成了大事、触了大人的霉头。这种时候他们被惩罚,就会很不服气。
就这一点,我给家里的神兽们详细解释了家里“每一个人的情绪临界点都有起伏”这一点,也大大降低了家庭冲突的数量。比如:
爸爸回家比较沉默的时候,一般工作比较烦心;妈妈一个月总有那么五六天,是一点就着,不能招惹的;菲佣休息那天,姥姥会暴躁加倍,因为她一做家务就心烦压力大……
大人们也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有一些不大的事儿平时能忍,这个时候不一定。别去火上浇油,神兽还是可以做到的。
?
总之,无论打是亲,还是骂是爱,不管什么方案,都是解决孩子成长问题的手段,但绝不能成为我们自身情绪不畅的发泄途径。
神兽们总是猫几天,狗几天,这说明他们虽然有时候控计不具计己,但也有时候还是能控计计己的。
一个屋檐下,愿我们相爱不相厌,让我们祈祷世界和平。
?
-END-
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欢迎扫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