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好,想问孩子发烧的时候,大家会采取什么方法退烧呢?
前两天看到一个宝妈的留言,吓一跳。
孩子发烧,“冰水灌肠退烧”??认真的吗???
什么是灌肠退烧?
其实就是把液体或药物,通过肛门注入肠管,达到退热的目的。
而且在现实中灌肠退烧用的「药」也是五花八门。
有冰水、有头孢类抗生素……
还有利巴韦林、地塞米松,甚至有金银花、柴胡、板蓝根、喜炎平等。
上面评论的宝妈说的乡村医生:可能孩子经历的就是冰水推入肠道退烧……
想想都一阵哆嗦。
有的医生认为,灌肠退烧安全绿色,不用经过肝脏代谢,没有副作用。
事实上:当灌入药物的直肠被吸收后,还是要通过肝脏来代谢的。
用灌肠的方式可能会很快退烧,但是孩子可能会严重不适。
看看新闻就知道了:
本身发烧已经很不舒服了,透心凉的“冰水”再直冲肠道,不敢想象……
而且一些药物被直肠吸收之后,也不清楚会有什么安全风险。
事实也证明:不靠谱的灌肠退烧,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大坑。
?操作不当容易损伤肠粘膜
冰水灌肠会引起患儿寒颤、血管收缩、能量消耗及较严重的不适感,一般都不推荐用。
如果操作不当,轻则黏膜损伤,重则肠道出血、穿孔,甚至有生命危险。
?不好控制药量,可能造成肝脏损伤
灌肠给药的药量不好控制,很容易导致孩子肝、肾、心脏等脏器损伤。
年就有新闻报道过:
一个半岁的孩子因为灌肠退烧而导致全身多处脏器受损,还出现了急性肾衰竭,甚至需要做透析。
本来只是小小的发烧,却因为错误的退烧方法毁了一个孩子,一个家庭......
灌肠风险大,希望大家一定不要儿戏。
我们有更加安全可靠的退烧药可以用,比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安全有效。
还有一些常见退烧方法,也不好使,在这里给大家盘点一下:
一、酒精擦身
年,东莞的常先生是用酒精给2岁的儿子小东擦身子,结果马上不省人事。
医院,结果还是没有抢救过来……
因为酒精会挥发,确实能降低皮肤表面温度,但容易导致孩子皮肤损害,酒精中毒,严重可致死。
这种缺乏科学理论的做法,别在拿孩子做实验了。
二、捂汗退热
还有捂汗退热,老一辈儿特别推崇。
事实上,孩子的体温调节能力差,闷热着反而容易体温越飙越高现象。
如果孩子被捂太久,还可能出现脱水、昏迷,危险状况,重则死亡。
“捂热综合症”大家可能也听过了,每一天被捂着死亡的事例也很多。
大家尽量不要踩坑了。
其实孩子发烧时候,我们只需要这样护理:
发热是人体对感染抵御的正常反应,中等程度的发热可以调动机体免疫力,有利于机体杀灭病菌。
而发烧处理原则就是: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
如果精神状态好,多喝水,多观察就是了。
1、多喝水,可少量多次适量补充水分。
2、发热体温高于38.5℃时,可以使用安全的退热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治疗,两者只要选择其一就行。
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3、低于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温。
比如用毛巾蘸热水后,毛巾拧半干状态擦拭。洗个热水澡都是可以的。
最后建议家长,退烧方法不要偏听偏信。
因为最终受害的只是孩子。
什么情况一定要就医?什么情况一定要就医对于没经验的新手妈妈,发现宝宝发烧,建议及时就医;
对于有经验的妈妈,若宝宝不满3个月,体温超过38℃,应立即就医;若宝宝已满3个月,体温超过40℃或出现以下情况:
拒绝喝水;喝水较多仍不舒服;排尿少且口干舌燥、哭时眼泪少;头痛、耳朵痛、颈痛或说不出的不舒服;持续哭闹;表情冷漠;持续腹泻、呕吐;发烧持续超过72h,建议尽快就医检查。
发烧是身体的反应,不是疾病,不会烧坏脑子。
看了这篇文章,家长们是否有收获呢?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此为止,科学育儿从现在做起,更多婴幼儿育儿干货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