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当孩子发烧385,妈妈们该怎么做

发烧38.5,妈妈们心里的底线?

发烧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称不上是日常用品,但是也不会嗤之而去!仍然时不时来拜访一下老朋友,当然他最喜欢的还是小朋友。

对于,发烧达到38.5度就必须“打吊针”也就是“静脉输液”的说法,真的有点孤陋寡闻。记得读医书时,老师并没有提到此论点,出来工作后,也没听说过。这不出国两年后回来就变样了,感叹世界变化真快。

为何发烧达到38.5度就必须“打吊针”呢?我一直不明白,也许我太守旧了,跟不上时代,没有继续医学知识的探究与学习。当妈妈们带医院看病时,大夫告诉她们发烧达到38.5度时必须采取输液打针,我就是这样知道了这个事实!因此有点摸不着头脑,于是开始恶补相关知识,但是得到的最佳答案是预防发烧烧坏大脑。有这么惊慌吗?

这种举国惊慌的做法让我想起在国外工作治疗发烧时的经历,国外小朋友在发烧到39度时并没有接受输液治疗,而仅仅是吃点药片或者物理降温。在国内与国外对比之下,国内的这种做法超乎常理。真实本性是在滥用抗生素,为此而设立的借口理由。在国外一直痛诉中国滥用抗生素的同时,这个度数设立的标准使得抗生素的使用变得非常普遍,非常的合法化。几乎每个小朋友发烧都能达到38.5这个度数,那么每个小朋友避免不了接受所谓健康的毒害。

当权威说:38.5必须输液

38.5度必须输液,医院的医生都这么告诉你,你能不相信吗?你敢不相信吗?不敢,即使怀疑也必须用,没办法,不能拿生命冒险,医生就是权威。

虽然我不是西医生,也不是权威,也许没有去调查,也许只是道听途说,不妨根据道听途说大胆的估计:中国的大部分西医自家的孩子发烧时,当达到38.5度时绝对不会优先考虑输液,而是继续保守药物治疗,而当病人坐到他们面前,38.5度就成为了绝佳的输液理由,首先推荐妈妈们输液——生活总是如此的黑暗!

中国的妈妈们都在无奈中生存,向为了保卫宝宝健康而做出巨大努力的妈妈致以崇高的致敬!

每当我看到输液的宝宝,在昏昏欲睡中度过,有着一种似乎是在被恶魔折磨一般,变得毫无反抗,变成无奈的去接受,唯有祈求才能获得康复的感觉。

每当我指导妈妈们帮助宝宝退烧后,获得最大的感受就是,妈妈们又一次熬过来了,宝宝又能健康的成长一步。(有时没能够及时帮助,导致病情变化,也深深的给自己敲响警钟)

每当宝宝达到38.5度时,妈妈开始焦虑,开始选择,也开始失去理智,要帮助她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医术,还需要给予勇气,帮助抵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当38.5度到来时我们该怎么办?

当38.5度到来时我们该怎么办?既不知道怎么使用中医方法,医院输液打针,更不想乱听途说随意试用各种偏方时,虽然针对发烧的问题重复的告诉妈妈们很多次,仍就希望更多的人知道。

处理的方法:

首先,观察孩子的神情,呼吸,动作及声音。神情就是孩子的意识,孩子是否能够认得你,眼神是否镇定而不是乱看,睡着的小孩一般唤醒后会看你一眼继续睡觉,表示你并不陌生。反之是病重马上就医!

其次,呼吸是否均匀,即使呼吸时听到声音粗,但是只要有规律就是正常呼吸;如果睡觉中呼吸平稳,呼吸声不粗,说明病情稳定,有转好趋向。反之为不正常需要马上就医。

再次,观察孩子的肢体动作,还在哺乳的婴儿看看小手是否紧握不开,嘴巴是否变形,脖子是否僵硬,手脚是否伸直不曲,只要手握拳头能够松开的,嘴巴没变形的,脖子软的,手脚软,这些说明病情稳定没有严重。反之就是严重的,需要及时就医治疗,甚至可以采取中医里的针灸刺络放血疗法及时抢救。

最后,倾听孩子的声音,声音大声洪亮有力,正常。说话清楚调理,正常。没有乱说不着边际的话,正常。哭的时候声音连续,不突然中断,不突然迭起,不时高时低,正常。反之不正常,多为病重,体弱的表现。必须马上就医治疗。

扩展阅读:

案例数则·小儿推拿搞定孩子积食发烧实战篇

宝宝发烧了,妈妈莫着急输液退烧

小儿推拿+三豆饮搞定积食发烧

一位妈妈的分享

安和中医育儿、手护宝宝健康!

课程公告

安和中医育儿课(4月-5月)

教您小儿推拿、艾灸、小儿常见疾病的辩证、小儿食育等方法解决孩子常见疾病,教家长如何在众多症状中辨析寒热、虚实、表里把握治疗思路。

突出辨证,手把手教方法。

天津·4月23-24日(两天),报名联系陈老师手机/,刘老师手机/查看招生简章

杭州·5月14-15日(两天),报名联系万老师手机/,陈老师手机/查看招生简章

北京·5月28-29日(两天),报名联系刘老师手机/,朱老师手机/查看招生简章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小儿群吧!!

中医米奇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治吗
白颠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xe/35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