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写我孩子的故事了,虽然他经历过无数次发烧,肺炎发烧,急性气管炎发烧,感冒发烧,积食发烧。但因为食物不洁发高烧,在家人一片怀疑,以爱的名义来干扰,东西不全不多,条件不太具备调理,还是头一次。本想带他去农村体验生活,让他知道超市的玉米南瓜长什么样子,让他知道原来玩沙子要去河边而不是公园或游乐场,让他知道青山绿水的居住环境是多么舒服,原来田间有那么多泥巴可以玩,让他知道山羊长啥样子,让他知道做饭还需要烧材火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哈哈,经历了一整天有意义又激动人心,玩的不亦乐乎的一天,疲劳+期间出汗淋雨+吹风+饥饿+吃了太多西红柿,还有坏的没削干净的,而且各方面卫生也不太好,他一整天也是到处乱抹,指甲里全是脏东西。其实我也是刻意让他接触细菌的,从小生活在城市太爱干净,8岁之前的孩子是需要接触一些的,太过于讲究的孩子容易过敏,湿疹,皮肤病,上学后容易生病,成年后进入人群密集的社会环境,身体更是不堪一击,在我之前的文章有讲到这个问题。哈哈,没想到“心想事成”给我了个大礼物。后面两天我轻微拉肚子,肠胃也不舒服。回家路上无意间抹身上感觉不对劲,一量37.8,就去门口买哈密瓜了,回来我妈给温水擦身,说浑身像炭火一样,39.4。立马就榨汁兑营养素喝下。在那玩了。我妈说发高烧他精神还这么好。其他小孩都焉了,呵呵,这考验的是平时的营养储备。发烧温度取决于1.平时营养储量,临时补充。2.取决于细菌病毒威力,迫使身体不得不升到一定温度。营养素不是用来退烧的,是临时提供养分帮助身体的。所以有时吃下营养素发现退烧了,有时烧的更高了。在我们团队,大家是很期盼发高烧的,发烧是要发红包庆祝的,很多疾病只有通过发烧才能恢复。我处理过很多次,其实很淡定,但多数人害怕发烧。看娃发烧家人赶紧找来退烧药让吃,医院。吃下营养素十几分钟,吐了很多,又吃了一次营养素,又吐了很多,孩子也跑累了,吐的也有点虚脱了,就睡了。看他吐我很开心啊,吐出来就好了,本以为会退烧,结果没退。然后就是来自家人一个个关心的问候,质疑,怀疑,不理解,私下讨论窃窃私语,好像我是后妈。我一直说,阳光森林的妈妈都是优秀而伟大的,在自己或他人身上调理很轻松,但给娃,尤其小孩调理时,真的很考验妈妈的内心。除了平时的专业学习,实践,还有来自母性的本能,更会来自家人的干扰。对整体自然医学这条路足够的坚信,才有信心走下去。然后一整晚都是在38.7~39.4波动,几乎都是39.4,由于他曾今有过一次惊厥,其实是害怕发高烧的,医生当时建议发烧不到38都要吃退烧药的。不过后来多次发烧都是营养调理好的。但晚上睡着没法吃喝,睡前吃了不久就吐了,不知身体吸收多少,我多少还是有点担心。医院在家拖着,其实不是的,医院,是建立在不断给孩子提供营养的前提,有源源不断的营养供应发烧就不怕。不是不采取任何措施硬抗。一整晚他困的叫不醒,浑身发烫,只能枕头垫高一点点从嘴角溜进去,他本能的吞咽。期间有过两次四肢冰冷,我知道是能量不足了,用椰子油按摩全身,十分钟后就恢复了。学健康知识不是不得病,是为了在孩子生病时,在那些漆黑的夜晚,成为孩子的铠甲,淡定从容的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守护他!我越来越佩服我自己,曾今我是那个睡着叫不醒的人,几年育儿,练就了在他生病时他有任何动静我就清醒了。第二天直到中午才退烧,但精力挺好,家人都以为他好了。但家人觉医院,免得担心。那是啊,去医院多轻松啊,把娃丢给医生,随别人处置。去医院就是把本来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担心,麻烦,抛给别人,换来自己的轻松。却不知道医疗带来的伤害可能更大,甚至还是没完没了的。不到那一步是不需要医疗的。在我之前的文章有讲到亲身经历。一整天就吃流食,果汁,营养素,小米南瓜稀饭,蔬菜汤,幸福餐,白天尽量多吃点,晚上睡着就不用吃了。白天他又开始肚子疼,吃不下去,只能想办法了。家人又说了,娃不吃不喝不行。呵呵,其实哪有不吃不喝,生病了就该吃流食,吃了那么多营养素,都吃的食物的精华,没有少吃。家人观念的干扰,才是调理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下午去超市逛,可能超市有点冷,或者第一天活没干完,晚上8点开始又发烧了。家人又各种叽咕,生病吃药的人就是认为,立马没有症状才好,发烧就应该立马退烧。却不知自然规律下,身体恢复需要时间,不要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