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吃了这种感冒药怎么聋了呢看完

前段时间,央视一则关于“儿童用药”的公益视频刷爆了各位家长的朋友圈,很多人都看哭了!(有wifi可戳视频,没wifi的往下看)

视频中的五岁小浠诺,一岁就会叫爸爸妈妈,听到音乐还会手舞足蹈,然而这个聪明爱笑的女孩却在3岁发烧时,因为错误用药导致聋了,从此听不见外界的声音……

五岁聋儿:

“我知道声音都在我身边,我很努力听,不过就是听不到……”

“妈妈我怕,我不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只能远远地看着……”

“有时候我会,大发脾气,摔东西。妈妈,不是我不乖,只是想对你说话,但着急说不出来……”

“是我把妈妈气哭了,但妈妈却跟我说对不起……”

视频看得萌萌哒十分揪心,在为小女孩的遭遇感到痛心与惋惜的同时,也暗暗惊讶用药不当竟能给儿童带来如此大的伤害!

其实,历年来,因为用药不当,造成儿童伤害的案例并不少!

1、因误食妈妈避孕药,3岁女孩竟然来大姨妈

前几天萌萌哒还发着“3岁女儿偷吃避孕药来例假,祸起妈妈一句玩笑话”一文。

因为妈妈在服用避孕药时,随口跟女儿说了句“好东西”,女儿以为那是糖果,所以就偷偷吃了,造成了3岁女孩性早熟的结果。

2、11个月大的宝宝要洗胃!只因爸爸喂了半瓶退烧药

事情发生在1月30日凌晨,患儿婷婷(化名)发烧到39℃,医生开了一瓶退烧的美林,但孩子爸爸没听清楚用量,一次性给女儿喂下了25毫升也就是10倍推荐剂量的美林。

由于药物被大量吸收,会刺激消化道,还会影响肝肾功能,所以最后导致11个月大的孩子要洗胃!

3、乱吃抗生素,两个月宝宝肝损伤

福州连江两个月的女宝宝欣欣(化名)咳嗽,父母自行给她喂了3天的抗生素阿莫西林。医院检查,医生发现欣欣的肝功能指标超出正常值20倍,出现了药物性肝损伤。

类似的新闻案例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个误食药物和错误用药的背后,都让孩子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等发布的《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数据显示,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耳聋,每年约名儿童因用药不当死亡。

《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还指出:

●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2.5%,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成人的4倍。儿童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造成的药物性损害更严重。

●在儿童群体中,药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诊儿童的比例,从年的53%上升到年的73%。

●从中毒年龄来看,0到14岁的药物中毒儿童中,1到4岁儿童占比最大。

儿童是成人的起点,但不是成人缩小版。大部分成年人的药品,儿童是不能服用的。儿童机体尚未发育成熟,全身组织和器官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功能不完善。相比成人,药物在儿童体内不能充分代谢,容易引起毒副作用;儿童肾脏功能发育不全,消除药物能力较差。药物在成人身上的轻微副作用,在小儿身上可能就是毒性反应。

所以,给孩子用药真的不能乱来!

连乱开玩笑都不行!

哪些药物孩子碰不得?

这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1.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

2.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

3.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

4.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

5.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滴鼻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

(内容出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

这几种退烧药,严禁给宝宝吃!

1.安乃近

安乃近是曾经的“退烧之王”,在所有退烧药中,它退烧快而且价格还便宜。

但是,安乃近有个巨大的缺点,就是不良反应又多又严重:

包括引发白细胞减少、肾功能损伤、急性造血功能停滞、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荨麻疹、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一大串副作用。

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再给宝宝服用安乃近了。(包括成人也不推荐用)

2.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但同时也有一定解热作用,所以早期也用于退烧。

不过近年来,全球已发生多起与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不良反应报道,所以目前此药已禁止作为退烧药使用。

而且早在年,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局就曾下发了一条《关于加强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的通知》。该通知规定:

根据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决定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强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调整尼美舒利临床使用,明确尼美舒利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

即便是成人使用,也应在至少一种其他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且仅限于治疗慢性关节炎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疼痛、原发性痛经等疾病。

3.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也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且价格便宜的解热镇痛药。

诞生于年,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堪称“万灵药”。

大人用或许没事,不过如果用阿司匹林给宝宝退烧,则可能会让宝宝丧命。

医学研究表明,若儿童患流行性感冒、水痘等急性病毒感染且有发热时,用阿司匹林有引起“急性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的危险,此病又称瑞氏综合征,多见于4个月-5岁的儿童。

儿童阿司匹林服用者比未服用者的发病率高出25倍,且与服用剂量关系不大,服用时间越长、年龄越小,越容易引发这种病。

患儿可表现出过度疲劳、异常兴奋、频繁呕吐、体温升高和肝功能异常等症状,死亡率达30%。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主张,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的儿童不能用阿司匹林,以免引起瑞氏综合征。

而我国制订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治疗方案”中有过告诫:对发热儿童禁用阿司匹林。

感冒发烧宝宝该吃什么药?

对于发烧,目前对宝宝安全的退烧药有2种:

一、乙酰氨基酚

代表药有泰诺林、扑热息痛、必理通、小儿百服宁等,它是常用的儿童退烧药,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和成人。

其退烧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起效较快)但不良反应小,对胃肠刺激轻微,不影响血液凝固性,也不会引发瑞氏综合征,已被世界各国广泛推荐和使用。

该药目前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高热首选药。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

该药使用不当的话会损伤肝脏,因为该药经肝代谢,代谢产物中有极少量对肝细胞有毒性的羟化物,太小的宝宝肝脏解毒功能不全,应警惕会造成肝损害,所以服用该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二、布洛芬

代表药是美林和芬必得。

布洛芬具有不良反应少、胃肠刺激轻的优点,对血象及肾功能的影响亦较小,退热作用更为持久。

平均控制退热时间为5小时左右。对于39℃以上的高热,布洛芬的退热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好。一般用于6个月以上高烧难退的宝宝,6个月以下的宝宝要慎用。

不过,布洛芬的作用排序是消炎、镇痛、解热。因此,它的首要作用是消炎而不是退烧。所以,即便宝宝到了可以服用布洛芬的月龄,家长也应严格按照宝宝体重精确计算剂量。

对于流感,国家卫计委国家卫计委日前发布最新《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明确推荐一批抗流感病毒药物:

其中西药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中成药包括连花清瘟胶囊、儿童抗感颗粒等。过去的抗流感明星药物板蓝根不在推荐之列。

警惕十大儿童用药误区

在给孩子用药的同时,父母更要避免这些服用药物的误区:

1.果汁服药

用果汁送服药物,或吃药后立即喝果汁或吃水果,果酸会中和碱性药物,或使药物提前分解,降低药效。

2.喂药加糖

糖能抑制某些药物的药效,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再者,糖能与某些中药中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起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

3.剥去溶衣

外包溶衣的药物一般对胃有刺激或易被胃液分解破坏,如剥去溶衣或压碎服用,易产生不良反应。

4.强行灌药

用筷子撑开嘴巴,或捏着鼻子,在儿童的哭闹声中强行灌药,易使药物呛入气管,轻则引起呼吸道肺部发炎,重则堵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危险。

5.静睡喂药

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受外来刺激时适应性调整能力差。如果趁其睡眠时喂药,药液突然刺激舌、喉等部位的神经,可反射引起喉部痉挛。

6.服成人药

有些家长觉得成人药药效强,为使儿童尽早痊愈而用成人药物喂儿童,是很错误的。

比如治腹泻时用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此药对儿童肾脏有损伤;又如成人复方新诺明片,儿童长期服用会严重毒害其肾脏,还可诱发贫血症等。

7.服药过量

有的家长急于求成,给儿童服药时擅自加大剂量,这样会引起儿童脏器中毒。如镇痛类药物服用过量,会伤及肝脏(中毒性肝炎)。

8.滥用退烧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一见孩子发热,就给孩子吃退热药。这样做很容易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9.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

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

10.滥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是不合适的。

而且长期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孩子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长期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孩子误食药物后如何处理?

一旦发现儿童误食药物,大人要冷静下来搞清孩子服下的药物是什么,服了多长时间,这对于治疗处理很有帮助。

首先要判断孩子是否误食药物,应多留意孩子的异常表现,仔细观察有无以下四种情况:

1.孩子是否呕吐或表现出昏昏欲睡;

2.孩子嘴上或嘴里是否有异物残留;

3.舌头和嘴上是否有灼伤的痕迹;

4.嘴里是否有异味。

倘若发现时孩子服药的时间不长(约4—6小时之内),可以先在家里立即采用催吐方法。催吐主要让孩子把存留在胃内尚未消化吸收的药物吐出来,使用的方法是:用一根筷子或手指,轻轻触碰孩子的喉咙后部(咽后壁处),刺激后会有恶心感并引起呕吐;吐后喝些开水再催吐。反覆几次,尽量将误食的药物清空。

若是孩子服入的药量过大或时间过长时,甚至已经有出现中毒症状时,家长医院急诊治疗,并准备好装有误食药品的瓶子及呕吐物,医院以供鉴定。

最近广州天气寒冷,宝宝容易感冒发烧

用药时,粑粑麻麻们一定要注意了!

时刻要记住:

孩子不是你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

赶紧分享给你身边的家长

让更多家庭认知到儿童用药的重要性吧!

欢迎文末下方留言

和大家分享你的观点哦!

*注:内容出处:中国药学会/[1]刘俊英.儿童用药防误区[J].家庭医学,,(2):15),综合广州日报、人民日报、国家卫计委

一周爆文

触目惊心!一月3起亲妈杀子事件,父母情绪失控的背后有多可怕……

广州人最全拜太岁宝典来啦!要想狗年顺风顺水,就得这样拜!

快过年了,这两样东西不能一起吃!严重的会猝死!

12岁小学生竟被查出癌症晚期!这些习惯年轻人必须要改了!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白癜风慈善爱心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xh/1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