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了,怎么办?该吃药吗?医院吗?该捂汗还是降温?最简单的问题往往最让人纠结。一起来看看吧,处理娃发烧时的一些“习惯性做法”到底做对了没?
错误一万般皆下品,唯有退烧高?孩子发烧了,肯定要退烧,这总没
错吧?
错!要不要退烧,需要分段考虑。1-3岁的孩子:如果没有基础疾病,出现
急性发热,精神状态好,也没有其他表
现,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这时选择
退烧,唯一的目的是让孩子好受些。而发
烧造成的不舒服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增加。
所以我常能看到3岁以下的孩子,体温上
升到39度多,依旧活蹦乱跳、吃喝不误。
这时选择不退烧其实更好。
一则病毒感染大多没有特效药;
二则发烧时人体代谢活跃,更快产生抵
抗力,病毒繁殖反而更容易被抑制。
因此3岁以下孩子发烧了,一般情况挺
好,可以先观察两天,多休息、多喝水
,观察病情变化,再决定是否就医。
多喝水不是因为水里有抗生素哦,只是
为了加快体内代谢废物排出!
4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发烧后感到难受,
就应该积极退烧。这个年龄的孩子,细
菌感染占比开始增加,靠自身抵抗力很
难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尽快就医有助于
及时判断病情,选择药物。
可是,不及时退烧的话,难道不会烧
成肺炎、脑炎,或者烧抽风神马的吗?
发烧抽风是有可能的,但也是身体本来
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否则很少发生这
样的情况。
肺炎、脑炎等问题不是“烧”出来的,往
往是由于抵抗力低下、病毒感染造成的,
此时,单纯的退烧并不能起到预防作用。
错误二发烧了就吃退烧药?如果决定要退烧了,是不是可以吃
退烧药呢?
错!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但这是废话,
我给个具体标准吧——38.5℃
高于38.5℃:可以选择退烧药。目前孩
子常用、有效,副作用相对小的药物是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两者机理不一
样,代谢途径和副作用都不同,也不存
在哪个更好的问题。
但其他药物,如阿司匹林、双氯芬酸还
有万恶的尼美舒利,目前并不适合给孩
子服用。
低于38.5℃:也就是低热状态,不需要
药物退热。一般物理降温是可以用的,
包括减少衣被、温水擦洗、冰块敷等。
对孩子,一般不建议用酒精降温,越小
越不用。(物理降温只能降低体表温度,
并不能真正降低体内温度,过度物理降
温,孩子反而更不舒服)
两种药慎用:一是如地塞米松之类的激
素,虽然能使体温很快下降,但也会严
重抑制免疫力的产生,不仅延长病程,
还有长期的负面影响,一定不要随便使
用。另外,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发烧是由
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就不要乱吃所谓抗
菌素类“消炎药”,不仅无效,还会引
起体内菌群紊乱,产生耐药细菌,以后
万一真的“狼来了”,反而束手无策了。
错误三物理降温总是好的?那是不是可以退烧药和物理降温“双管齐
下”呢?
1+1有时候不等于2!因为药物是通过发汗来退热的,而物理
降温则是直接通过体表蒸发、辐射等方
法,带走热量来降温的。
如果用冰块敷、擦酒精、温水浴等办法
降低了体温,孩子就没法出汗,不出汗
药效就出不来,药物就白服了。
(也不是白服,毒副作用依然会有的)。
正确做法:服退烧药后1-2小时内,要
通过喝热水、捂被子等办法让孩子发汗。
甚至可以服药后直接进入桑拿间,只要
一出汗,大多数情况下体温就降低了,
这个可以有。其他时间,用各种办法加
快散热,降低体表温度。
我记一下啊,捂被子……捂被子有个前提,就是孩子没有热性惊
厥和癫痫病史,也没有这些病的家族史。
两种情况要特别注意。
第一,有热性惊厥,也就是发热抽风病
史的孩子,要尽早采用各种方法积极退
热。
第二,小于4个月的婴儿,尽量不使用
退烧药,而采用物理降温,主要是由于
“小不点”们肝肾功能较弱,容易出现
药物毒性反应。
错医院?好多讲究啊,其实我觉得,发了烧,
医院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送医院,真不是越快越好。我这么说,
可不是因为本太医快忙死了,而是有
科学依据的哦。
孩子由于病毒感染导致发烧的第一天,
如果发病不到24医院,那么此
时血常规的检查结果往往并不稳定。
比如,明明是病毒感染,但检查结果中
白细胞反而会升高很多。
此时,如果家长一味给医生施压,要求
尽快用药、尽快见效,而这时又没有很
好的手段能排除细菌感染,那么抗菌药
物的使用也许会“在所难免”了……
当然,以上所说都仅供参考。实际情况
复杂多变,大家判断不准时,及时就医
总是相对明智的选择。
来源:合理用药YAYA
点击蓝色字体“中国儿科前沿论坛”加北京白癜风哪家最便宜中医白癜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