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引发的家庭ldquo内战r

高烧4天,2剂中药愈

小男孩,今年4岁多。周一来诊,已经发烧4天了,烧到39℃~40℃,用了3天消炎药、输液打针,但发烧仍然不退、孩子过来时精神很差。

自孩子出生起,一生病,医院做各种检查、然后频繁用消炎药、输液,甚至是激素。

去年做动态心电图发现频发“心脏室性早搏”24小时有几千下,从此之后,孩子的活动就需要有所减少了。

孩子奶奶的身体在武老师这里调治得不错,又学习了家庭保健师的教程,对中医的理念、思维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年3月份就让把小孙子带过来断断续续调理过身体,经过武老师的调治,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减少了很多。

家庭内战

但是,遇到这次孩子发烧呢,家里还是分成了两大阵营:

孩子的父母,医院给孩子化验做检查、输消炎药,尽快退烧;

孩子的奶奶呢,主张用中医药的方法来治疗。

结果孩子用消炎药三天,高烧一直退不下去,然后就来到了武老师这里。

孩子本次症状是:近4天发烧(39~40℃),不出汗,咽不疼,头身不疼,大便成形,日1次。近1年,容易清嗓子,晨起口气重,吃饭快、吃得热了口气重加重,晚上睡觉时出汗多。

近1个月,每天用洗鼻器洗2~3次鼻子,每次洗时都有很多白粘鼻涕,有时鼻涕偏黄。近日打鼾,有眼屎。略腹胀。

望闻切诊:咽部红肿。舌质红、苔薄黄腻、舌底无迂曲;双脉滑数。

武老师处方:退烧散加减7剂。

服上药2剂后,汗出烧退。

武老师当时让孩子爸爸拿3剂,备4剂,1次不用拿完,老师说其实也知道最多3~4付药孩子就会退烧。

之所以多开几付药,是想给孩子爸爸妈妈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们每次看到这个药时能想起:过于相信西医,输消炎药3天未见退烧;而用中药,2天就好了。

通过这则病例,所得经验教训

一、发烧时,不要着急慌乱。

发烧是我们身体感受外邪之后,自身的正气奋起与外来邪气斗争,正邪交争剧烈从而引起人体温度升高。正气越足,斗争越激烈、体温越高。

发烧可以看作是敌军侵犯我国边境(体表),敌我两国交战,敌方力量很强大,我军力量也很强大时,交战是最激烈的,发烧温度就越高、感冒症状就会越明显。

过于害怕发生摩擦战争,此时用上消炎药、清热药,就像下命令让我军后退,后退了之后貌似就不会发生摩擦交火了,发烧的症状就不明显了。

之后敌军开始深入我国边境内部捣乱了,首先是肺窍(鼻子、嗓子),其次是肺部细络(支气管肺炎、哮喘)、再深处就是心(心肌炎)、肾(肾炎)、脑。所以,发烧时我们不建议用消炎药。

二、客观认识化验检查指标:

1、血象高(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血象高,并不等于“细菌感染”。身体发生应激反应时血象也会升高(如突然受凉、突然受惊紧张等)。白细胞其实是我军自己人,是我军的信号兵和边境守卫战士,有敌军在我军边境线上捣乱,白细胞急剧升高,抵御敌军进入我国内部。退一步讲,即便最后痰培养,发现确实是细菌感染,也要着眼于改善环境,而不是杀菌。

2、拍片:肺纹理增粗、有阴影

肺部纹理增粗、有阴影,西医称作“肺炎”,在中医看来是肺部细络阻滞不顺畅的表现。痰湿和瘀血阻滞时间久了,会把小的气管部分撑开,就成了“支气管扩张”。其根源仍然是在于肺部细络里的痰湿,把痰湿去除了,内环境改善了,所谓的“肺炎”也就好了。

三、发烧应该怎么治疗?

驱邪于表,就是把敌军赶出我国的边境线以外,之后敌我两国互通有无,结为友好的邻居关系,则相安无事。这样才能回归健康的状态。

发烧的基本治疗原则:

散风寒、发汗、消积通腑、散郁热

常用的中药是退烧散,是武老师用于治疗受凉发烧不出汗的经验方,橘井中医内部制剂,主要成分是生麻黄、杏仁、蝉蜕、辛夷、炒山楂、赤芍等组成,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由橘井中医大夫加减调方,退烧散是由中药打成细面,装入一个个茶包中,也就是散剂,这样煎煮时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煎出,减少煎煮时间,方便感冒发烧时及时驱走病痛。

使用方法:研细面,装入茶包中,20g/包,加水煮3分钟后倒出药水喝,1包可以煮2次,隔3个小时后喝1次,出汗后延长间隔时间,体温正常后再喝1包即可;也可以打开茶包,把药面倒入水中煮3分钟后喝,可加大药力,尤其适用于发烧不出汗的首次用药。受凉引起的感冒症状也可以用(打喷嚏、流清鼻涕)。

适用范围:发烧不出汗均可用,受凉发烧同时有积食痰湿腑滞,预防哮喘咳嗽、高热抽搐。

四、如何认识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

这个孩子几付药之后,咽部扁桃体也不再肿大,晚上睡觉也未再打鼾。

很多孩子睡觉时容易出现打鼾的症状,检查显示示: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所谓的这些肿大、肥大就是内部组织细络里的痰湿、瘀血阻滞,时间久了,导致局部充血发红,出现检查所示的这些结果。治疗贵在除湿通络、活血化淤,而不是一味的消炎,简单粗暴的打压。这样只是治标不治本。

退烧的关键是消除导致发烧的原因,发烧最常见的原因是受凉和积食(尤其是吃肉多),尽快解表散寒,使风寒从表而出是第一关键;其次,消食散热,保持大便通畅是第二关键。两种因素往往同时并存。

五、孩子发烧时,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一)首先摸摸身上是否出汗,不出汗时赶紧让孩子出汗把风寒散出去方法用以下几种:

1.耳尖放血:先把耳朵搓热,从耳后向前面折住,堵住耳孔,耳朵最高点即为耳尖,用采血针点刺放血,挤出一些黑紫血,然后把黑紫血出完再挤出一些鲜红的血就可以了,烧会退的快且不易反复。耳尖放血对于孩子来说基本不疼更好操作。

2.拔罐刮痧:在背部从大椎沿着脊椎往下刮痧,在双腿双胳膊有弯的内侧刮痧,在脊椎两旁膀胱经及大椎穴处拔罐,气罐火罐都可以。

3.风寒感冒颗粒:1次2包,如果积食明显配合保和颗粒(说明书2倍剂量)或保和丸(1次15~20粒),日3次,口服。

4.退烧散:1次1包,1包可以煮2次,每次煮3~5分钟,如果喝了一次后出汗较少或不出汗可以隔3个小时再煮一次喝一次,如果喝了一次后出汗较多可以间隔4~5个小时煮一次喝一次;烧退之后再煮一包巩固即可。

(二)发烧时伴有其他症状,该怎么处理?

1.食积不吃饭:

加保和丸或保和颗粒,说明书2倍量服用;经常顺时针揉孩子腹部、捏脊。

2.大便干:

加防风通圣丸;用白菜梆、萝卜片煮水,吃菜喝汤;

3.大便稀水样:

加用藿香正气水,也可以用棉球蘸藿香正气水敷肚脐;

4.流鼻涕鼻塞:

加鼻渊通窍颗粒;用艾草精油搓鼻翼两侧及眉头的一条线直到搓热为止,用棉签蘸艾草精油擦鼻孔里。

5.咳嗽时要听声音,痰不明显的话:

加通宣理肺丸就可以了;

6.咳嗽痰多:

加橘红痰咳颗粒。

7.嗓子疼、红肿:

可以加莲花清瘟胶囊或夏桑菊颗粒。

如何预防孩子感冒发烧

疾病的来路就是出路

预防感冒发烧需要从根源上来控制

01

饮食温和清淡好消化。

不吃压床饭,不喝压床奶,肉蛋奶少吃,生病期间一点荤腥都不要沾,甚至每顿饭减量,都利于孩子尽早康复。

02

避免积食。

不能吃得过饱或吃太多不好消化的肉食、鸡蛋、牛奶等,若吃得过饱过好,人的气血都到胃里消化食物去了,体表反而是虚的,外邪侵袭时,没有足够的阳气来抵御外邪,所以容易感寒。若孩子哪一顿吃得过饱或肉多了,赶紧吃20粒保和丸。

最根本的是平时保护好孩子的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的源头,也为生痰之源。饮食一定要清淡、温和、好消化、七八分饱,“薄滋味,养气血”。

03

每天多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xh/4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